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我的丞相父亲
繁体版

第七章:大事定矣

    眼前出现幻影,诸葛瞻下意识的甩了甩头,脑袋却变得更是昏昏沉沉,身体不受控制向下倒去。

    魏延眼疾手快,一把将昏死过去的诸葛瞻抱住。

    “小侯爷,小侯爷!”魏延晃了晃昏死过去的诸葛瞻,试图将他唤醒。

    “将军,接下来该怎么做?”一曲侯面露难色,上前问道。

    “何平军可不知道小侯爷是自己晕倒的。”

    “不如...”

    柳隐已知情势有变,他上前一步大喝道:

    “公亡,身尚未寒,汝辈何敢乃尔!”

    “小侯爷自成都至褒中,千里疾驰,乃至昏厥,尔等欲杀尽丞相血脉乎!”

    魏延军大动,士卒们纷纷丢下武器,只有魏延身边亲信还在犹豫。

    柳隐拔剑指向魏延身旁部将,继续大喝道:

    “太守长史吕公大军不日而至,更有尚书令蒋公整备成都禁军北上,尔等欲螳臂当车乎?”

    “好了,放下手中兵器吧!”魏延疲惫的挥了挥手,看着柳隐说道。

    “我与你面见何平,商讨受降事宜。”

    王平,被舅家何氏收养,故姓何,后复姓王。

    魏延令副将整备军势,他则与柳隐一行人前往王平中军处。

    “这是...”

    “小侯爷情况如何?”王平大惊,询问道。

    柳隐思索一番:“应当是疲劳过度,不过具体如何还是要找大夫看看。”

    王平点了点头,唤过一门下督,让他去褒中找找,附近是否有大夫;再派副将前去接管魏延大军。

    “我欲将魏征西送往大营,如何?”王平侧过身子对柳隐说道。

    柳隐迟疑一二:“我听说统领大军的杨长史与魏征西素有恩怨,此事莫不如等小侯爷醒来再说,他自成都来,代表了朝堂的意思。”

    王平默认的点了点头。

    ...

    诸葛瞻只觉得自己又回到了现代,哐当哐当的喝着肥宅快乐水,打开电脑,再玩一局一夜到天明的三国志14。

    他本就是战略游戏热爱者,从红警到率土之滨,从文明6到维多利亚3。

    但很可惜,他并非这方面的大手子,又菜又爱玩,说的就是他。

    三国志14他只能玩个超级难度,顶级那是他碰都碰不了的难度,事实上若不是有B站大手子的作业可抄,他连超级难度都未必能过。

    操控着姜维,试图出岐山,攻打天水,不出所料的被长安守军断了粮道。

    那如潮水般涌来的魏军顺着褒斜道、傥骆道将汉中淹没......

    “不能北伐!”诸葛瞻大叫道。

    “小侯爷再说什么啊?”

    耳边传来男人的声音,诸葛瞻费力睁开眼睛:“水,水...”

    冰凉的水温令他清醒了几分,回过神来才发现他正躺在床上。

    “发生什么了,这里是哪里,你又是何人?”如连珠炮一般的抛出问题,诸葛瞻打量起面前的男人。

    面前的男人约莫四十多岁,他衣着朴素,但容貌甚伟,身材高大,脸上带着柔和的笑容,看上去便很是亲善。

    “今天是你昏迷的第三天,这里还是褒中,我姓费名祎字文伟,北伐大军依次退却,中监军姜伯约率后军抵挡魏大将军司马懿的追兵。”

    诸葛瞻回过神来,下意识的抓住费祎的手:“那魏征西呢?”

    费祎眉头一蹙,诸葛瞻的心也随之咯噔一下:“不会吧?我这都没把魏延保住?”

    费祎的声音从容,不缓不慢:

    “已经将其看押,接下来便是送往成都,交付有司判决。”

    “呼,那就好。”

    诸葛瞻心中疑惑,那面前的费祎忧患什么?

    “只是,只是杨长史在派出王平攻打魏延时,同样派出马岱夷灭魏延三族。”

    诸葛瞻目不转睛的看着费祎:“应该没成功吧?”

    “并未。”

    费祎脸上露出笑容:“小郎君运筹帷幄之中,不是早就派李球护住魏延家眷了吗?”

    “确实如此,但马岱若是强攻,李球那么点人,哪里守得住啊!”

    费祎递过一碗温水,开口说道:

    “丞相新丧,北伐军内有叛乱,外有追兵。文臣武将都是忧心忡忡,丞相亲自将军权托付给杨长史,我们这些当部下的哪有不听从的道理?”

    “至于魏征西,览其举措,迹其规矩,招祸取咎,无不自己也。”

    “先是不听丞相遗令撤军,接着火烧栈道,最后竟敢切断北伐大军退路。”

    “他魏延到底是想做什么?将先帝的基业尽数让与曹魏吗?”

    诸葛瞻沉默片刻,开口道:

    “是啊,确实如此。但夷灭三族实在太重,自先帝至陛下,从未有这酷烈之举,若魏征西有罪,杀其一人可也!其妻儿老小又有什么过错?”

    “杨仪竟为报私怨而不顾国家大事,他只是丞相长史,有什么权力去诛杀大将的家眷!”

    费祎的脸上露出无奈的神情:

    “确实如此,但杨仪为主将,先有魏延不听号令,后有曹魏追兵紧逼,若是我们再违背杨仪军令,我怕北伐大军直接分崩离析,还不如让杨仪肆意,等到大军班师回朝后,再做决定。”

    诸葛瞻思考少许,赞同的点了点头,他起身从床上爬起,郑重的向费祎行了个揖:

    “谢长者赐教,小子获益良多。”

    费祎满意的点头,伸手在诸葛瞻的头上揉了揉:

    “都说虎父无犬子,今日看到了你,我才相信这句话。”

    “丞相在时便常常夸赞你聪明伶俐,不曾想你还有明断果决的一面,武侯若在,恐怕也会有你这个儿子感到欣慰。”

    诸葛瞻的眼圈一红,穿越至蜀汉这个必败的危局却毫无抱怨。

    为何?

    不就是因那不屈的浩然正气吗?

    为江山而杀兄弟者多,为兄弟而弃江山者,舍刘先主还有何人?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历代权臣,伊尹曾流放太甲;霍光毒死许皇后,如诸葛亮这般的纯臣又有几人?

    其子诸葛瞻、其孙诸葛尚,虽智不足以扶危,勇不足以拒敌,而能外不负国,内不改父之志,一门三代为国而死,何其忠烈?

    之后的姜维,哪怕刘禅投降,还在谋划着复国。

    其身虽陨,却带着灭国敌将钟会,邓艾一同赴死,壮哉!

    即便前方困难重重,我依旧会走下去。

    理想主义者的光芒虽然微弱,却会一直照在诸葛瞻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