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风景
繁体版

《翦商》

    读历史读到落泪,不是第一次了。

    今早完结《翦商》,再次落泪,是被作者感动,也是被作者的商周历史中的古人打动。

    夏天的时候看了电影《封神榜》,知道自己对商朝的历史一无所知,又恰巧《翦商》大热,直到热度稍退才入手这本。

    商朝的历史,只知其灭亡于纣王的荒淫和残暴,却不知,在尘封的历史中被深深掩藏的是一段历时几百年的残酷的人祭文化,正是这本《翦商》揭开了这段被刻意抹杀的历史。

    书中大量的关于发掘出土的人祭场景,有照片有示意图也有甲骨文的种种记载和解读,读的时候几乎没有感觉,即便是作者详细描述了人牲被虐杀的场景,好像也没有太多的诸如恐惧或不忍的感觉,读的过程中我一度质疑自己是不是过于冷血?

    读到周族竟然有受命帮助商族猎俘用于祭祀的历史,读到周昌的长子伯邑考被做成肉糜并被分食给其父周文王和其弟武王父子,设想在那种纣王不时用商族贵族来献祭的背景下,周昌父子会如何面对伯邑考的肉糜呢?

    及至周武王即位后时常被噩梦袭扰,武王的弟弟周公,姬旦出现在历史舞台,让古代文人敬仰和向往的“三代”的美好历史的奠基者就是此周公了。

    周公是个有大智慧的古人,且有谋略,有远见,有能力和手腕,更有一颗仁爱之心,他面对周武王,不断化解他的心理创伤,面对翦商后的商族后人以其人之道还施彼身,不讲道德,讲宗教,用商人所信奉的神鬼来恐吓和逼迫,来迫使商族放弃残酷的人祭文化,更智慧的彻底掩埋商朝的所有人祭文化的痕迹,让其不再有被传承的机会。

    对周人和其他族群,周公“敬鬼神而远之”,强调“德”,对人的尊重,对生命的呵护形成新的价值体系:这也便是儒家思想的缘起。

    周公认为“王者应当爱民”也即王者的使命是护佑和教化万民,这又是中国独代贵族精神的源头。

    而商族的后人如宋襄公,恪守中国古代贵族精神,“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餘,不鼓不成列。”孔子亦为齐国人商人后裔,他把周公对人们认知的改变的文本成果汇总并形成经典,传递后世。曾经的残暴的商族祖先的行为大概是被这些商族后裔们当作耻辱,也便在行为上对自己要求更高,我想他们是感激周公的吧。

    翦商不仅仅是一个朝代的更迭,读这段历史,不禁回望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过程,从无知导致的不屑,到了解而发自内心的尊敬,再到深深的理解而生出的感动!

    倘若我们只会用空洞的“博大精深”来描绘自己祖先的文化,真的太肤浅和无知了,漫长的5000年历史中,那些遥远的名字其实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具体的人,他们依靠强大的内心和悲天悯人的胸怀成就了古老民族的生生不息,他们用自己的大智慧塑造了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灿烂的文化,感动,感恩!

    在读这本书的直播中,直播间里有人问李硕怎么样了?才知道作者李硕病了,下播后急忙查信息,李硕确实病了,很凶险,好在及时中医干预,他得到了很好的救治。

    《翦商》全书几乎是各种考古资料堆积的严谨的历史专业书籍,很少有作者任何个人主观判断或情绪表达,可是在最后的一章,我隐约感受到作者的掩藏很好的丰富的情感。

    在后记中,当看到李硕写道“面对惨死尸骨的照片,尝试还原人祭杀戮现场,进入杀人者与被杀者的心理世界,我常感到无力承受。”“这是一场无法解脱的恐怖之旅,犹如独自走过撒满尸骨的荒原。”我再度哽咽,我能感受到李硕的感受。

    由此,我对李硕越发的敬佩,他是纯粹的历史学家,他是令人尊敬的学者,历史在他的是有温度的。

    写下这篇文的时候,又流泪了。

    祝福李硕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