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太子爷
繁体版

第十章 贴身护卫

    见李县令说出此次召集他们前来的目的,四人脸上也多了些许严肃之色。

    毕竟要是蓝山县真出了事,李县令这个正堂官自然跑不掉,他们这些佐贰官也要跟着吃挂落。

    “要不上报州府,由州府调兵剿灭这伙叛贼。”县丞徐诚开口建议道。

    从县令带兵平叛却被打的大败而归可以看出,这伙叛贼的实力不弱,凭蓝山县一县之力还真未必能将其摆平。

    不如趁着事情没闹大之前赶紧上报,就算落个平贼不力的评语也好过万一事情闹得不可收拾,来的丟职罢官强的多。

    反正他年纪大了无欲无求,只要不想升官就能看开太多东西。

    但李文州一听却是连连摇头“徐大人所言差异,此贼既然在我县作乱,我等身为地方官,有保境安民之责,清缴匪寇是你我份内之事,若是事事皆往上推诿,那要我等何用。”

    听到这番大义凛然之言,徐诚心里不经暗骂。

    什么狗屁职责,还不是担心自己剿匪不力之事被牵出来,考评之时被安个下等。

    但县令是一把手,而且一旁的主簿此时也点头附和。

    毕竟这主簿年纪也不大,如果履历上能多一笔平叛有功,对未来升迁也是大有好处。

    而郭巡检和孙典史都是本地官,因为职位原因基本升迁无望,但也不想得罪知县,所以对此事无可无不可,最终这件事还是被按在蓝山县内。

    定下了调子,五人又商量了一番平贼剿匪之事。

    此时已至凌晨,五位大老爷商定主意,就打着哈欠各自回府安歇去了。

    ……

    赵廷轩第二天起了个大早,在知道户部尚书刘卓和大将军陈坚准备去给士兵们发赏银之后,他便第一时间赶了过去。

    这种在士兵面前刷声望的机会他怎么会错过。

    太子亲至,刘、陈二人只能给他腾位置。

    赵廷轩站在一方土台之上,一边发着银子,一边慰问着这些士兵的情况。

    这可把这些兵士给感动坏了,一个个哭着给赵廷轩跪下,说要给太子效死。

    当然,这些大字不识一个的泥腿子自然说不出这么文雅的话,原话大概是把命给你什么的,反正意思差不多。

    就是不知道是看在钱的面子上还是真的感动。

    就在银子发的有条不紊的时候,军队后方突然出现了骚动。

    还隐约能听见人群中有人大喊“你们给我让开,我要见太子,我要见太子……”

    赵廷轩循声看去,只见一魁梧大汉正在人群后面拼命向前挤,在他身边还有好几个人拉着他,其中一个好像还是个将领。

    而那大汉力气不小,就算几个人拖着他都有点拉不动。

    那个武将有点急了,不但亲自出手去啦,还让旁边的人一起帮忙。

    眼看那大汉就要被一群人按倒,赵廷轩这才开口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陈坚此刻就站在赵廷轩身后,也看到了这一幕,连忙回道“臣马上去问。”

    随即他就下了高台,向争吵的地方跑去。

    片刻之后,陈坚赶了回来,对赵廷轩汇报道“回太子殿下,是那士卒对自己的赏赐有所不满,所以闹事。”

    “哦?为何不满?”赵廷轩好奇的问道。

    “好像是对于以首级定赏赐之事不满。”陈坚回答道。

    赵廷轩点了点头,对着陈坚道“劳烦大将军把那汉子唤过来。”

    “遵命。”陈坚领命,随即吩咐手下兵士去带人。

    很快,那名魁梧大汉就被带到赵廷轩身前。

    这大汉身高足有六尺有余,在楚朝,一尺大概是后世的31.1厘米,也就是说大汉大概高一米九左右。

    身材魁梧、膀大腰圆,光站在人面前就能感觉到一股压力。

    见到赵廷轩,大汉“扑通”一声就跪倒在赵廷轩面前,大声道“小人见过太子。”

    赵廷轩示意他起身,开口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参军前是做何营生?”

    “小人叫李元洪,是河东村人,原本是个猎户,河东村人,在村内还有两亩薄田。”大汉的声音洪亮,震的人耳膜作响。

    赵廷轩点了点头接着问道“听说你对赏银之事不满?”

    “是。”李元洪一点头,没有否认。

    “能说说为什么吗?”

    李元洪大声道“回太子,那些砍下来的头颅太大,没地方装,拿在手里打仗时又碍事的紧,砍人时一不小心就掉了。

    小人砍杀的敌人绝对超过十个,最后却只拿到三个人头,只得了50两赏银,其他人人头都被其他人捡走,所以小人不服。”

    听到他说自己杀敌十人以上,赵廷轩立马来了兴趣,问道“你说的可有人能够证明?”

    “当然有,当时二狗子,三狗子、驴蛋子他们一直在我身边,他们都看见了。”

    古代因为医疗水平有限,所以孩子死亡率非常高,就有古人认为,小孩取贱名好养活,所以在农村,孩子的小名什么样的都有,哪怕再难听的也不奇怪。

    赵廷轩随即把这些人一一找来询问,很快就确认了此事真伪。

    看着这么一位悍将,他的眼神不经亮了起来“此事确实是孤疏忽了。

    李元洪,既然你杀敌十人以上,按照孤当日所言,自当赏赐。

    孤做主,赐你上等良田五亩,这是你应得的,再加赠一百两银子,这是孤额外赏你的。”

    此话一出,四周立马传来一片吸气之声,随处可见都是羡慕的眼神。

    “谢太子。”李元洪更是大喜过望,再次跪下,对着赵廷轩“咚咚咚”就磕了三个响头。

    赵廷轩含笑扶起了他,开口问道“李元洪,你可愿意做孤的贴身护卫。”

    “小民愿意。”李元洪一愣,反应过来后毫不犹豫就答应下来。

    赵廷轩不经满意的点了点头,他以后肯定是要建立自己的贴身卫队的,这个李元洪勇武过人,是个不错的人选。

    处理完李元洪之事,接下来的赏赐没有再起什么波澜。

    发完赏银之后,赵廷轩便找来陈坚,准备和他一起布置一下防守事宜。

    他猜测,昨天大败蓝山县的平叛大军之后,上游村应该能有几天安稳日子过,但是官府的第二次围剿绝对不会隔的太久。

    这就看下一次来围剿的,是蓝山县的人马还是州府的人马了。

    如果还是蓝山县本地的兵马,那或许还能打打,但要是上面州府派兵前来,他绝对二话不说,立马就跑。

    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派两个骑兵前往蓝山县城,这两个骑兵都是原来赵家马场的骑手,让他们去城外盯着,一有情况就马上回来汇报。

    为了防止他们叛变,赵廷轩给他们开出了一天一两银子的高薪,一两银子,基本可以顶这个时代普通人一个多月的薪水了。

    同时把他们家里人带到上游村好吃好喝的养着,顺便也当做人质,提高他们投降的成本。

    对了,在他们走之前还给他们两人一分封了一个游击将军。

    当了大宋的官,也就别想着再去投降楚朝官府,去了也是被咔嚓一刀。

    当然,这只是为了以防万一,而且他们也未必懂这些。

    两名骑兵领了命,带足了干粮,就骑马向蓝山县城赶去。

    这第二件事,就是整军。

    昨天一战,把这支军队的问题展露无遗,兵将之间,亦或是兵与兵之间根本就没有半点配合,就知道一窝蜂往前冲,更别说在重赏之前连冲都不敢冲。

    如果不是因为对面是一支同样垃圾甚至更垃圾的军队,但凡遇到一支有一点作战经验的军队,那败的绝对就是他们。

    如今虽然时间有限,想把他们训练成强军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但至少也得能够做到让人能够指挥他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