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朱标变狠,老朱乐麻了
繁体版

第一百一十五章 张三丰求见

    朱标按照之前的计划将这些士子安排了下去。

    武举考试的人就安排到了五军都督府里面。

    还是按照他的计划一样,他在发榜的当天,对这些新入官场的人进行了一番演讲。

    然后还进行了酒宴招待。

    就是让他们要忠于朝廷,敢于挑战,奉公守法之类的。

    但其实是让他们加入到太子党内,

    这些人也不是傻子,他们对于当下的情况也是了解的。

    想要不受到这些淮西人的压迫只有自己找一个强有力的靠山。

    这最好的靠山当然就是太子殿下了。

    之前的那一次恩科的士子有太子殿下的保护,也都过得很好,所以他们毅然决然的加入了太子阵营。

    朱标当然是很高兴的,还让蒋瓛以后作为他们的后盾,只要有任何被压迫的,都可以告诉锦衣卫,锦衣卫会帮他们出气的。

    有了这个承诺,这些人自然是十分的高兴了。

    朱标也就省了很多的麻烦。

    这些武将进入了五军都督府,也就不用怕他们被淮西人给同化了。

    反而是监督他们最好的利器。

    其余的百工工匠,则是加入了工部。

    朱标爱惜他们的才能,不想让他们受到影响,因此也叫来了工部尚书,要求为他们做好服务保障。

    不能够限制了他们的发明。

    当然其余的人如果有能力发明也是可以的。

    最后是文人的安排,朱标没有直接出面,而是让方孝孺和铁铉出面安排。

    他知道文人不像武人和工人那么好安排。

    朱标只要一说他们就知道这是再拉拢他们。

    可是朱标不想让他们知道这个情况。

    他让方孝孺和铁铉出面,虽然看起来是太子再施恩于他们。

    但又没有明说,也就是说太子完全掌握着主动权,要不要继续用他们还是完全由太子说了算,

    这样也是在变相的警告他们。

    要好好的为大明,为朝廷服务。

    这一次的恩科考试里面,有几个特别的人才。

    比如解缙,这是历史上的有名人物,是编纂《永乐大典》的人物。

    以前他也是慢慢地一步步走到了朝廷的核心位置的。

    这一次,朱标大开恩科,他的名字也被朱标看到了。

    朱标想起了此人的才能,目前大明正需要编纂中华文化大典。

    此人正好可以用啊。

    于是,朱标把解缙安排进了文化大典编辑组。

    还有杨荣,杨傅,杨士奇。他们也都来了。

    这是永乐年间的内阁三杨啊。

    其实在历史上他们就是洪武年间就进入了官场,一路上摸爬滚打,一步步高升才在朱棣朝的时候,得到了朱棣的厚爱。

    现在他们还都是十分年轻的人。

    朱标记住这些名字,因此,特别让他们担任了给事中。

    虽然职位不高,级别也不高。

    但是他们可以参与到朝政议事中来,对于官员的行为等等也可以进行监督。

    这算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职位了。

    还有一个夏元吉。

    也来了。

    这是一个经济大佬,管理粮草之类的十分的合适。

    现在大明正在繁荣昌盛,尤其是国库,后勤,粮草等等就更加需要人才了。

    于是,朱标直接将年轻的夏元吉安排进了户部。

    这算是知人善任了。

    把朱棣的一些班子都用了起来。

    整个大明都朝气蓬勃的发展着。

    却在这个时候孝慈马皇后却生病了。

    而且这一次还病得不轻,直接躺在了床上。

    这一下瞒不住朱元璋了。

    朱标是知道马皇后死于洪武十五年的。

    这段时间一直都在忙,处理了这么多事情,他都没有去关注时间。

    等到马皇后病倒了,他连忙问道:“李恒,现在是什么年份?”

    “回殿下,洪武十五年,三月,刚刚过去的春季恩科。”

    “什么,快快快去坤宁宫!”

    “好!”

    李恒赶紧去准备车马,往坤宁宫赶去。

    .....

    坤宁宫。

    朱元璋已经在这里陪着马皇后了。

    朱标也着急忙慌的赶来。

    内侍玉儿,在一旁服侍着。

    朱元璋看着躺在床上的马皇后,心里十分的难过不忍,手心也不住的颤抖。

    “妹子,你怎么样了,怎么突然就病倒了,之前不都还好好的!

    玉儿,娘娘是怎么回事!”

    玉儿停下手中的事情,眼泪汪汪的正要说话,马皇后用眼神示意她不要说。

    玉儿这一次没有听马皇后的话。

    “回陛下,娘娘她早就生病了,这一次病情突发的很严重,娘娘一直让我们不要告诉陛下,这才......”

    朱元璋一听,十分的生气。吼道:“大胆,这是欺君,你们.....”

    朱元璋正要杀人。

    马皇后用手掌轻轻地按住了他的嘴巴。

    她的手冰冷冰冷。

    然后马皇后提起气说道:“重八,不怪他们,是我自己要求他们不要说的。

    你每天很忙,不想影响你。

    再说了我的身体我自己知道,医生也是束手无策的,算了人各有命。”

    “妹子,咱是皇帝了,天下都在咱的手里,什么病治不了啊,你怎么这么傻,来人啊,传御医来。”

    朱标看着这一幕,心里也十分的难过。

    不知道为什么即便他是一个穿越者,也觉得看着马皇后病入膏肓就有些难受。

    这可能是受马皇后的仁德感染的原因吧、

    朱标也连忙让李恒去叫徐妙锦来。

    徐妙锦这段时间来往于各地,收编各种药材铺等等,应该会有些收获。

    可能还有一些当世名医也不一定。、

    有时候一些名医只在当地出名,不走仕途,或者隐居山林等等。

    总之就是有可能的。

    徐妙锦这段时间正好在东宫,很快她就来了。

    朱标连忙问道:“妙锦,这一次你走访民间,可有什么收获,民间有没有什么厉害的医生?”

    朱元璋听出了朱标的孝心,专门让人去民间找药找医生。

    这份心实在是难得啊。

    不过,他内心还是清楚,宫内的御医就是天底下最好的医生了,他们如果都没有办法的话,那么民间的那些医生能行吗?

    朱元璋虽然愤怒,也知道马皇后不是不治病,而是这些御医也没有办法。

    马皇后还十分的仁慈,生怕他将这些医生全部杀了。

    其实朱元璋都懂,只是他生气的时候控制不住。

    徐妙锦说道:“殿下,陛下,这一趟大江南北四处需方问药,母后的病情许多名医生都束手无策。

    后来找到了道家的道医,他们说起了一个人,说此人十分神奇,或许有办法,这人是武当山的,只是现在不知道了踪影!”

    朱元璋忙问:“此人可有名字!”

    “有,叫做张三丰!”

    朱标一听,立刻惊喜道:“张三丰,此人之前还来参加了武举,一套太极拳,天下无敌手。

    只是后来开榜的时候,此人一直未来登记!

    那他可能就在京城,派人在城中找找!”

    话刚说完,李恒着急忙慌来报。

    “殿下,外面有人求见你!”

    “什么人?”

    “来人是一个道长,他说他叫张三丰!”

    “啊,快请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