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激情青春,从毕业分配开始
繁体版

第一章 先落实工作

    “大海航行靠舵手,万物生长靠太阳……”

    富有年代气息的广播声传入教室,许继常跨坐在长条凳上,打量着周围的一切。

    斑驳的墙面、讲台上数学课用的算盘、墙头的工农大团结宣传画……

    以及黑板上的通知。

    “毕业分配结果即将公布,各位城镇户口的同学务必保持注意,收到通知后及时返校领取相关证件资料……”

    通知下边的落款日期是1974年7月6日。

    空旷的教室中,许继常目光停留在日期上,片刻后深深吸了一口气,

    “我居然真的穿越回了70年代,成了一名刚毕业的高中生?”

    这是许继常穿越过来的第二天。

    昨晚刚穿越到学校宿舍时,许继常不敢相信自己真穿越了,天一擦黑就上床蒙头大睡,希望醒来后发现这是一场梦。

    而今眼前的景象表明,这一切都是现实。

    许继常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受到冲击的情绪。

    他来自21世纪,家住山区县,早年间靠进山采药、打猎挣了不少钱,人到中年后又转型做起了林业贸易,日子过得相当滋润。

    就在昨天他为庆祝签下大单,领着几个妹子在自家别墅打扑克,左拥右抱间灌了好几瓶夺命大乌苏。

    再往后,许继常就不记得发生什么了。他只知道自己一睁开眼,就来到了这间学校的宿舍。

    “既来之则安之,还是盘点一下自己现在的状况吧。”

    许继常平复完情绪后,低声喃喃自语道,

    “家住东北农村,18岁高中毕业。”

    “母亲早逝,父亲也在三个月前因病去世,家境贫寒。中学后凭着成绩优异获学费减免,外加学校提供的勤工俭学机会,才能读完高中。”

    “目前正面临毕业分配。按照眼下的分配制度,自己身为农村户籍毕业生,一般只能回乡务农。”

    “原身对此感到不甘心,才会在大家都离校回家后,留在学校迟迟不愿返乡……”

    “得,这开局还真是不怎么样。”

    许继常不禁摇了摇头。

    眼下高考还没有恢复,少量大学入学名额只从工农兵中选拔产生。

    这意味着高中生们一毕业,就要考虑自身的出路问题。

    城镇户口的毕业生,只要兄弟姐妹中有人上山下乡的,自己就可以留城等待分配工作。

    分配虽难,可只要耐心等总归有机会。个别家里人脉极广,关系极硬的,也不排除一毕业就能分配上。

    从这点上来说,最近几届的城镇毕业生要比68、69两届幸运多了,那两届的政策是城镇户口毕业生一律上山下乡。

    相应地,农村户口毕业生则一直都是从哪来,回哪去,离开校园了就要回乡务农,从来没有变过。

    许继常想到这,脸上浮现不甘心,

    “得想办法吃上商品粮才行。”

    “如果回乡,在高考恢复前就没有出头的机会了……”

    因地形原因,许继常家所在的黑瞎子屯,是全县经济条件最差的生产队,在那里壮劳力哪怕一年拿满工分,也没法吃饱肚子,和城里有如云泥之别。

    许继常高中毕业,放到眼下年代属于高学历人才,回乡务农等于白瞎了。

    许继常自己也无法接受回去后的生活。

    “应届毕业是留城的最好机会,得把握住时机。”

    许继常低声道。

    农村户籍高中生毕业后返乡务农,是常规,想突破常规就得自身条件过硬,还得有门路。

    没门路就是怀才不遇。有门路但自身条件不过硬,则容易引起非议,哪怕走门路成功,后续也可能被人重新拿下来。

    自己个人条件肯定是过硬的,学习成绩优异,个子高身材健壮,勤工俭学时挖土石方,一人能顶好几个壮劳力。

    问题就出在找门路上。

    找门路得花钱,总不能空着手上人家去,而原身家穷得年年拉饥荒,年夜饭都见不到肉。

    毕业后留在学校的这几天,原身为了省钱更是一天只吃一顿饭,饿得看啥都像窝窝头。

    能搜罗到的所有钱,统共连件拿得出手的礼物都买不起。

    难不成真要被逼得返乡务农?

    许继常皱紧了眉头,脑袋饿得有些昏昏沉沉。

    这时,他意识中浮现了一个光球,其中有什么东西正若隐若现。

    许继常微微一愣,注意力全部集中到了光球上,想弄清这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随着他注意力的集中,光球开始渐渐消失,里边的场景逐渐变得清晰。

    “这居然是……”

    许继常这下看清了,自己的意识中,竟出现了一排货架,上边摆着琳琅满目的商品。

    “可真是天助我也。”

    “有了这,还怕吃不饱肚子,还怕没钱找门路留城?”

    确认四下无人后,许继常集中意识,尝试进入货架所处的空间,结果还真成功了。

    转眼功夫,他已经站在货架前,伸手就能拿到上边的商品。

    荔枝罐头、牛肉罐头、布匹……

    许继常高兴之余赶紧伸手,从货架上拿了两匹布,用布匹兜了足足十几个牛肉罐头,带出了空间。

    “看来,这就是我的金手指了。”

    许继常提着布匹和里头包裹的罐头,从长条凳上起身时想道。

    回到宿舍后,许继常迅速消灭掉两个牛肉罐头,感到特别地满足。

    常年没见过荤腥的肚子,现今总算有了油水,许继常感到肚子里的饥饿感大为缓解,脑袋也不再昏沉。

    “砰!”

    许继常打开了第三个牛肉罐头。

    他刚刚实在是饿得发慌,吃头两个罐头时如风卷残云,都没来得及细品。

    现在,他要好好品尝牛肉的味道。

    嗯,真不错。

    细嚼慢咽后,许继常感受到了牛肉滋味的美妙。

    细嫩可口、肉香醇厚,肉块落肚后,从口中到喉头都满是香气……

    许继常仔细享受完第三个牛肉罐头,靠在宿舍床上躺了一会,脑海中仔细盘点能托到的关系。

    苦思冥想搜肠刮肚半天后,许继常终于想起一个人。

    他家在黑瞎子屯的邻居,丁家的女儿丁夏薇。

    丁家跟许家紧挨着,当年两家关系处得还不错。

    后来丁家老两口去世,子女们有的参军,有的嫁到外村,两家渐渐就没有来往了。

    丁夏薇是丁家的小女儿,生得清秀动人不说,学习成绩还非常出色。

    她在高考还没取消时考上了大学,毕业后分配回县城国有工厂工作,前几年嫁了个城里丈夫,听说在单位进步得挺快。

    许父去世时,丁家派了丁夏薇的大姐前往吊唁,算是表明两家还维持着世交关系。

    许继常想留城的话,最优选择就是走丁家丁夏薇的门路。

    问题在于都这么多年没见面了,丁夏薇是否愿意帮自己,愿意帮的话,又能帮到哪一步。

    许继常对此有些拿不准。

    不过,他还是决定去试一试,就算事情办不成,能落下个在城里工作的关系也不错。

    定下主意后,许继常提着两匹布来到国营裁缝店,让店员给自己量身材做衣服。

    人靠衣裳马靠鞍,许继常可不想一身补丁摞补丁地去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