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藩王的我,竟是敌方卧底
繁体版

098 上表奏折

    把王韵竹打发走了之后,周渠忽然又觉得自己一身轻了。

    这种反反复复的状态,就连他自己也感到非常的奇怪。

    没心没肺吗?还是因为别的什么?

    正当他喝完最后一杯茶之后,蓝瑾却是再次过来了。

    还有完没完了?今晚晚上说了这么多话,周渠觉得自己口干舌燥的,已经不太想说话了。

    “怎么,你来又想说什么?”

    蓝瑾一怔,顿了顿才说:

    “信我已经发出了,等蕲州那边的将军接到信后,一定会尽全力搜寻你的母亲和两个妹妹的。”

    “对于这件事儿……是我做得不够好,没有把你的身份告诉湖北武将,才导致了这场悲剧……”

    嚯!早知道这样,你蓝瑾早干嘛去了?现在才来说这些又有什么用?

    不过闯军也是够狠的,对王公贵族那是恨之入骨,逮着就杀,才不会管这些人的身份地位如何。

    不过说来说去,这件事儿总归不能怪罪到蓝瑾身上,自己的语气也不能对她那么激烈。

    “这事儿不怪你,但假如我母亲和两个妹妹都死了,你们必须把凶手交给我。”

    周渠侧过脸去看着蓝瑾,眼中满是杀气:

    “不然的话,码头上的那十五艘船你们不仅带不走,我还会让你们加倍偿还!”

    也许是感受到了周渠内心的那强烈的报复心态,蓝瑾目前能做的只有答应他的要求。

    “你说的这个要求,我已经汇报给太原了,我让他们务必抓出凶手,一定会给你一个交代的。”

    那就好,若是没交代,也别怪周渠跟蓝瑾翻脸了。

    第二天,又传来消息,闯军在湖北连下数城,已经正在逼近江西了。

    若是江西也沦陷的话,那么江浙地区就会受到威胁。

    这就要看崇祯什么时候开始跑路了,要是他去得早一点,京师失守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只要去到南京,那么大明的国祚,兴许还能延长一点。

    可是京师已经很久没有传出来消息的,也不知道那边的情况怎么样。

    不过据魏希文说,京师驻兵不过八万人,而且基本上都是地方兵,战斗力不怎么样。

    这要是能抵挡得住李自成四十万大军的进攻,周渠就把自己的名字倒着写。

    反正现在也没什么事情干了,船已经造好了,就等着时间慢慢过去了。

    谁知又过了一天,魏希文就急忙从天津府赶来,向周渠汇报说:

    “那个郭常义今天上午突然辞去了天津布政使一职,回家去了!”

    辞官了?果然,还是周渠想的没错,郭常义最后还是明白了自己的意思。

    虽然他辞了官,可吏部要是不批,可就麻烦了。

    到时候郭常义还得背上一个擅离职守的罪名,包括他在内的一家人都不能幸免。

    不过这事儿已经成为郭常义自己的事儿了,他的未来怎么样,听天由命吧。

    然而就在下午,蓝瑾就给周渠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我们已经找到了你母亲和两个妹妹!已经保护起来了!待她们情绪安稳下来之后,就即刻送往天津!”

    听到这个消息,周渠可以说是喜极而泣啊!

    在这个世上,血脉相连的,估计也就只有未曾谋面的老母亲,跟两个妹妹了吧?

    周渠为此还特意吩咐蓝瑾说:

    “你让那边的人好生对待我母亲和妹妹!要是她们少了一根汗毛,我绝对不轻饶你们!”

    “对了,送她们过来的时候,一定要多排人手护送!你们这帮人就是豺狼!不要再出意外了!”

    虽然话是很难听,但最起码这是个好消息,蓝瑾也只能硬着头皮按照周渠说的去做。

    因为这件事儿的原因,周渠吃饭也更香了,人也更加有精神了。

    不像是前几天那样,畏畏缩缩,像是被抽了魂一样。

    眼看着年关将近,天津府不仅开始进点年货发放给士兵们,而且还要上表朝廷。

    说起这个上表,周渠其实有点疑惑。

    这大明朝都快亡国了,再写这个上表有什么用吗?

    不过该做的还是得做,因为这个是惯例,不仅在京官员都要上表祈福,地方六品以上官员也得上表祈福。

    因为从来没写过,所以周渠还特地把魏希文和宋进勇都叫到了大堂,然后三个人一起写。

    魏希文和宋进勇都是老油条了,周渠不会写,那就看着他们两个的照抄就行。

    反正崇祯总不能一个一个的看吧?意思意思就得了,没那么多的讲究。

    途中写到一半的时候,宋进勇竟然还说:

    “王爷,您说每年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官员都要写奏折上表祈福,那造纸厂是不是可赚钱了?”

    这番话着实颠覆了周渠对宋进勇的认知,这种商业脑回路,宋进勇是怎么形成的?

    “别多想了,造纸厂那都是朝廷钦设的,开支挺大,每笔账都会被户部算得明明白白的。”

    周渠提笔看着宋进勇,继续说道:

    “但凡是有一两银子去向不明,不仅户部会遭殃,造纸厂那些人也跑不了。”

    谁知宋进勇又说:

    “那我要是和户部一起勾结,然后从里面中饱私囊,你说那些御史会不会发现?”

    呵!想得倒是挺美!

    不过周渠认为,像是造纸厂这种开支比较巨大的机构,崇祯应该都会直接握在手里的吧?

    但凡有点异常,不杀几个人,那都不是崇祯了。

    所以周渠只能劝宋进勇不要瞎想这些,等以后去了江浙,当个渔夫去吧!

    正当二人越说越离谱的时候,一旁正在书写祈福语的魏希文就说了:

    “嘶,我好久没看到丁志昌了,那家伙不在衙门里住吗?”

    周渠笑了笑道:

    “衙门已经住满了人,哪儿还有房间给他住?”

    “我听我小妹说,丁志昌在天津港左边自己搭了个帐篷,跟他的部队一起住,也不知道怎么样了。”

    魏希文点了点头,随即又道:

    “丁志昌好歹也是三品武官,咱们自个儿在这儿上表奏折,要不要叫他一起写?”

    嚯!想不到魏希文还挺会关心人的,这个周渠之前怎么没有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