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风景
繁体版

《秋园》

    天阴沉沉的,并不觉得情绪低落,倒有点隐隐温情的甜蜜在心里流淌。

    《秋园》读过两天了,小小的一本,大概只用了2-3个小时的时间就读完了,以往读过就会马上思考读书感受,并立刻动笔,可是《秋园》好像不一样,可又说不清哪里不一样。

    书读到一半的时候被先生拉到家附近的南湖公园散步,大冬天的,公园中被冻实了的湖面上散落着戏耍的人们。

    好像被书感染的我一直迷迷糊糊的,心里暖烘烘,脚步也轻飘飘的,和先生说着话,总是忍不住笑出声,即便没什么笑点值得这么开心,先生也被我感染,两个人好像回到孩童时期。可是,《秋园》分明是一本号称现实版的《活着》并被描述真实而苦难的生活而被传颂,很多读者被秋园的悲苦的一生心疼落泪,我这么反常的情绪是怎么来的呢?

    在湖边住了十几年了,从来没有在这么冷的天到公园来,更没有在诺大的湖面穿行。知道湖边游泳区每年有一些冬泳爱好者即便是最冷的时节也会下水,远远的湖的这边我们看一群人在聚集,知道就是那里了,两个人手拉着手准备穿越冰冻的湖面去看看西洋镜。

    湖面冻深有二三十公分,可我有点怕,先生见我害怕也有点担心,突然听到沉闷的咔咔声,我们驻足倾听,几十米远的地方也有一对小情侣向在湖面上走着,我们猜测是冰冻层有人走的时候会被重力压迫而裂开,那声音就是裂缝一点点向湖里延申发出的声音。

    绕了湖边的远路去看了肌肤被晒成古铜色的大叔们在刺骨的湖水里追逐湖面上的一只小野鸭,我们心满意足,回来路上和先生讲起很多故人和往事,回忆总是美好的,也因其逝去而略带惆怅。

    回家躲在被子里读完了《秋园》。

    又两天,我好像可以把回旋在脑海中的关于秋园的故事想明白了。

    不知道杨本芬老人家带着怎样的情绪写下这本书,很多人读到的是苦难,我却读到更多的是美好。

    秋园生于民国,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建立,艰苦的自然灾害时期以及人不人鬼不鬼的那十年,好像在这个后世无法想象的半个多世纪里,人有怎样的经历都是可能的,都不能算是传奇,可是秋园的一生遇到的美好和善良之多可算是传奇了。

    秋园的爱情被老人家一笔带过,却颇有些青年俊才对清秀少女一见钟情的浪漫。青年秋园夫妇单纯美好的生活也被数语掠过,从回到湖南老家开始,艰难的岁月中的细细碎碎被老人家慢慢描画。

    生活是苦的,秋园一家的善却并并没有因为苦而少一点点。也是这些善意在后来更艰苦的日子里,让秋园每每觉得活不下去的时候得到救助,一家人虽穷苦却幸福,那是善的福报吧。

    秋园是幸福的,两次婚姻都得到珍爱,孩子们也懂事,虽遭遇丧夫和丧子之痛,也因家人的关爱闯过一个个难关。

    秋园的苦令我不胜唏嘘,可细细咂摸,秋园的甜却引起我心里暖暖的暗流,我相信人性的美好,在苦难中美好是一切坚持下去的理由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