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
繁体版

第160章 最强步人甲

    这种三百五十斤的炮用来守城和放战船上,分两种,一种是倍径十二的长炮,射程可达五百步以上,用六斤大铁弹。

    另一种是倍径七的短炮,炮壁加厚,内径为九,射程为一百步,用霰弹,装一百六十粒小铅弹。

    这三百五十斤的重炮不用颗粒火药,同等的威力,发射一次需要火药两斤六两,改成颗粒火药之后,只需要一斤八两。

    第二种是两百五十斤中型炮,也分两种,前者长九十六公分,倍径十,射程可达三百步,用四斤铁弹,后者倍径为七,射程一百步,用霰弹,装一百二十粒小铅弹。

    这炮加上炮架也不到三百斤,可以在野外配合武钢车,用两匹马骡拖着走。

    第三种是一百五十斤轻型炮,长八十公分,倍径为六,射程七十步,用霰弹,装八十粒小铅弹。

    第四种是一百七十斤铜炮,长八十公分,倍径为六,射程七十步,用霰弹,装八十料小铅弹。

    第五种是一百七十斤钢炮,长八十公分,倍径为六,射程七十五步,用霰弹,装八十料小铅弹。

    火器局现在就造了三种型号,七种炮。

    所有炮有效射程,或者说最大杀伤射程,大概在六七成。(比如射程七十多步的钢炮,四五十步内杀伤力是最大的)

    最轻的铁炮和铜炮和钢炮,都是为了野战打造的,两三人可以抬着跑。

    此时炮手全是赵与芮王府少年和信州矿工,他们经过训练之后,目前最快可以达到三分钟左右打一炮。

    但这样射速的炮管是用不长的,如果想长时间保持火炮射击,并保护炮管,最好是在十分钟以上射一炮。

    所有的炮里,钢炮最经用,但成本也最高。

    火炮以铸铁改用铸钢,原本到明末时才出现。

    当时后金重用汉人工匠刘汉等,以失蜡法打造了当时最强的火炮,他们还创造性的化铸铁为铸钢,以复杂的退火、淬火程序处理火炮的不同部位,使铸炮工艺领先于明朝。

    但当时的炼钢术,用的还是传统的灌钢法,用沈括的话来说,这并不是真正的钢。

    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里有一段炼钢术,翻译过来就是:“手风箱冶铁炉,世上锻铁所称的钢铁,是先把熟铁弯曲盘卷起来,又将生铁陷入其中,然后用泥包裹好加以烧炼,炼好后再加锻打,使熟铁和生铁互相掺杂渗透,这样锻炼出来的钢就称为“团钢”,也叫“灌钢”。这其实是一种假钢,只不过暂时借生铁提高熟铁的硬度,经过两三次烧炼之后,生铁自然变熟,则得到的还是熟铁。然而天下人都不以为这办法有什么不对,大概是由于不知道什么是真钢。我出使河北时,曾到磁州的锻坊看炼铁,才知道什么是真钢。凡是铁里面含有钢的,如同小麦面粉和成的面团里头有面筋,把面团的软面洗干净了,才会见到面筋。炼钢也是这样,只要取精纯的熟铁烧炼锻打百余火,每次锻打都称称重量,锻一回轻一回,直到屡次锻打而斤两不减,那就是纯钢了,即使再炼上百次也将不会再有损耗。”

    灌钢术从南北朝开始推广,到明清后,甚至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还在西北四川等地流行。

    沈括在北宋就提到了百炼精钢的法子,但大伙可能为了省事,又或者为了节省成本,无人愿意一直锻打,百炼精钢。

    赵与芮这边试用了沈括的法子,确实比较麻烦。

    沈括说要打一次称一次重,其实前面几十次可以不称,因为肯定会锻一次轻一次,到后面时,就要不停的称重,打到重量不会变化时,就证明成功了。

    这么做的效率是非常低,成本也高。

    一百斤精纯熟铁,最后得到二十斤钢,大概五比一。

    正因为耗费工时,制做艰难,金属收得率低,所以古代通常用来制造宝刀宝剑,普通的金属用具,极少用到百炼精钢术。

    赵与芮这边工匠极多,而且从信州矿场出来时的铁料,大部份是精纯的熟铁,所以他为了以后做火铳,正在屯集百炼精钢。

    匠作局刘福这时对赵与芮道,现在这边每月产重炮十门(用实心弹和霰弹各五门),中型炮十门(用实心弹和霰弹各五门),轻型炮十五门(铁、铜、钢各五门),同时能储存精钢一千斤。

    “每月产炮三十五门,精钢一千斤?”赵与芮显然对这产量并不是很满意。

    来到定海快一年半,占了济州岛也快一年,他到处收集工匠,岛上工匠户过千,帮忙的人员也有数千,但岛上到处用工,确实现在忙不过来。

    济州岛是他的大后方,大工厂,赵与芮以工厂模式管理,全员管吃喝住行,投入巨大,这样的产量肯定不是他能接受的。

    还得再多招募些工匠和人口来。

    当然,等岛上大部份基建完成,建筑完成,他可以慢慢多出很多人手。

    “让火器匠们多想想办法,如何提高射程和威力,还要保证火炮的耐久度,谁能想到办法,或有重大发明,给重赏,赏钱,赏田,赏房子,表现特优异的,本王可帮其本人或亲人,在朝廷买官出钱。”

    赵与芮这番话说出来,围在赵与芮身边的一波工匠们脸色大变,惊喜交加。

    古代谁不想当官,两宋还能光明正大的买官。

    但这官价高啊,定海县九品官都要十几万贯,一般人哪买的起。

    现在赵与芮说谁有重大表现和发明,他可以出钱帮忙买官。

    他们自己想当官也行,儿子想当官也行,都有赵与芮出钱。

    但魏王肯出钱,大伙还是相当兴奋,纷纷想着什么才叫重大的发明。

    “敢问魏王,什么才叫重大的发明?”这时有个青年工匠直接问道。

    这工匠是赵与芮从福建招募的,说话一般人还真听不懂,要多听几遍,好在赵与芮还能唱闽南语歌,当然没什么问题。

    “重大的改进和进步。”

    “比如兵器器甲的防护力提升,重量下降。”

    “火炮射程高,射速提升,装置简易、耐用度提升--”

    “船的速度快了,载重高了,等等--”

    赵与芮的话鼓励了大伙的创新和改进,为匠作局以后层出不穷的改良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当然,有奖就有罚,所有甲具也好,兵器也好,火器也好,船车也好,只要造的不合格,质量差,都会受罚。

    像重要的火炮、衣甲上面都会有编号,编号代表了工匠是谁,一旦出现问题,就叫要追究相关工匠责任。

    从火器局出来后,赵与芮接着来到甲衣局。

    这边是打造衣甲的地方。

    南宋士兵的甲胄主要有几种,最有名的是步人甲(也就是札甲),然后还有皮甲,纸甲。

    纸甲从唐朝开始流行,两宋在唐朝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良。

    先将先将纸捶轮,并将其叠为三寸厚,在每个方寸钉四个钉子,最后才裁制成甲。如果此甲被雨水淋湿,那么更是火铳、箭矢难以穿透。它除了在耐久度上略逊铁铠外,其它方面甚至比铁铠还有用,后世国外也做过试验,纸甲在防御力上,甚至还超过铁甲。

    但他也有很多缺点,不宜保存,成甲就比较重,下雨后更重,到南宋时,主要是水军装备,像赵与芮现在的定海水军里,就有很多纸甲。

    而做为历史有名的步人甲,由近两千枚甲叶组成,最重达58斤,也是南宋重步兵的标配。

    绍兴年间,朝廷定步人甲标准为1825枚甲叶,然后限定了重量。

    步兵的为58斤,长枪兵定为65--70斤,弓箭手的定为56-66斤,弩手的定为44-54斤,还能视战场情况,临时增加和减少甲片和重甲。

    这也算南宋标准化衣甲的重要一步。

    此时南宋紧缺战马,也没什么骑兵,主要就想靠重步兵和弩弓手来对抗金国,这让他们的甲具变的极为沉重,这就造成了两个重大问题,第一,两宋对外战绩胜率号称汉人历史诸朝最高,但就算打胜了,也无法扩大战果,沉重的步兵无法追上逃走的骑射民族,所以宋朝打赢五十次都杀伤不了多少敌人。

    这也造成了第二个问题,一旦吃了败仗,战马不多,行动不便的宋军损失会非常惨重。

    朝廷官家和文武大臣们只看重防护力,没人亲自带着这么重的甲在战场上打一番。

    同期欧洲的锁甲才三十斤左右,南宋兵军大部份营养不良,身体素质不高,穿着五六十斤的铁甲还没走到战场交战点,都已经累的半死,哪还有劲打仗。

    要知道南宋时,一斤为后世六百克,58斤重的步兵步人甲,相当于后世七十斤。

    所以步人甲太重了,行动极为不便。

    南宋的披甲率据说达到七成,但这七成,不完全都是步人甲,步人甲贵又难打造,所以南宋再富,也不可能拥有这么多步人甲。

    关键步人甲还重,也不是个个能穿的上。

    开禧北伐前,有官员发现两万多人的宋军中,堪披带者仅617人。

    这个堪披带者,就是说能带起步人甲而行动自如的,两万人里就六百多。

    其他人身体素质不行,披不起来,披起来也走不动。

    所以南宋后期经常采取部份披带。

    因为步人甲分甲身、披膊、头牟三大部,每部又分几小部,甲身里还分胸甲片、背甲片、腿裙、胫甲等。

    所以有条件的就随便带几样,不会全披,因为全披走不动。

    加上步人甲又贵,此时官方记载约38贯钱一副,打造一副步人甲,需用工时三百,费时费人。

    如果赵与芮将来要准备二十万精锐全披步人甲,仅成本价就接近八百万贯,所以说他养二十万精兵,一年最少开支都得两千万贯往上,历史上即便号称封建王朝最富裕的两宋,也披不起二十万精锐步人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