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士
繁体版

第三十章 路途

    漆黑的江面,一艘楼船,孤独的行驶着,淡淡的水面,划过波纹。

    一盏明月,挂在高空,散发着淡淡银光,为这寂静的黑夜,带来一丝丝清凉之感。

    楼船的一间房间内。

    少年盘坐在床上上,膝间放着一个的三寸宽,一尺长的木盒,少年面色沉静的打开木盒。

    只见木盒中,十二把,有剑身无剑柄的小铁剑,嗡嗡作响。

    而后凭空飞出,在少年周身环绕,空中刹时间划过一道道细小的银芒,锋芒毕露。

    数息后。

    小铁剑又一一飞回盒子里。

    房间内重新恢复平静。

    这时,少年才呼出一口长气,盖上盖子,抬头仰望着窗外的明月。

    算上今天,周秋已经离开江海县城十天时间了。

    初始的忧愁,被新鲜感冲淡。

    而后新鲜感,也被孤独的路途,渐渐冲刷淡去,只留下一股淡淡的思绪,和对未来的期许。

    随意的把木盒丢在床上,下床重新凝聚“剑气”,之后周秋躺在床上休息,默念道:“智老,刚才我操控小飞剑多长时间?”

    【五息】黑色的字体,浮现在眼边。

    “五息么?”周秋点点头。“又进步了一点。”

    这些小铁剑是周秋自己准备的。

    他一共准备了三十六把这样的小铁剑。但可惜,他现在的心力最多只能操控十二把,且只能操控五息。

    操控小铁剑和操控普通的铁剑相比,隐蔽性和灵活性都上升许多。而且单一操控一把小铁剑,操控的时间直接延长了数十息,达到了二十八息。

    最重要的是,小铁剑用来杀人,丝毫不比普通铁剑差!

    休息了一会儿,周秋又怀里拿出,从曹转明身上拾起的黑色小旗子。

    放在眼前,观望它的表面符纹。

    而且边看还边用智老的问答能力,学习那些符文。

    自从他发现黑色小旗子外的符文,对他的心神消耗的程度远不如《素丹剑书》,这便成了他的每日必修课。

    虽说黑色小旗子外的符文没有《素丹剑书》一看就懂的特性,但不妨碍周秋用智老作弊啊。

    …………

    季岁逐渐入秋。

    秋风飒爽,江边港口的越发寒冷,滚滚江水不断的拍打礁石,留下了一朵朵白色的浪花,顿时一股股冷气从江浪中涌进码头,这让下船的乘客,不由得紧了紧身上的衣服,快速下穿,小跑的离开岸边,期间还不忘咒骂着这鬼天气。

    宽敞的红木船板之上,一位衣着黑色衣袍的佩剑少年,正背着两个行礼缓慢下船,少年脸上看不出一丝畏寒,步伐慢悠悠的。

    周秋从船上下来后,直接前往码头的租马处。

    租了两匹快马。

    说是租,实则是卖。

    毕竟,他是不会再前往县城,把这两匹马的租金退还的。

    周秋已经来到了大夏王朝的最东部、陇州,他需要再往东穿山越岭去往大夏王朝外的另一个国家,南龙国。

    然后接着乘船,再在黎江上,逆流而上。

    周秋一路东上,双马轮替,甚是迅捷。

    然不足十日,他便弃马,徒步而行。

    只因夏南交界,道路崎岖,季节风云变换。

    出了大夏王朝,进入夏南山脉。

    一路上,先是平原,后是雪山,冰川、雨林、峡谷。

    天气恶劣,更是百里不同天。

    更甚者,山崩、滑坡和泥石流等等灾害,屡屡遇见。

    如此的恶劣环境,也幸好周秋早已是内力境。

    不然,想一个人独自横穿夏南山脉,几乎不可能。

    山间生存,往往在于先难后松。在周秋熟悉这里的环境之后,速度也逐渐加快,不惜内力下,更是五日,他就东出了夏南山脉。

    然而,他现在就想着寻一城县好好休整一番,这些山间赶路的时日可把他累的不轻。

    又步行一日后,一座小小的县城出现在周秋眼前。

    南郊县城,是南龙国的边界小城,坐落于夏南山脉外,交通便利,狩猎业发达,是南龙国最大的动物皮毛出口城。

    周秋凭路引和几两碎银安全入城,随意找了一间客栈,要了间上房,再吩咐伙计做一桌好饭菜,准备好热水,痛痛快快的吃了一顿,洗了个澡。

    布置一些陷阱,往床上一倒,睡了过去。

    这一觉好爽,傍晚入睡,直到第二日清晨才转醒,只感浑身通透清爽,心灵上的疲惫也全消。

    自从入了夏南山脉,那是一路奔波、风餐露宿啊,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好。

    让身体和心理都产生极大的压力,现在总算进入文明社会,能好好休息一番了。

    ……

    休息两日。

    周秋又买了两匹马,沿着南龙国的官道走着,一路顺达。

    从西向东北,花费五天,一直到黎江州城。

    这里是南龙国和黎江交汇之处,交通便利,工商发达,文化繁荣,是南龙国最富庶的州城之一,南郊县城与它相比,就像一个村落一般。

    周秋旧技重施,花钱买了一张东上的船票,再度上路。

    …………

    …………

    …………

    从船上下来,周秋只觉得心一松。

    时间已经过去八月,他几乎天天在赶路。

    不是在船上,就是骑马,或徒步翻山。

    期间,山高水险、天寒地冻常有,乘船遭匪、大风大雨洪灾等意外也曾遇到。更是换了无数条船,无数匹马,走走停停,终于黎江源头,近在眼前了。

    客栈里,老规矩。

    先舒舒服服的吃一顿,洗个热水澡,布置陷阱。

    什么事,明天再说。

    清晨,周秋吃着早餐,抓住一小二。

    一枚碎银摆在桌上。

    “客官,您是要去找黎江源头啊,倒是有不少人曾问过小的,小的也刚好知道。就从这里一直向东,用不了一个月,就能到黎山,不过……”小二欲言又止。

    周秋又掏出一枚碎银子。

    小二一脸喜悦的把银子收入怀中。

    “……那黎山可是一座冰山呐。咱们普通人,根本上不去呢。不过,我看客官英俊潇洒,武艺非凡,一看就是人中龙凤,定能如心所愿……”他收了银子,自然要说些,对得起良心的好话。

    ……

    周秋休息了两天,还是老样子,直接花钱买双马,日夜兼程、一路换替,只用十天就到了黎山附近。

    黎山,的确是一座冰山,整个山体呈巨型金字塔状,威武雄壮,然地形极端险峻,周围环境皆是冰雪。

    在黎山附近留守几日,花钱从当地人口中,周秋听到了许多黎山的传说。

    听说每逢十年,九月初九黎山都有雷鸣声嗡动。

    续而引发大片大片的雪崩。

    更有村民传言,说他们亲眼看到,有人带队,带着幼孩徒步上山。然而这个传言太过夸张,并没有多少人相信。

    周秋顺着黎山方向望去。

    白雪皑皑,冰天雪地。

    山尖雪峰高耸入云,整个山谷都被白雪浓雾笼罩,不知道里面有多深。

    心中不再迟疑,大步朝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