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激情青春,从毕业分配开始
繁体版

第二百五十八章 入股

    “改变?你是打算……”

    蓝七妹捉摸不定道,想不到许继常下一步会怎么做。

    “简单。目前包括你在内,厨师队伍里的所有人都是兼职。”

    “等后边业务稳定,我会动员一部分人辞职跟我干。到时候接的单子更多,挣钱挣得更爽。”

    “嗯……那辞职的那些人粮票、布票怎么办?”

    蓝七妹认同许继常想法的同时,不无担心道。

    票证时代,只有在单位上班才能领到物资票。自己出来接私活拿不到票,蓝七妹担心这会导致没人愿意出来跟许继常干。

    “这好办。我们以后给别人干活时,不能光要钱。”

    许继常早已准备好答案,“还得要物资票。”

    “保障厨师跟着我干,就跟在单位干一样。”

    ……

    冬日将近,办红白喜事的人家逐渐多了起来。

    毕竟北方的冬季冷,气温一降下来,老人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就会提高。

    许继常的生意也越发忙碌。

    按照事先设想好的,他在接单子时除了要求付钱外,开始要求东家提供物资票。

    在此期间,许继常又聘了两名厨师,都是在国营单位工作的兼职人员。

    而随着他生意规模的扩大,纸包不住火的那一天终于到了。

    一个冬日早晨,许继常收到高厂长通知,让他去厂长办一趟。

    许继常不明就里去了,等他到达时看到高厂长正靠在沙发上,而不是像往常那样在办公桌后边正襟危坐。

    “请问高叔有什么吩咐。”

    许继常坐到他身旁问道。

    “没啥大事,问一下你们工作。”

    高厂长挥挥手,示意秘书离开,而后神情变得严肃,“继常,最近生意忙得怎样?”

    许继常瞳孔微微一震,明白有些事是瞒不下去了。

    “就那样,小打小闹。”

    他若无其事地说道,心里却在奇怪高厂长是怎么知道的。

    自己部门的那个本地职工捅了出去?不会吧,他那次也拿了钱,真向厂里反映,他也得跟着吃挂落。

    厨师中有人嘴巴大讲了出来?那更不可能。自己给他们提供了一份重要的兼职收入,没人会拿这事儿在厂里说。

    许继常百思不得其解,最后还是高厂长点破了。

    “别谦虚,你的规模可不小。我这个月吃了两次席,中间都看到你带着厨师过去。”

    “业务都覆盖到这个程度了,怎么会是小打小闹。”

    高厂长摇摇头,露出笑容道。

    好吧,原来他是这么知道的。

    “那也没法跟真正的饭店比啊。”

    许继常不动声色道,“我就希望高叔您别把这事儿说出去,我能一直这么干着。”

    “我没事把这往外说干嘛。”

    高厂长耸耸肩,“我就是觉得你这孩子还挺有想法,居然搞起了副业。”

    许继常心中一块石头落了地。

    既然高厂长这么说,那想必是安全了。

    “没人嫌钱多啊。”

    “只要合理合法,谁不想在业余多挣几个钱呢。”

    许继常坦诚地说道,“而且这个生意,确实是解决了大伙的需要。”

    “记住别影响本职工作。”

    高厂长没有对他的说法给予任何评价,只是淡淡说道,“副业终究只能是副业。”

    “谢谢高厂长,我会始终保持尽职尽责的。”

    许继常起身神情郑重道。

    话说到这份上,他可以百分百确认自身安全了。起码高厂长不会干涉他的生意进行。

    结束对话,许继常回到办公室,见陈晓恩正一脸担心地看着自己,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有啥事,说。”

    许继常干脆道。

    “厂长找你没事吧?”

    陈晓恩水滴般清澈透亮的眸子里,透出忧色道,“总觉得他今天找你有些突然。”

    “当然没事。不过我很好奇,你是怎么看出突然的。”

    许继常饶有兴味道。

    “高厂长虽然时不时找你谈话,但其中是有规律的。要么厂里下了重大任务,要么是每个月月尾月中。”

    “按理说今天他不该找你才对。”

    陈晓恩将自己的推断娓娓道来。

    “观察力不错,今天他是临时有点事。”

    许继常笑道,“对了,你来京城生活还适应吗?”

    “挺好的。我喜欢这儿,比县城繁华。”

    陈晓恩注意力被转移走,兴冲冲地答道,“不过爸妈还是希望我能回去。”

    “哦。他们在那边给你找好单位了?”

    许继常听陈晓恩这么一说,心里咯噔一下。

    这半年来他是忙着搬迁、另起炉灶做生意,没来得及继续和陈晓恩作进一步发展。

    如果她过两天就这么回去,那可真是太遗憾了。

    “是找好单位了。”

    陈晓恩莞尔道,“你到时候给我送行吗?”

    许继常调整了一会情绪:“送啊,你一个人带那么多行李不方便。”

    “我到时候可以给你搭把手。”

    “噗。”

    陈晓恩发出笑声,并压低声音,“你真的舍得?”

    “不舍得又怎样。人各有志,我总不能为了自己的情感强留你。”

    “不但如此,我还祝你回去后能获得更好发展,活出更加精彩的人生。”

    许继常说这话时非常坦率,没有半点做作的成分。

    悲欢离别,自古难全。

    他自然不愿意身边的妹子离开自己。

    可真有那一天时,他也不会强行阻止,那样未免过于自私。

    再说等以后交通逐渐方便,自己可以时不时去沪市找陈晓恩,又不是永世相隔。

    陈晓恩被许继常的态度打动了。

    “你境界还挺高。”

    陈晓恩掩嘴一笑道,“实话告诉你吧,我爸妈确实给我在家那边找了工作。”

    “不过我没答应。我说在京城这边发展挺好的,我喜欢这儿。”

    原来如此……

    陈晓恩她是在故意试探自己啊。

    许继常心里松了一口气:“你爸妈怎么说,会不会不高兴?”

    “他们倒还好。我家对于儿女是否在身边看得也没那么重。毕竟我爸年轻时就是下南洋闯下的家业。”

    “他还鼓励我在京城这边好好工作,要勇于抓住一切机会。”

    “老人家眼界格局很高。”

    许继常点头道,“那你觉得自己现在有哪些机会?”

    “等等。”

    陈晓恩起身关上办公室门,才回到位置上说出自己的想法。

    “我觉得咱们单位应该没什么机会了。大发展的阶段已经过去,不会再进行大规模扩张。”

    “厂机关搬到京城,固然意味着单位整体能有机会获得更多发展资源。但这也导致机关和生产部门人事交流变得困难起来,晋升机会更加稀缺。”“肉眼可见,咱们厂今后想要进步,只能不断地熬资历,我无法接受这一点。”

    陈晓恩盯着许继常的眼睛道,像是在寻求他的认同。

    许继常没有表态,神情似笑非笑:“你继续说。”

    他心底里赞同陈晓恩的观点:一个单位的机会,就集中在初创迅猛发展的那几年。

    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

    往后就算立下功劳,获得赏识,也得等有位子空出来,才谈得上进步。

    这姑娘看得很透。

    “我目前的打算是观察京城这边,看有没有自己做点小生意的机会。”

    陈晓恩介绍道,“我爸妈告诉过我,生意不嫌小,任何买卖都是一点点积累起来的。”

    “那你找着机会了吗?”

    许继常追问道。

    “目前发现了一点小机会。”

    陈晓恩兴致勃勃道,“修理电器。”

    “这门生意太小,小到国有单位都没有注意到这一行,完全就是空白。”

    “我自己虽然不懂技术,但我可以学。只要功夫深,我就一定能掌握好修理本领。”

    眼光可以啊。

    能看到电器修理的市场,这嗅觉不一般。

    眼下国有单位销售的电子产品如收音机等,没有多少年内包修的说法,质量水平又大多就那样。

    不少民间的电子行业大佬,都是从修理设备开始攒够的第一桶金。

    “你眼光挺准,家里有支持你做这门生意吗?”

    许继常不无赞赏地看向陈晓恩道。

    “家里还不知道,我后边跟爸妈说。”

    陈晓恩微微一挑眉道,“怎么,你有兴趣?”

    “下班再说。”

    这时,许继常朝窗外看了一眼道。

    做生意被高厂长察觉这件事,提高了许继常的警惕性,导致他做事时比往常提防了许多。

    ……

    下午,下班时分,许继常和陈晓恩走出单位,来到三条街道外的一间茶馆坐下。

    “这里应该没人偷听。”

    许继常花三毛钱点了壶龙井后,对陈晓恩说道,“你有没有计划生意模式?”

    “是单纯修理,还是半修理半回收?”

    “半修理半回收,这样来钱快点。”

    陈晓恩不假思索道,“你想跟我合伙不?”

    “五百块钱,算我一半股份。”

    许继常痛快表示道。

    他刚才想好了,如果陈晓恩只考虑到修理买卖,那自己就没必要深度参与进去了。

    因为单纯修理只不过是零敲碎打,许继常看不上。

    但如果她同时还做起回收买卖,那许继常可就感兴趣了。

    回收过来的废旧电子产品,可以拆出其中完好的部分零件进行重新组装,这里头的利润那叫一个丰厚。

    陈晓恩见许继常如此痛快支持,高兴地举起茶杯:“成交。”

    许继常也举起茶杯,轻轻啜了一口茶:“其实你家里不缺钱。”

    “你为什么邀请我入股?”

    “我想把咱们俩绑定在一块。”

    陈晓恩露出迷人笑容,将声音降至最低道,“而我们又不可能结婚生孩子。”

    “结婚是不可能结的,生孩子倒是可以考虑。”

    许继常一本正经道。

    陈晓恩脸红了:“呸,我答应了吗?”

    不结婚也能生孩子?

    这多少有点挑战她的三观。

    不过……既然这话是从许继常口中说出来的,那倒也不算太令人惊奇……

    和陈晓恩分别,许继常乘地铁回到家中,等电信局的人上门。

    他前些日子花了八千块钱,约了电信局的人上门安装电话。

    按照后世眼光看,八千块的价格自然是奇贵无比。

    但许继常现在很需要这个,生意逐渐做大,对他而言通信便捷比什么都重要。

    他总不能等到二三十年后电话价格降下来再安装。

    在屋里等了约莫半个小时,电信局的安装师傅过来,经过一番劳动将电话线路、座机全部安装完毕,又试用了确认没有问题。

    “劳驾您了。”

    许继常给对方倒了杯茶。

    要是后边坏了,还得指望对方帮忙修呢。

    “不用,我还急着回家呢,谢谢您嘞。”

    师傅说完步履匆匆地走了。

    许继常将对方送到门口,接着关上院门。

    这时蓝七妹从屋里出来了:“我后天要去一户人家做饭。”

    “到时候午饭、晚饭你得自己准备。”

    “嗯,辛苦。”

    许继常转过身道。

    “不辛苦。干这个可比在单位做饭挣得多多了。”

    蓝七妹抿嘴笑道,“还是你有眼光,想法多。”

    “怎么,你现在想辞职?”

    许继常敏锐地问道。

    “是有点想,等干完今年再说。”

    “不行。你至少得做到明年年中。”

    许继常少有地否决了她的想法。

    蓝七妹不解:“怎么,这里头有什么说法?”

    “我有我的安排,你记住就是。”

    许继常本想说高厂长已经知道他们做生意的事,如果蓝七妹此时离职,那么他就有挖墙脚之嫌。

    可话到嘴边,许继常又觉得这种事说出来会让蓝七妹担心,故索性不提。

    蓝七妹默默点头,没有吭声。

    跟许继常这么久,许继常在她心目中的形象已无比高大。

    既然许继常说了,那么自己照做就是。

    ……

    第二天下班,许继常和陈晓恩又在茶馆坐了会。

    “喏,给你。”

    喝了一会茶,许继常从口袋中拿出一叠信封,交给陈晓恩,“这是我的本金。”

    陈晓恩接过沉甸甸的信封:“嗯,我正在看修理知识的课本。”

    “我后边给你联系居委会啥的。看能不能在他们办公的地方开辟个修理点,大不了给他们交租金。”

    许继常不疾不徐道,“这样客流量能大点。”

    “这个办法好。”

    陈晓恩兴冲冲地说道,“还等于同时获得了居委会背书,大伙信任度会更高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