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太子爷
繁体版

第二十章 税务司

    蓝山县余家,是一个传统的耕读传家的家族,至今传承已有一百多年,家里的财产、田地并不会比赵家要少,祖上还出过一位举人,就算是现在,家里还能时不时出一位秀才。

    凭借着家族的势力,余家在附近几个村落可以说是说一不二,在县城也有不小的影响,妥妥的地方土霸主。

    而今天是余家老爷娶新小妾的日子,所以整个余家村都非常热闹,不少宾客都前来余家道贺。

    随着吉时将近,一支披红挂彩的队伍正抬着一顶喜轿准备进入余家大宅,余家的仆人已经候在门前准备迎接。

    就在这时,一阵激烈的马蹄之声突然由远及近而来,大地的震颤让在场之人心惊。

    很快,一队全身披挂的骑兵就出现在了余家门口,为首一名骑士冷冷的打量着在场所有人。

    而在这队骑兵的后方,还有大量的人影在向此处靠近,而且手中都拿着武器。

    余宅门口,一个管家模样的人连忙示意身边的小厮进府里报信,而他则压抑着心中的恐惧,笑容可掬的上前对着为首的一名骑兵一礼道“这位将军,不知道贵军是哪支部队。

    我家老爷是蓝山县有名的士绅,与县衙的杨主簿、孙典史都是好友,今日正是我家老爷的大喜之日,我家老爷也是好客之人,将军若是有空,不如进宅喝一杯喜酒,沾沾喜气。”

    这名管家看的出是个玲珑之人,一番话先是展示了一下自家的关系人脉,亮了肌肉,然后又是示好赔笑,可以说是滴水不漏。

    不过那名为首的骑兵却是根本没有搭理他,而他后面一人骑马上前,一鞭子抽到这名管家身上骂道“狗一样的东西,也配和殿下说话,还不快把你家能主事的人叫出来。”

    这名管家顿感一阵剧痛,捂着脸躺在地上哀嚎,脸上一道巨大的血痕清晰可见。

    这一幕引得在场的宾客一阵尖叫,不少人四处乱窜准备借着混乱离开。

    不过这时,后面的大部队已经赶来,一大群穿着土布衣服,手拿武器的兵卒直接把余府大门口包围,不准任何人进出。

    就在这时,一名看起来还算健硕的老者在一名年轻人的搀扶下走了出来,在他身旁还簇拥着不少人。

    老者扫了一眼门口的形势,这时又有人上前把刚才发生的事情和他耳语了一遍,老者大概了解了情况,这才上前拱手道“老朽正是余家家主,不知是哪位大王当面。

    老朽和金鸡岭孙大王、盘蛇山鲁大王都有点交情,不知是否有什么误会?”

    显然,这老头是把来人当成在山里盘踞的哪股土匪了。

    而余家作为盘踞在这一片的土霸王,和他们有点交情也不奇怪。

    余老头此时的目光一直盯着为首的那名年轻骑士,不过这名骑士仍旧没有搭理他。

    而在刚刚赶来的大部队中,一名骑着毛驴文人打扮的男子从人群中走了出来,看着余老头道“你就是余则中?”

    “老朽正是。”余老头点了点头。

    “那就好办了,本官乃大宋户部税务司司长杨平,这位是大宋康王殿下。

    如今国朝有难,本官奉朝廷之命,向你家征收一万两平贼饷,你快去拿钱吧。”骑毛驴的男子淡淡说道。

    男子口中的税务司是宋朝朝廷昨天刚成立的部门,也是大宋在经济上开源的第一步,而他则是税务司第一任司长。

    宋朝如今花钱如流水,一直入不敷出,全靠着赵家的老底子在撑着。

    所以赵廷轩提议开始征税,以补充大宋的财力,赵左孟自然全力坚持,因此这个征税司也就应运而生了。

    按照楚朝的官制,部以下各司的正副主官叫郎中、员外郎。

    不过赵廷轩嫌这名字不好记,提议改为司长、副司长。

    本来以为会有阻力,但没想到却是一片赞同。

    毕竟历朝历代对于前朝的官职称呼或多或少都会修改一下,他们大宋自然也不能全部照抄伪楚的官职,所谓新朝新气象吗,所以就定下以后各司的正副主官就为司长、副司长。

    另外楚朝的郎中是正五品,他们大宋直接改为正四品。

    而杨平,原先是赵家的一个账房,这次“幸运”的得到了这个职务。

    既然税务司有了,但就得收税啊,首先就是征税对象的选择。

    这个征税的对象自然不可能是治下的这几个村的村民,先不说就算把这几个村全部搜刮一遍估计也没有多少钱,就算有钱,他们也不会这么做,这是会动摇如今宋朝根基的,就算有人这么提议,赵左孟和赵廷轩也不会同意。

    经过讨论,加上赵廷轩的推动,大宋就把征税对象定为这蓝山县乡村里的那些富户,尤其优先那些为富不仁的,比如这余家。

    这余家虽然自诩书香门第,但却没有半点读书人该有的仁义,在这十里八村那是胡作非为,作恶多端,在这南山地界是出了名的恶绅。

    这种人直接被赵廷轩选为第一个开刀的对象。

    从前身的记忆中得知,虽然他赵家也是地主阶级,也没事搞搞土地兼并,所以才有了今日之家财。

    但是赵家至少还是有底线的,从不强买强卖,平日里遇到灾年也常常开仓放赈,租给别人的田地租金收的也不算高,至少能保证租种他家土地的佃户一年辛苦能够吃饱穿暖。

    虽然也是剥削阶级,但在古代这种大环境下能做到这一步已经实属难得,这也是为什么赵左孟称帝,四村之人大部分愿意跟随的原因之一。

    除了乡民无知以外,大家也都是会对比的,跟着赵家可比跟着县里其他地主老爷要好过太多了。

    而杨平,在接了圣旨之后第二天一早就带着人去收税了。

    不过说是收税,但说白了就是抢劫,百分百会遇到抗税。

    所以朝廷直接让骑兵百户所跟着他一起去,还外加一个弓箭手小队、长枪小队和刀盾小队,由康王赵廷信统领,这才有了刚刚那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