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藩王的我,竟是敌方卧底
繁体版

011 背锅侠

    到了启程的日子,周渠可算是见到了那个李登旭。

    说是兵部的人,但周渠看着,完全跟“兵部”一点儿也不沾边。

    因为李登旭此人,倒更像个文官。

    文官到兵部当主事,怎么感觉怪怪的。

    “荆王殿下,在下兵部主事李登旭,见过王爷。”

    李登旭个子不高,但言行举止,十分得体。

    “李大人,你乃兵部主事,本王想跟你打听个事儿。”

    “王爷请问。”

    “你们兵部,这个月死了多少个人了?”

    “额……三品大员被斩了两个,从六品以上的官员,被斩了五个。”

    “嚯!可以啊!你们兵部是不是长痔疮了?”

    “这……王爷此言何意?”

    “你们要是没长痔疮,皇上为什么老是砍你们兵部的人?”

    “……”

    周渠也知道这种东西不该问,他只是想开个玩笑而已。

    “好了李大人,上车吧,三天之内,还得赶到天津港呢。”

    “臣下遵命。”

    虽然王承恩没让那个马上飞跟自己走,但这个李登旭,看着比马上飞要更靠谱。

    此去天津港,崇祯就给周渠配了两辆马车,外加从巡防营调来的十六个士兵。

    尽管安全措施不怎么样,不过好在天津那片都还是大明的地盘,倒也不用害怕。

    两天后,车队便安全顺利的到达了天津港。

    天津港港台宋进勇率领下辖官员热烈迎接。

    去到港台府衙之后,宋进勇便安排周渠等人住在府衙里。

    大堂里。

    “宋港台,想必皇上的诏令,你已经接到了吧?”

    宋进勇笑着点了点头,恭敬道:

    “回王爷,臣早就接到了皇上的诏令,就等王爷来了。”

    周渠闻此,很是满意:

    “很好,造船一事,还望宋港台多多操劳。”

    “王爷言重了,这是应该的。”

    说起造船,周渠什么也不懂。

    他还得指望宋进勇这群在天津港待了很长时间的人来办事。

    反正自己人已经到了,那么他们现在就可以开始造船了吧?

    “宋港台,要是没什么事,你就下去通知一下,开始造船吧。”

    “等一下!”

    李登旭忽然站了起来,先是看向了周渠:

    “王爷,臣,还有要事,要询问宋港台。”

    嘿!这小子,刚才不问,现在才问,真是麻烦。

    “那就请李大人问吧。”

    随后李登旭就将目光转向了宋进勇:

    “宋港台,朝廷责旨户部,调拨五十万两白银造船,你们已经接收了这批白银了吗?”

    谁知仅此一问,竟然就把宋进勇给问住了。

    “额……不瞒李大人,我部从户部接收到的差银,只有三十万两。”

    李登旭接着又问:

    “户部拨给你们天津港明明是五十万两,为何你们接收到的只有三十万两?”

    “这……我也不知道啊……户部给的,就只有三十万两……”

    听着两人的对话,周渠忽然想起来王承恩前几天跟他说过的话了。

    王承恩当时说,户部要调拨五十万两白银造船,但实际上很可能三十万两都不到。

    反正按照王承恩的意思,账面上就是五十万两,而实际上只有三十万两。

    如此说来,这个宋进勇应该没有撒谎。

    那这个李登旭提这茬,又是什么意思?

    他明明是崇祯亲自指派过来的,难道崇祯没告诉他,造船银两只有三十万两?

    嘶,不对劲……

    李登旭:

    “来之前,我还特意去了一趟户部,查了下账,拨给你们天津港的,确实是五十万两。”

    “但你现在却跟我说,户部只给了三十万两,那还有二十万两去哪儿了?”

    “李大人,我确实不知道啊,户部真就给了三十万两。”

    宋进勇此时已经是一问三不知了,他什么也不知道。

    “从户部发出的差银,的确有五十万两,到了你这儿,就只有三十万两了。”

    “是不是你们把那二十万两都给贪了?贪墨银两乃是死罪!更何况拨给你们的,还是差银,是要株连十族的!”

    “哎!李大人,定罪可是要讲证据的,你这么平白无故说我贪了二十万两,有证据吗?”

    “哼!证据,我迟早会找出来的!但若是因此耽误了皇上的大事儿,你们一个也跑不了!”

    眼见两人越吵越凶,周渠赶紧站出来制止道:

    “好了好了,吵什么吵,吵架就能吵出白银来吗?”

    “当务之急,还是得赶紧造船,咱们时间紧任务重,必须在三个月之内完成任务。”

    “若是完不成,咱们谁也跑不了。”

    摆平了这俩人之后,宋进勇就找了个借口走了。

    而周渠则是把李登旭拉到一旁,小声的跟他说:

    “李大人,我来之前,王公公就跟我说过了,说户部拨给天津港的,就只有三十万两,你误会宋港台了。”

    谁料那李登旭刚才还大发雷霆,现在突然笑得像个大傻子,说道:

    “王爷,我知道户部拨给天津港的只有三十万两,我也的确是冤枉宋港台了。”

    “那你刚才还说他贪墨?”

    “唉,实属无奈之举啊。”

    “此话怎讲?”

    李登旭说:

    “朝廷财政困难,能拨出来三十万两,已经实属不易了。”

    “表面上说是拨了五十万两,而实际上,确是只有三十万两。”

    “而那空出来的二十万两,就只能让宋港台他们来补上去了。”

    周渠:???

    这是什么意思?

    什么叫做空出来的那二十万两,只能让宋进勇他们补上去?

    见周渠还不明白,李登旭只能继续道:

    “这其实都是皇上的意思,户部的账面上拨了五十万两,而天津港拿到手里的,只有三十万两。”

    “所以这件事自然而然就成为了天津港的问题,因为户部的账,是不会算错的。”

    说到这里,周渠好像懂了。

    “所以宋进勇就莫名其妙背了个贪墨的罪名,他必须要补足剩下的二十万两,才能保命,对吗?”

    李登旭无奈的笑了笑:“对。”

    真是好手段啊!

    崇祯自个儿凑不到白银,竟然让宋进勇来背锅,替他把白银给凑出来!

    “好手段,真是好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