蜀汉:我的丞相父亲
繁体版

第18章:山生

    山生是青顿夷。

    什么是青顿夷?

    山生也不清楚,只知道山外的汉人是这么称呼他的。

    汉人是好分辨的,穿着漂亮而又华丽的衣裳的,那是汉人中的头人。

    穿着足以遮蔽身体的粗布衣裳的,那是汉人中的平民。

    一位汉人中的长者曾对山生说:山里有六种蛮夷,九种戎狄。

    山生曾问过长者他怎么知道,长者只是笑着摇了摇头。

    山生并不叫山生。

    这是他的汉名。

    他的记忆中依稀记得自己那蛮夷母亲曾叫过自己的乳名,可惜再也没人叫过,他便逐渐遗忘了。

    山中的日子太苦,同族们以打猎,捕鱼,采摘果实为生。

    打到的猎物必须几天吃完,否则就会坏掉,吃了会生病,只能祈祷先祖的庇护。

    盐巴很珍贵,只有山外的汉人才吃得起。

    族中只有头人,巫师等少数人才享用的起加入盐巴的美味。

    至于采摘果实,那便只有秋季才能采摘,同样无法保存。

    山中没有御寒的衣物,人们大多挖洞,住在树上,少数战士则学着山下汉人,试图搭建木屋。

    虽然总是被大风刮倒,被暴雪压垮。

    除了巫师,族中几乎没有老人,因为多数老人都活不过皑皑寒冬。

    头人也曾试过袭击汉人的村庄,但族中勇猛的战士被看似孱弱的汉人一个个戳翻在地。

    头人愤怒的带头冲锋,同样倒在了汉人的长矛之下。

    也就是那一次,山生才发现,原来个人的勇武在神兵利器之下不值一提。

    同族们拿着的是木盾、石戈,少数战士握着青铜兵器,却通通在汉人的铁器面前应声而断。

    后来山生才知道,汉人的村落并非看上去的那么孱弱可欺。

    汉人们会公推出德高望重之人作为三老统帅百姓,而在边塞地区,三老多是老卒出生。

    村寨更是会有公田,这是一村集体所有,以供养村中老弱妇孺。

    山里意味着野蛮,

    山外意味着文明。

    山生逃了出来,在汉人村落外游荡。

    一个好心的老婆婆收留了他,而他也学着耕种,学着养殖,学着汉人的语言。

    老婆婆死后,他被老婆婆的远房亲戚赶走。

    山生不敢闹事,听说绵虒是汉人最繁华的城市后,他便沿着山路,走了一个多月,才抵达绵虒城。

    绵虒城门处,蛮汉交杂,一个个扛着米袋,向外走去。

    穿着绵甲的兵卒敲打着锣鼓大声吆喝着:

    “凡是能将这包粮食背到城外大营的,无论胡汉,皆赏一百钱!”

    山生停下脚步,看了过去。

    一百钱!

    山生盘算着,他没用过钱。

    也没见收留他的老婆婆用过钱。

    只因米面蔬菜都是自家所种,压根用不到钱。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没见过钱。

    族长曾向一个汉人商贾卖过牛羊。

    两头牛不过一百钱。

    族长也曾向那汉人商贾买过武器,一把短匕十头牛。

    山生长吸一口气,走到士卒前问道:

    “真的谁都可以吗?”

    士卒不厌其烦的回复道:

    “都可以,都可以,只要你记着我家君侯的好!”

    山生望向不远处叠放在地上的米袋,瓮声瓮气的说道:

    “来两袋!”

    士卒侧目:

    “一袋和两袋是一样的价格!”

    “我家君侯是好心行善,不是当冤大头的!”

    山生解释道:

    “只搬一袋的话,我心里不踏实!”

    士卒有些哭笑不得:

    “这一袋米一百斤,从此处城门口处到大营可是有四里路。”

    “绝大多数人也就能走这一趟,你确定要背两袋?”

    山生沉默的点了点头。

    这是脑袋空空的他朴素的狡猾,比起奸猾之辈,人们更倾向于信任那些老实人。

    士卒也不推脱,再度将一袋大米放在了山生的肩膀上。

    山生扛着大米便跟着队伍向前走去,一条大路通往军营,路上时不时有轻骑兵游荡着。

    走了约莫一刻钟,山生便看到前方有着一处歇脚点。

    一众和他一样的,扛着米袋的精壮汉子在那里歇息,聊天。

    有士卒叫唤道:

    “绿豆粥,不要钱的绿豆粥!”

    山生听的精神一振,健步如飞的走了过去。

    接过士卒递给他的一碗绿豆粥,痛痛快快的一饮而尽。

    士卒又将一张纸递给了山生,面色和善的说道:

    “都看一看,君侯准备在汶山郡开最大的马市!”

    “马匹三千钱!”

    “牦牛两千钱!”

    “羊一千钱!”

    “另外售卖铁锅,茶叶,布匹,丝绸,瓷器,刀剑等!”

    山生打了个激灵:

    “一头牛竟然要两千钱?”

    “明明族里两头牛一百钱就卖给汉人商贾了!”

    “该死的奸商!”

    即便再是蠢笨,也算的明白这笔账。

    这一来一去之间,一头牛差不多能赚两千钱!

    一亩良田的价格也不过是两三万钱。

    也就是说自己只要卖出十头牛,就能买上一亩良田了?

    山生差点升起径直离开之意。

    不过他还是耐着性子问道:

    “那刀剑什么价格?”

    士卒笑着说道:

    “刀八十钱,剑一百钱。”

    山生点了点头,将刚赚到的一百钱掏出,递给了士卒:

    “给我一把刀吧!”

    一番交易过后,士卒拿到了钱,山生拿到了刀,可谓皆大欢喜。

    山生匆匆将米袋搬到军营。

    不经意的向内望去,他又被惊掉下巴。

    虽说曾与汉人村落交战过,也曾见过豪族的家丁。

    但职业化的军队他还是第一次见到。

    高台上站着一名身穿重甲的武将,他被一众部曲护在中间。

    台下则是约两百人的军队,他们分为八个小队。

    随着高台上旗帜的晃动与鼓声的节奏,台下军队不断变换阵型。

    有两翼向前,中间落后的偃月阵。

    也有刀盾手在外,长枪手次之,弓箭手最后的方圆阵。

    山生一个从没看过书的自然不懂这些。

    但人对美的感受是相通的!

    士卒们皆身披玄甲,步调整齐划一,伴随着阵阵喊杀声。

    那种气势令山生这个蛮夷升起阵阵敬畏心。

    他本就向往山外生活,此时此刻,他的想法愈加笃定。

    引:

    汶山郡有六夷、羌胡、羌虏、白兰峒、九种之戎,牛马、旄毡、班罽、青顿、毞毲、羊羖之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