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是青山
繁体版

第三十六章 关沧海

    自见过关山月粉妆玉琢的模样后,箫二白回房后久久不能忘怀,心就好像被羽毛撩拨一般,静思打坐也沉不下心思,脑海中总是泛起关山月巧笑倩兮的样子,入夜后仍是辗转反侧,迟迟不能入睡。

    也是因此,箫二白第二天起来,整个人精神状态显得无精打采,脸上的黑眼圈儿连高楼都看的出来。

    “箫少侠,怎么看起来如此萎靡不振啊?”

    箫二白揉揉睡眼,打着哈欠回答高楼:“没事,没事。”

    关山月答应过要带高楼和箫二白领略京城的风光,今天就领他们二人出来转转。

    仨人起的早,关府还没备好吃食,而关山月已穿好了捕快官服,带着些铜钱和碎银,领着两人就出发了。

    在这BJ城,人起的比打鸣的鸡还早,BJ城里的大街小巷里早就响起了吆喝声:卖包子的,卖馒头的,卖粥的,摆摊卖馄饨的,卖面条的,吃的齐着呢。

    三人行至正阳门外,也就是老百姓口中的前门,这儿应算是BJ城卖物件吃食最全的地方了。

    前门这条街,算是关山月“管辖”的地界之一。毕竟他爹关演负责京城的警卫,分给亲闺女一条靠近皇宫、无人敢犯案作乱的街道,也不是什么难事。

    既然是这条街的地头蛇,这小摊小贩们看到关山月来到,都提了一口气,纷纷招呼道:“关捕爷早上好!”

    “关捕爷,吃了没?要是不嫌弃,在我这吃两口?”

    “关捕爷,好久不见!”

    “关捕爷,许久不见,又好看了不少啊!”

    这阿谀奉承的语言铺天盖地而来,要是没当过官,还真受不了。

    “行了行了,一个个别油嘴滑舌的了,该干啥干啥。”

    随后关山月带着他们二人来到个包子摊,围坐在矮桌旁。

    卖包子的是个看起来老实敦厚的中年阿叔。他看到关山月三人坐下,笑呵呵地招呼道:“关捕爷大驾光临,要吃点啥?”

    关山月道:“两笼肉包子,三碟小菜。”

    “好嘞。”

    待香喷喷,热乎乎的肉包子上桌,箫二白和高楼两人便狼吞虎咽起来。

    皮薄馅大的包子咬上一口,满口的满足,再配上一口清脆咸甜的小菜,一天的好心情就此开启。

    “你们俩,慢点吃,好像刚投胎转世的饿死鬼一样。吃完陪我去巡视一圈,知道吗?”

    高楼翻着白眼,脸憋的通红,强咽下嘴里塞得满满当当的包子,用力地点了点头。

    关山月只吃了一个包子,其余的都被他们俩打扫了。吃完之后,关山月将铜钱拍在桌子上,三人就接着去巡视了。

    偌大的BJ城,天子脚下,皇城根儿里,其实明面上没有多少案子,整个京城的局势都控制在朝廷和江湖势力的手中。大案子人们看不到,小案子也就是些阿猫阿狗扰乱治安。

    当然,也有例外,就是当年凭一己之力搅的京城风起云涌,人人自危的盗圣时千。

    “老李,这么早就出来卖东西啊?”

    一位面色枯黄,骨瘦如柴的中年男子躬身答道:“关捕爷,这不是家里缺钱缺的紧嘛,早点出来,早挣两个钱儿。”

    关山月没多做停留,接着往前走,手把着刀,头也没回地说道:“这老李的妻子染了重病,家里能卖的都卖了。他上有年迈父母,下有八岁稚童,日子过得难。那摊位还是我留的。”

    “哎哎哎,王师傅,把你那车往后推推,挡着路了。”

    “知道了,关捕爷,我马上推。”

    箫二白看关山月虽是官家,但从小贩们与她说话的语气中完全听不出惧怕的意思,一切都按着关捕爷的话来。

    看来,关捕爷还是深得民心啊。

    这时辰太早,没什么能玩的能看的,出来这一趟算是早起锻炼了,三人这就打道回府了,有什么事儿,下午再说。

    三人返至关府,却在门口瞧见一人正与怡婶交谈。

    关山月见到那人,欢快地喊了一声:“兄长!”然后便急匆匆地跑了过去。

    那人听到关山月的呼唤,回头看去,只见他:

    姿容清秀貌堂堂,

    步履稳重气悠长。

    眉似飞剑几入鬓,

    目如皓月有灵光。

    银光甲,紫金冠,鞘中宝刀难掩芒。

    军伍之中练胆气,

    二十年来少张狂。

    京城子弟应是谁?

    自是关家好儿郎!

    那人轻快地答了一声:“月儿。”

    关山月俏皮地蹦了一下,停在那人面前,笑道:“兄长,你什么时候回来的呀?”

    关沧海宠溺地摸摸关山月的头,说道:“我才到家,要不是爹告诉我你回来了,我都不知道。月儿,你这段时间去哪了?给家里人都急坏了。”

    “兄长,我出去抓贼了。”

    “抓贼?出京城抓贼?这京城的贼都被关捕快抓完了?”

    “京城哪有什么贼啊,每天都是巡街,无聊死了。我去山东抓时千了,那可是大贼。”

    “跑那么远去抓贼,抓到了吗?”

    关山月泄气道:“没有。”

    关沧海道:“那也不怪你,你要是能擒住那盗圣时千,那金衣捕快,由你来当。”

    听兄长的玩笑,关山月被逗得十分开心。

    “听父亲说,你带回来两位朋友?”

    关山月点点头,回头对着箫二白和高楼招招手,示意他俩过来。

    走到关沧海身边,箫二白行礼道:“在下一剑山箫二白,幸会。”

    “在下高楼,幸会。”

    关沧海亦行礼道:“金吾卫千户关沧海,幸会二位。”

    箫二白心中暗道:原是关山月的哥哥关沧海,果然一表人才。

    “听闻箫少侠乃是一剑山刘一剑前辈的关门弟子,若有闲时,沧海定要讨教一番。”

    “关少爷言重了,讨教说不上,箫某技拙,不敢献丑。”

    关沧海见箫二白如此谦逊,心中已有好感,一旁的关山月却说道:“你们两个先回去吧,我和兄长还得去问安呢。”

    箫二白和高楼于是告辞离去了。

    关山月看二人走远,与关沧海偷偷说道:“兄长,那个箫二白,有古怪。”

    关沧海疑惑道:“什么古怪?”

    关山月把自己在济南的经历和想法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关沧海。

    关沧海道:“那你怎么没和父亲说呢?”

    “我这不是怕冤枉了他嘛,万一不是侠盗团的人,我不就...”

    关沧海点头道:“看来月儿也会见机行事了。”

    关山月笑道:“那可不是。”

    关沧海望着箫二白离去的方向,对这位刘一剑关门弟子愈发好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