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暗影
繁体版

【1-1】乱世妖僧之鬼门重生

    -1-

    【鬼门重生】

    -1367年钱塘府-

    钱塘府近郊有一处漏泽园,专门存放一些无主尸体,当地人俗称【鬼门】。

    而此漏泽园西侧背阴处有一片野树林,树林尽头有一个天然洞穴,洞口一尺余宽,仅婴童可入,四周是坚固岩石。洞口倾斜入内,中空开阔,可容百人。洞口左侧是一汪深潭,周遭林木茂密参天,虽正午烈日当空,此地亦是阴沉如暮。除了虎豹豺狼,人迹罕有至此。

    此洞被当地人称为【小鬼门】,与那【鬼门】东西呼应。但凡有凶杀死者、枉死冤魂或是受灾而死的流民,多会送往【鬼门】;而未成人而夭折的婴童,则送往【小鬼门】。

    被送往【小鬼门】的婴童,多半是不治而亡,也有因天生残疾、畸形而被溺亡。

    青年和尚道衍,为避苏州兵祸过境钱塘,听闻竟有【小鬼门】如此怨灵淤结之地,特滞留于附近的白龙寺,日间在【小鬼门】旁诵经安抚怨灵,晚间回寺中还业于佛。如此这般,数月有余。

    一日清晨,道衍照例到【小鬼门】作功课,但刚一走近便听到洞中有婴儿啼哭,其声清亮却气息绵弱。道衍心下大惊:“竟有人将活婴直接投入洞中,心肠歹毒如此!”于是急忙想要救出洞中婴儿,无奈洞口狭小,入内不得。

    耽搁了片刻,洞中婴儿哭声益弱,且间歇时间益长,道衍心急如焚,却束手无策。

    命悬一线之际,正好一位山中猎户经过,身旁那只矫健的猎犬循声径直跑到洞口伸头张望。道衍大喜过望,一面不停喃喃念叨“阿弥陀佛”,一面急忙将猎户拖到洞口央请他设法救人。亏得猎犬训练有素且颇通人性,在主人的示意下,灵活窜入洞中。但随后一声惨嚎,猎犬又弹射一般从洞中跃出,后腿带出一条两尺余长的蛇来。解决了那死死咬住猎犬后腿的蛇,猎户再次将猎犬引导到洞口边。但此次猎犬四足抓地,呜呜有声,不敢再往前。

    看着地上那只七寸爆裂,似乎仍在蠕动的死蛇,道衍不由在脑中想象那堆满婴童腐尸的洞中恶鼠穿行、群蛇环绕的恐怖场景,心中也不寒而栗。

    “唉~莫说狗了,人也怕啊~”道衍轻轻叹道,猎户也不忍心将自己的爱犬强行推入洞中。

    洞中婴儿哭声益弱,仿佛已经奄奄一息。

    道衍瘫坐于地,打算提前诵经超度亡魂,心中也默默安慰自己:毕竟,我的功课是超度亡灵,不是拯救生灵。

    猎户木然站在原地,无计可施。猎犬则卷在地上舔着被蛇咬破的伤口。

    “不好!别让它舔,恐怕那蛇有毒啊!”道衍突然意识到这一点。

    此时猎户也回过神来,恢复了原有的冷静:“师父莫慌,这蛇通体暗沉,不是毒蛇。况且,若真有毒,不用它舔,此刻也已经毒发了。”正说着,猎户打算先拿点金创药给爱犬涂抹一下。

    “哎呀!该死!竟忘了这个事~”猎户刚一打开背囊,就狠狠地拍打了一下前额,直呼自己蠢——原来他常年在山中打猎,夜宿野地为防蛇袭,特地准备了一些雄黄粉末,因久未使用竟自己也忘了!

    道衍听闻此事,知道洞中婴儿仍有一线生机,顿时两眼放光,腾地而起。

    在猎户的指示下,道衍燃起了火把,先探入洞中查看蛇群所在;再以绳索松松绑住雄黄粉包,缓缓放到蛇群中央;然后用力抖动绳索,雄黄粉末飞溅,蛇群随之四散。

    蛇群既散,猎犬才敢按主人指示再次窜入洞中,循声找到婴儿,并叼了出来。

    道衍到近前,一阵腐尸混着粪便的恶臭扑面而来,再看这婴儿,新长出的头发杂乱贴在头上,双目紧闭,面颊苍白,已是气若游丝。道衍、猎户两人手忙脚乱地将孩子汗津津的、被撕咬破洞的衣物扯下来,小心翼翼地抱到洞口左侧的深潭旁清洗,再和着水胡乱喂了一些干粮糊,婴儿才渐渐恢复了一点血色。

    猎户颇有些野地生存经验,出洞时首先用布条轻轻遮住孩子双眼,清洗之后再仔细检查了一下孩子周身,给被咬伤的几处地方上了疮药,然后用道衍递过来的外衣将他层层包好。

    “施主刚才为何要将他双眼蒙住?”看猎户安排停当之后,道衍忍不住好奇问道。

    “哦,这孩子不知在那幽暗洞中困了多少时日,若等下出了这密林,阳光陡然曝晒,恐怕会晒坏啊!”猎户解释道。

    道衍点头称是,赞叹猎户的经验。

    猎户停顿了一下,若有所思,突然将孩子脚上的伤口掏出来细看,口中啧啧称怪。

    “师父,你看这几处咬痕,分明是鼠类所咬。”猎户说道。

    “嗯,这又如何?”道衍不解。

    “刚才明明有那么多蛇在孩子身边缠绕,却没有一只蛇去咬这孩子!?”猎户进一步解释。

    “也许这蛇本就不咬人吧?”道衍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毕竟,那只猎犬可是结结实实被咬了一回。

    “确实,这倒是件奇怪的事情。”道衍开始觉得此事的蹊跷:“看这孩子枯瘦如此,还有刚才那些粪便,应该不会是刚刚被抛弃在此。”

    “恐怕得有好几天了吧~”猎户以常理推断。

    “我每日来此诵经,昨日傍晚才离开,并没有发现这孩子。最多应是昨天夜里被抛弃在此。”

    “那到现在也有四五个时辰了,这山中夜里野鼠、豺狼猖獗,闻到鲜肉岂会不来吃?”猎户疑惑。

    “施主的意思莫非是说,你是说,这些蛇其实是在保护这孩子?”道衍略加思索之后,有些犹豫地说道。

    “看来是这样,不然这孩子不可能活得到现在!再说了,刚才山虎,哦,我那狗一靠近就被咬,为何这孩子呆了一宿却没被那些蛇咬?”

    蛇群为何会彻夜守护一个人类婴儿?这倒是件让人匪夷所思的事情。道衍不太相信这么荒诞不经的事情,但对猎户说的又找不出合适的理由反驳,只好沉默。

    一时相对无言,只有婴儿呀呀作语,两人不由得转头端详起这孩子来。猎户看已过了小半个时辰,应该逐渐适应了洞外的光线,便缓缓摘下了孩子的遮眼布条…

    细看这孩子,虽然是男孩,却生得几分女相:眉清目秀,容貌白皙,樱桃嘴,瓜子脸,十指修长。

    “好一个标致的小儿郎啊!”道衍童心乍起,拾来一束野花试图逗趣一下,不曾想这孩子对气味非常敏感,当即伸手来抓。正巧一片枯叶缓缓在猎户身后飘落,明明不在视野之内,这孩子却也转身要去抓,似有听风辨位之异能。道衍看在眼里,心中暗暗称奇。

    忽然一阵疾风掠过,吹开头顶高处一角树冠,大片的阳光撒下来,不偏不倚地照到仰面的孩子双目。

    “坏了!”过了片刻猎户才反应过来,“嗖”地一下用手把孩子的双眼遮住。

    “等一下~”站在正对面的道衍似乎发现了什么,慢慢地、轻轻地拨开猎户给孩子遮眼的手。当阳光再次直射到孩子的双眼,二人发现:孩子既不眨眼,也不躲避,竟毫无知觉?反复验证之后,二人才确知:这原来是一个天生目盲的孩子。

    “怪不得父母狠心抛弃啊~”道衍又一次轻轻叹道。

    眼见荒郊野岭诸多不便,猎户索性邀请道衍和尚到自己家中休息,也好让自家的婆娘把这刚刚死里逃生的孩子照顾得周全一些。

    猎户的住处离钱塘镇还有几十里脚程,也算结庐在人境,却罕有车马之喧闹。草棚木屋盖得清爽简约,前有瓜藤后有菜地,颇有隐士的恬然之风。猎户家中除了一位结发妻子,还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女儿。这对母女虽然对道衍和尚有几分怯生,但对刚抱回来的孩子则表现得质朴而热情,立刻打来热水为孩子洗澡,换上干净合体的衣服襁褓,忙前忙后准备吃的喝的…

    道衍本是一个游方和尚,将此子带在身边多有不便,看到眼前这些情形,总算有些宽慰,心想这孩子是遇见有缘人了。

    道衍正有所思虑,猎户夫妇两人把煮好的凉茶和一些干粮端了过来,并带着歉意说道:“师父见谅啊,山中人家,只能招呼一些粗茶干粮了。”

    “施主哪里话,前有救人之德,现有茶饭之恩,贫僧已是感激不尽!”道衍忽然觉得自己说话太过文邹邹,便转念一问:“那孩子现在怎样?”

    “刚洗了澡,喂了些米糊,身上的伤口也换了药,现在睡了。唉~什么人才会干出这种事,真是作孽啊~该死啊!”猎户妻子接过话,忍不住骂道。

    “确实,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也不敢相信会有这样的事情。”道衍边附和边看了一眼猎户妻子愤愤不平的表情,顺势说道:“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二位既是这孩子的救命恩人,也是有缘之人,何不就此把这孩子收养下来,以免他再遭遗弃流离之苦!”

    这话来得突然,猎户夫妇顿时愣在原地,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接话。猎户正要开口,那妇人便轻拽着他走到了屋门之外,细声嘀咕了一阵。

    片刻之后,猎户夫妇又坐了回来。

    那猎户本是个糙人,言语不太利索,此刻觉得有点难为情,更是支支吾吾半天开不了口。那妇人按耐不住,干脆直接代他家男人开口了:“师父,不瞒您说,眼下四处兵乱,年景不好,我们家日子也是过得紧紧巴巴的。再说了,我也不是不能生养,何苦要收养一个别人家的孩子?我原想着既然把这孩子救下来了,我们可以代为照看一些时日。待孩子找到归宿,还是要送走的呀~”

    道衍知道猎户夫妇不是刻薄寡恩之人,确实是乱世颠沛,民生艰难,他们自顾不暇。沉默片刻,道衍说道:“两位施主,这样吧:孩子暂且安置在你们这里一些时日,我到钱塘镇上查探一下,看能否寻到孩子的父母;如若不然,我也会给孩子寻一个归宿,到时候再回来把孩子领走。可否?”

    猎户夫妇应允,道衍拜谢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