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日陨石降临
繁体版

第七十一章 火星科考研究二

    通过激光打通冰层的方式,激光器对着脚下的冰层发出一股白色的光柱,只见一阵阵雾气升腾,众人分别在100米、300米、500米、1000米、1500米、2000米、2500米、3000米等不同深度通过采集机器人进行分层取样。

    当深度到达3400米区域时,众人惊喜的发现进入了液态层,采集机器人对其区域进行了深浅探测以及采样工作。

    吕海洋所带团队根据13天的探测采集相关数据,其中发现火星原来是有海洋、河流的,并且在火星地下深层发现了少量的水脉。另外,在火星上除了水资源缺乏外,却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等。

    甚至在一个古代河床的沉积岩中的岩石粉末样本中,发现了硫、氮、氢、氧、磷和碳,其中一些是形成生命所需的要素。

    两周后所有人返回探索科考号上休整,并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探讨等。

    通过所收集的信息来看:火星的大气主要是由遗留下的二氧化碳(95.3%)加上氮气(2.7%)、氩气(1.6%)和微量的氧气(0.15%)和水汽(0.03%)组成的。

    火星表面的平均大气压强仅为大约7毫巴(不足地球上的1%),但它随着高度的变化而变化,在盆地的最深处可高达9毫巴,而在奥林帕斯山脉的顶端却只有1毫巴。

    但是它也足以支持偶尔整月席卷整颗行星的飓风和大风暴。火星那层薄薄的大气层虽然也能制造温室效应,但那些仅能提高其表面5℃的温度,比金星和地球的温室效应少得多。火星表面则是基本沙化,而且由于铁元素丰富,所以,整个火星看着到处都是呈现出赤色。

    通过探测火星的内部情况探测情况资料和有关的大量数据来推断的。吕海洋等众科学家认为它的核心是半径为1700千米的高密度物质组成;外包一层熔岩,它比地球的地幔更稠些;最外层是一层薄薄的外壳。

    相对于其他固态行星而言,火星的密度较低,这表明,火星核中的铁(镁和硫化铁)可能含带较多的硫。如同水星和月球,火星也缺乏活跃的板块运动;没有迹象表明火星发生过能造成像地球般如此多褶皱山系的地壳平移活动。

    由于没有横向的移动,在地壳下的巨热地带相对于地面处于静止状态。再加之地面的轻微应力,造成了Tharis凸起和巨大的火山。但是,众人却未发现火山有过活动的迹象。虽然,火星可能曾发生过很多火山运动,可它看来从未有过任何板块运动。

    其橘红色外表是因为地表被赤铁矿(氧化铁)覆盖,英文里前缀areo-即为火星,火星曾经被认为是太阳系中最有可能存在地外生命的行星。

    火星基本上是沙漠行星,地表沙丘、砾石遍布,没有稳定的液态水体,以二氧化碳为主的大气既稀薄又寒冷,沙尘悬浮其中,每年常有尘暴发生。

    与地球相比,地质活动不活跃,而另一个独特的地形特征是南北半球的明显差别:南方是古老、充满陨石坑的高地,北方则是较年轻的平原。

    火星两极皆有主要以水和冰组成的极冠,而且上面覆盖的干冰会随季节消长。火星和地球一样拥有多样的地形,有高山、平原和峡谷,火星基本上是沙漠行星,地表沙丘、砾石遍布。

    由于重力较小等因素,地形尺寸与地球相比亦有不同的地方。南北半球的地形有着强烈的对比:北方是被熔岩填平的低原,南方则是充满陨石坑的古老高地,而两者之间以明显的斜坡分隔;

    火山地形穿插其中,众多峡谷亦分布各地,南北极则有以干冰(固态的二氧化碳)和水冰组成的极冠,风成沙丘亦广布整个星球。

    在西半球耸立一个醒目的特征,中央即为塔尔西斯高原,高约14公里,宽过6500公里,伴随着盛行火山作用的遗迹,包含五座大盾状火山,包括太阳系最大的奥林帕斯山,有27公里高,600公里宽。其他四座包括艾斯克雷尔斯山、帕弗尼斯山、阿尔西亚山和亚拔山——以体积和1600公里的直径来看是太阳系最大的山。

    艾斯克雷尔斯山高度大约18225米,曾被误认为是火星最高的山,帕弗尼斯山高度也超过14千米,阿尔西亚山高度大约17.7千米,火山口直径大约116千米,亚拔山在塔尔西斯高原最北边,基座宽达1600千米,但是最高点只有6000米,不过火山口直径却有136千米,是五大火山中最大的一个。

    在大火山之间亦散布着零星的小火山。火星的另一端还有一个较小的火山群,以14.127公里高的埃律西姆山为主体,北南各有较矮的赫克提斯山和欧伯山。

    Tharsis:奥林匹斯山在地表上的高度有27千米(88600英尺),是太阳系中最大的山脉。它的基座直径超过600千米,中心的火山口直径超过80千米,并由一座高达6千米(20000英尺)的悬崖环绕着。火星表面的一个巨大凸起,有大约4000千米宽,10千米高。

    VallesMarineris:深2至7千米,长为4000千米的峡谷群。HellasPlanitia:处于南半球,6000多米深,直径为2000千米的冲击环形山。火星的表面有很多年代已久的环形山。但是也有不少形成不久的山谷、山脊、小山及平原。环形山的成因有很多:如陨石撞击坑,火山口。

    火星是太阳系由内往外数的第四颗行星,直径约是地球的一半,体积为15%,质量为11%,表面积相当于地球陆地面积,密度则比其他三颗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还要小很多。以半径、质量和表面重力说,火星约介于地球和月球中间;

    火星直径约为月球的两倍、地球一半;质量约为月球九倍、地球的1/9,表面重力约为月球的2.5倍、地球的2/5。火星自转轴倾角、自转周期与地球相近,公转周期则为两倍左右。

    并且在塔尔西斯高原地下发现了白色宛如水晶一样的不明物体,初步探测后得到了一个惊人的储量。这是也惊动了远在蔚蓝星的秦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