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门在朝,尘世在野
繁体版

第四十三章 唐地

    沂霖这国家众王的封地分布倒也有趣,最外围分布着异姓王的封地,向内是袁姓王的封地,围成一个同心圆,众星捧月的皇城立于最中央掌控全局。

    这是一个看似工整实则自大且愚蠢的布局,主动将君室放在诸王的包围圈中,不留任何后路。

    沂霖建国之君袁魏水认为君室,当有气吞山河横推一代的信心与架势,若是连区区几尊王都无法使他们臣服,君室不如早些灭了罢。

    身为当时尘世最是绝代的七位君上之一的袁魏水有资格说这种话,但他也要接受千年后统治沂霖的袁姓早就不是他那支袁氏血脉的事实。

    比如说这一代的袁君就是上一代袁君的哥哥夺权而来。

    只是千年来,沂霖的国君始终是在袁氏血脉中更替,源自祖先的狂妄自大刻在每一位君上的血脉中,沂霖的封地布局一直如此,千年未变。

    袁氏宗亲内部争端不断,对外却是铁板一块,异姓王想要夺取君位无异于痴人说梦。

    但若是被袁魏水知道这代君室窝囊到被武林钳住咽喉,估计能气的从棺材里面活过来。

    唐王是最新册封的异姓王,他在与未央的最后一战中誓死守住了西边的战略关隘天门关,乃至于他的大儿子也死在了天门关一役。

    天门关是西边最关键的关隘,天门关一破,沂霖虽不至于灭国,但绝不是丢几个郡能了事的。

    为嘉奖唐王的护国之功,以及慰藉丧子之痛,加上唐王本就是武侯爷,多种因素下当代袁君封出了他篡位以来的第一尊异姓王。

    唐王绝对称得上一名文武双全的王爷,这也是为何萧簪提到唐王被她吓退时袁乘风会立刻发出质疑。

    在袁乘风的印象中唐王虽离开战场多年,但绝不会惧怕区区一个江湖门派的长老,更不会是萧簪口中那白面小生的模样。

    唐王册封之时,武林与君室之间的争端初现苗头,因而唐地就坐落在聚义城不远处,起到警示作用。

    袁乘风此行启程唐地除了约定好的几人外,还另带了两名长老,都是极境修为,隐匿在暗处护卫众人的安全。

    顾野与灵儿萧簪在后头的马车中,袁乘风倒还想和这谈得来的陈兄聊上一番,只不过被顾野无情拒绝,懂事地将空间留给了钟妙九。

    师姐,师弟能帮你的只有这么多了。

    灵儿难得安静地拿着狷仙笔一笔一划地在座垫上练字,狷仙笔划过的地方虽无笔墨,但已可以看见微弱的文力痕迹,要按武道的境界上来对等,灵儿已经在成为内力武者的临界点。

    等灵儿能熟练应用文力,这小丫头也算有了些许自保的能力,只是灵儿的身世……顾野还是没有头绪。

    他问过阿婆,阿婆就指了指天,没有再多说什么。

    天?

    这沂霖的天自然是沂霖君室,这代袁君是篡位称帝,莫非真如狗血戏里面演的一样,灵儿是前任袁君遗落在外的掌上明珠?

    顾野嫌弃地看了看鼻涕邋遢的灵儿,“啧”了一声,不像。

    等回来后,去找相门的老道算一算,兴许他们能给出一个确切答案。

    萧簪也盘腿修炼着,这几天一直和顾野温存荒废了修炼,生怕回去后被阿娘发现,舟车劳顿也不忘修炼。

    顾野一样入定运行剑诀修行内力,他的境界是高但也不能荒废内力的修炼,浑厚的内力储备才是他一朝悟道入天门的底蕴。

    说实话,顾野还是颇为享受幻境中恢复武道神明所向披靡的感觉,就是那魔龙不过是纸老虎一张,一碰就碎,真不过瘾。

    唐地离聚义城不过几十里地之远,阎忍派的马都是上好的快马,中间在路过的城镇歇息了一晚,日夜兼程不到三日便入了唐地界限。

    异姓王的封地一般都不大,称不上一个诸侯国,只是一个大郡和几个小县合并在一起而已,而唐王府则坐落于构成唐地的大郡怀陵郡。

    与袁姓王爷封国边境还有君室监视不同,异姓王封地小,不存在大量囤兵的空间与财力,所以异姓王相对于袁姓王爷更为自由,不用处处受君室提防。

    唐地边境除了些唐王自家的士兵外并无严密的边防部署,阎忍派身为聚义城的第一大门派时常与唐地间有贸易往来,袁乘风只需出示少宗主令即可畅通无阻。

    唐地的春景自然有他的独特美丽之处,但几人都不是为了赏风景而来,无心四处观光,径直向着唐王府所在的怀陵郡赶去。

    ……

    怀陵郡衙门

    高大魁梧的唐王端坐于公堂之上,黝黑方脸上爽朗的五官拧成一团,反复翻阅案宗,手指不停在桌面上敲动,显然他现在异常烦躁。

    台下的两家人的嘴就跟机关枪一样,不停互相咒骂着,所用的话语无所不用其极,出口成脏,但从两家人身上奢华至极的服饰可以看出他们地位并不低,或者说在这个小郡里应是极高。

    照理说这样的案件寻常百姓最喜凑热闹了,但衙门外却空无一人,没人敢看这两家人的笑话。

    近日怀陵郡发生了一起震惊全郡的失踪案,宁氏家族的四名少爷一日之间都失踪,宁氏倾尽财力依旧没找到四名少爷失踪的蛛丝马迹。

    还是有神秘人主动投信检举曾看到黄氏的人拎着四个麻袋从宅子里出来,信件里描写的麻袋大小刚好和四个少爷的体型一模一样。

    只是这黄氏亦不简单,是怀陵郡仅次于宁氏的商贸世家。

    近期黄氏刚被宁氏抢了一桩大生意,宁氏本就怀疑是黄氏打击报复,这下有神秘人的通风报信,宁氏更是一口咬死了黄氏嫌疑最大,要求黄氏上报当日家族内部所有人的行踪。

    同为怀陵郡的两大商贸世家,黄氏怎么可能跟宁氏低头,一口咬定这件事不是他们做的,要求宁氏给出确凿的证据,不要血口喷人。

    宁氏哪来的证据,他们有的只是那一封匿名信,四个少爷失踪数天,遇害几乎是既定现实,宁氏一定要在黄氏身上挽回损失。

    是不是黄氏做的,宁氏不管,这样冷血的商人世家,他们能挽回什么才是宁氏在乎的。

    黄氏不认,那便对簿公堂,照理说宁氏必定是不占理的一方,无奈宁氏的势力大,县官根本不敢做决断,两家越吵越凶,谁都不低头,两家甚至亲自去唐王府请来唐王断案。

    唐王一样为难,宁氏平日里孝敬他不少,拿人家手短,他理应偏袒宁氏,只是这次宁氏实在是有些仗势欺人,毫无公理可言,一昧偏袒会失了唐王的威信。

    “哇——哇——”

    信鸦扯着嗓子,携着边境传来的信悠然飞入公堂,唐王伸手取下信件展开,面色一变,对身旁的灰衣男子说道:“七儿,这边你先处理,阎忍派来人了,为父去迎接一下。”

    “好。”

    一旁古铜色皮肤,面相与唐王有七八分像的魁梧男子唐王独子唐七重重点头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