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生济
繁体版

第三十八章 儒家之尺有所进

    九德贤庄中院正厅

    眼见天色将晚,荆济借体力不济之机,行不敌寒冽之实,不得已弃剑认输。匡悟已然看出端倪,旋即让昔初宣布对战结束,儒家子弟各自散去。

    匡悟邀无面、荆济、墨义三人随儒家几位当家一同来到九德贤庄中院正厅,匡悟示意众人坐定方才落座。

    “匡悟不知镇魂兄已在九德贤庄,实在有失待客之道,不知镇魂兄此来对齐鲁学记可有指点?”匡悟开口向无面道。

    无面向来散漫,不守规矩,不拘约束,对于文墨之道更是避之不及。无面为自己对文字的讨厌借“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来自行解释,人生百态,各自不同,何况以无面的威名自是无人闲议。

    得亏是在儒家,尊重学术自由,尊崇差别教育,更因为墨义对儒家和齐鲁学记兴致颇浓,否则只怕无面早在吃饱喝足之后就已经遁迹江湖了。

    陡听儒家掌门相问,无面正身正襟道:“匡掌门高抬老朽了,无面向来不染尘墨,不问经史,可不敢答匡掌门之问。”

    匡悟听罢,一扫人前威严肃穆之状,哈哈一笑道:“镇魂兄依旧是我行我素,天地任逍遥,不拘俗事,不约礼教,实令匡悟望尘莫及。”

    待众人散去,寒冽收拾停当,一众师兄弟便将寒冽围在中间,七嘴八舌的回味起方才的对战。即使众人聊的热火朝天,捧的寒冽刀法入魂,武功卓绝,当的起西院翘楚。而寒冽却是心里明白,若不是荆济故意留手,只怕自己想胜也不太可能。

    “从小处说荆济是为保自己颜面,往大处说乃是为保全儒家颜面。”寒冽默默寻思。师父常说“人外有人,山外有山。”虽然自己在这儒家西院中颇有威势,但是今日之战却让寒冽开始对自己开始仔细审视起来。

    昔初看向荆济说道:“荆少侠今日让手难道不怕声名有损,对自己日后行走江湖会有颇多影响吗?”

    荆济起身施礼道:“晚辈自知武功不济,不敢争胜。寒冽师兄刀法娴熟,功力淳厚,身体优势强于晚辈,胜之理所当然。”

    昔初淡淡一笑道:“荆少侠非但武功卓绝,人品更是堪称渊清玉洁。年轻一辈有此心胸气度,实在是大陆江湖之福,配得上擎苍剑客和碧波仙子二位前辈之侠名。”

    匡悟思索良久方才看向墨义道:“这位少侠日角珠庭,霞姿月韵,眼神空明,步样轻谲,匡悟观之不透,不知出自何方高人门下?”

    墨义尚自沉浸在二人对战时的攻防之中,一方面有感于荆济的进步之快,另一方面则对寒冽的武功略感疑惑。寒冽与荆济普通刀剑对战之时,寒冽明显处于下风,但是拿到翎翅双刀后却似换了个人一般。武器之于武者的作用让墨义十分不解,翎翅双刀既非神兵利器,更无夺天造化,何故?

    闻听厅上之言,墨义眼神过处只见匡悟正看向自己,赶忙起身一礼道:“晚辈墨义,自幼随父在骊山长大,不曾拜师。方才神游失礼,请前辈勿怪。”

    匡悟淡然一笑道:“不知少侠所虑为何?是否方便透露?”

    墨义道:“前辈明鉴,晚辈只是不明白寒冽师兄的武功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变化,故此陷入沉思。”

    匡悟面带微笑道:“少侠可有想出何故?”

    墨义略一沉吟道:“晚辈尚无头绪,只感恐与武器有关。以晚辈所见,寒冽师兄的武器并非神兵利器,但却有超出武器本身的威力。”

    匡悟听过墨义之言,心下颇觉欣喜。儒家畅行“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而此少年行而既思,敬德守礼,契合儒学之意,不失为一良才。

    匡悟便向昔初道:“师弟,可为墨少侠解惑。”

    “儒家授艺遵循因材施教,启发诱导的理念。寒冽身强体壮,臂力过人,但身体均衡性极差,经过多方尝试才有了借助外力协调身体均衡的办法。翎翅刀乃是为寒冽量身打造,铸造之前便已试过重量。翎翅刀完美弥补了寒冽的缺陷,能让寒冽更易达至人刀合一之境,这才是墨少侠不解的根源所在。”昔初缓缓的道。

    听完昔初之言,墨义心头疑惑随之散去。江湖之大,无奇不有,若非有昔初解惑,墨义自信想破脑袋也难得其要。

    自从得知水之精华现世,匡悟心内便有些忧虑。须知大陆之上知道五色精华的人寥寥无几,既然有人敢打五色精华的主意,那么必是知道五色精华的由来和功用。近些年来,江湖之上暗流涌动,大陆形式变幻莫测,五色精华更是事关江湖安定,儒家肩负护卫土之精华之责,却是半点马虎不得。

    匡悟深知无面性情散淡,不求名利;而荆济则是名门之后,品质卓绝,身藏正气;唯有墨义观之不透,但是能让无面甚是在意的品行当不会差。

    眼见齐鲁学记日近,匡悟思虑之后,遂以掌门身份相邀无面等人多留几日。言语之间尽是挽留之意,相尽地主之情,实则也是看重墨义和荆济的巨大潜力。

    无面谢过匡悟盛情,随后与半生、良姬等人返回东院。

    无面闲坐,打趣道:“如今我老人家可是沾了两个娃娃的光喽,不仅让儒家掌门如此看重,还能赢得美人芳心,说起来可真是羡煞我老人家了。”

    “怎么,镇魂兄也吃起醋了?”半生调侃道。

    “以我看,兄长非是吃醋,兄长是想收徒弟了!”良姬半嘲道。

    “季儿,明日开始参加齐鲁学记的各路人士会陆续赶来九德贤庄,东院事务交由你打理,今日之事不可再生,否则决不轻饶。”良姬语气深沉的说道。

    “兄长无事,烦劳费心照拂季儿行事。”良姬看着无面道。

    无面悻悻然耸了耸肩,知道儒家近日繁忙,即使良姬不说自己也当出力。无面从匡悟的言谈举止之间似乎也察觉到了匡悟有所忧虑,如果说是江湖或者大陆形势,断不至于能让儒家掌门如此紧张。

    齐鲁学记向来只是大陆学者的盛事,从不牵涉江湖纷争,更不依托任何大陆上的割据势力。如此一来,就只有可能是儒家自身的问题,无面一时琢磨不透便不再在意。

    翌日清晨

    空气中,浸着青青草香,鸟儿叽喳唤响。

    竹山上淡淡的薄雾尚未散去,若有若无仿似仙女曼舞轻纱;山坡上野花开放,散发清幽香气;竹叶、落木、野花枝叶繁茂,形成浓郁的绿荫;露珠洒在洁白的花瓣之上,闪动着五色光晕。

    绿荫尽处有一片开阔地带,无面正在传授墨义千击掌法。千击掌法以掌为形,辅以爪攻,掌法刁钻,爪劲凶悍。武学有云“宁挨十拳,不受一掌。拳击表皮,掌击至里。”爪有“沾衣号脉、分筋错骨”之威能。

    作为四乐之一的无面,唢呐功法本就对指法要求很高,无面将指功融入到掌法之中,经过不断的实战和改进最终创出了千击掌法。

    千击掌法掌中带爪,掌劲沉稳、掌势诡秘、变化多端。掌以守为攻,守势滴水不漏;爪以攻为守,爪势凌厉一式三击,进退自如,相辅相成。

    无面曾经说过不收徒弟,但是自己一身武学倘若失传也是不甘。自从遇见墨义接触之下,认定墨义便是可以将自己武学传承和发扬光大之人。墨义武学功底扎实,心性单纯,心无杂念,功力远超一般江湖高手,所缺无非是江湖经验和武功招式。

    另一边花季拉着荆济在竹林练剑,已然见识过荆济武功的花季当然不会放过任何可以陪练的机会。荆济无奈也只得继续当起了黄金陪练,不同的是今日的花季不再像昨日那般随行。见识过荆济的武功之后出手便再无顾忌,荆济看出花季心思,扯出软剑认真陪练。

    齐鲁学记二日后举办,为期三天涉及天下文学,诗酒雅乐,武学交流。

    今日起大陆之上各个阁别、宗派、名流士绅陆续赶来儒家,儒家各位当家各有分工,忙于接待。既然无人打扰,墨义也就每天跟随无面练习千击掌法。原本千击掌法需要有唢呐指法的加持才会有更大的威力,但是唢呐功法的练习非一朝一夕可成,无面便决定先传墨义千击掌法。

    花季与荆济日日对剑,专研剑道心得,碧波剑法与绿笛剑法、幻音剑法互助互补,二人剑法也日渐精进。墨义除去每天看望赤刃之外,都在跟随无面练习千击掌法,白天黑夜若有所悟皆不间断。

    无面看着眼前的少年,心底不禁感叹“老夫当年若有此子一半努力,再加上自己的武学天赋,当可纵横大陆无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