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忽必烈上门
秦忠虎劝了几句没劝动,没办法,只好点了两队护卫,大伙一起换了衣服后,跟着赵绎外出。
出门后,两队护卫先后分散开,两人一组或三人一组,分布在马车五十米内。
秦忠虎带着四个护卫则跟在马车四周。
这样跟的人不多,不算太显眼。
大明城现在还是相当繁华的,战事平定了一年多,城中人口有几十万,来往商贾也不少,街上非常热闹。
当然,街上也有宋军在巡逻,一队队的宋军时常可见,这也是秦忠虎愿意出来原因之一。
宋军在这里的统治力还算可以,街上有什么突发事情,随时能得到宋军支援。
此时宋军的新命令还没正式发布,街上行人神色自若,还慌乱。
赵绎透过车窗窗帘,小心的看着外面,眼中满是好奇之色。
他毕竟才十四岁,刚刚表现的有点强势,没人的时候,还是像个孩子。
特别以前在赵与芮高压的管理下,压力还是有大的。
他都记得自己九岁时,穿一件薄衣在雪中跑步,回去差点病死了。
但第二年父亲依然继续,简直让他害怕。
现在突然出镇一方,赵绎好像出了鸟笼的鸟,感觉一切都变的无比轻松。
权力才是迷人的香,赵绎默默想到了父亲的话。
刚才的崔叔似,居然敢反对自己。
可惜自己不能说了算,不然把这些异族的杀个精光,偷偷摸摸的,不杀你们杀谁?赵绎暗暗的想着。
“公子,先去哪里”这时装车夫的秦忠虎问。
赵绎想了下:“这里有地方买侍女和仆人吗?”
秦忠虎大为意外:“可买不到宋人?”
拉伊城当然有奴隶市场,宋军来之前,这里就是奴隶制,各城都有自己的奴隶主,也就是领主。
现在领主虽然被杀了,但市场上还是有人**易,大部份出来交易的都当地人,也有更西面的阿巴斯王朝的人,还有阿尤布王朝的人,甚至还有蒙古人。
这里是买不到宋人侍女和仆人的,但赵绎笑道:“就去买几个波斯女子,听说挺漂亮的。”
“。。”秦忠虎。
要是陈小刀这会在这里,肯定要想了,你真是会玩,比你父皇还会玩。
秦忠虎无耐,还专门派人在街上问了问,然后带着赵绎往城东一处交易场所去。
那边有大明城最大的人**易所,宋军专门在附近建立了牙行,用来配合交易。
这边所有的人**易都要有记录,登记造册。
快接近市场时,马车已经不能放内,街口到处是人,赵绎也只能下马步行。
五护卫围着他,小心的往里去。
赵绎好奇的看向四周,街上还是波斯人最多,也有少量宋人和其他人,甚至也能看到蒙古人。
赵绎很奇怪,低头小声问秦忠虎:“这里还有蒙古人?”
秦忠虎也小声道:“拖雷的儿子忽必烈降了,去京师见过陛下后,又回来,现在在军中任职,军中据说还有上千蒙军为仆从军。”
但当年忽必烈带过来投降的蒙军不止一千,所以有很多蒙古人都留在城里当了普通百姓。
“忽必烈现在什么官?”赵绎以前也听父皇说过,听说这人有点才华的,精通汉文化。
“好像是知县。”
赵与芮没给他领军,让他当了一个知县。
知县今天没机会见赵绎,肯定没来。
赵绎点点头,没再说什么。
当天赵绎在外面转了转,又在街上买了三个波斯侍女。
三个波斯侍女加起来不到四十岁,据说都是以前波斯领主的女儿们,其中有一个还会说点汉语。
即便他是藩王,但买人时,当地府衙还是有人过来公证,出具证书。
这时赵绎发现,三个侍女每人还有一个衙门出具的身份证明。
身份证明用薄铜打造,上面会刻下姓名,住址,年龄和大概的身高,相貌等,有些明确的标志会写上去,比如左脸上有个痣什么的。
当衙役让赵绎留下地址,稍后派人去衙门拿身份证明时,才知道眼前的是明王。
衙役脸色大变,态度好了很多,明确表示,不需要王府派人去拿,证明办好了,他们会派人来送,但是。
衙役想了想后,还是壮着胆子道:“小的斗胆,有些话还是要说一遍,按我大宋律法,这些人虽然是明王的奴隶,但也不能随意打骂,更不能擅自处死。”
“按朝廷要求,无论是谁府中的侍女,仆从,每年要到衙门报道一次,年纪幼小的,还得根据年龄身高长相的变化,更换身份证明。”
赵绎心想,这就是父皇为了方便控制百姓们的手段了?
包括两宋在内,还有两宋以前很多朝代,还有后面的明朝,朝廷统计人口时,像大户人家家中的佃户,侍女什么都不会统治在内。
现在赵与芮治下,什么人都得统计进去,连王府的侍女仆人什么,每年还要到当地衙门报道一次,证明这人确实还活着。
如果死了,得上报朝廷,什么原因致死的。
虽然说这是赵与芮为了控制百姓,方便统计人口,同样也是保护这些侍女奴隶。
赵绎想到这里,不由笑道:“若是他们犯了错,我也不能处置?”
那衙役涨红了脸道:“明王当然可以处置,但-――”他声音压低了很多:“最好不要轻易的处死,不然--”不然我们也难做的。
不要轻易这几个字,其实就代表可以,因为你是明王,肯定会有办法的。
赵绎笑道:“本王明白了,他们若犯了大错,则将他们送衙门法办。”
“这样最好。”衙役大喜。
临前时衙役再次提醒赵绎,因为他买了人,所以朝廷会重新统计王府中有多少人口,有多少仆人什么的,这个数字,每年要更新的。
赵绎回来的路上,感觉目前大明城还算平静,宋军进来后,当地波斯人似乎习惯了,毕竟他们之前一直在蒙古人的统治下。
但赵绎看到街上很多男女都戴着面巾,他知道,一旦自己关于肃清的命令开始颁布,原本平静的大明城内,肯定会掀起巨大的风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