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平平无奇诸葛诞
繁体版

第82章 加冠礼下

    此时气氛轻松,乐人开始奏起了清越的曲子,见夏侯霸起身走到了木屋门前,宾客们小声议论了起来。

    “夏侯仲权是正宾?”

    “征西将军战死沙场,夏侯仲权兄弟们不算有福气呀,迎者用夏侯威他们也就算了,正宾该找个德高望重的。”

    “自从征西将军阵亡后,夏侯仲权常常咬牙切齿地要去报复蜀国呢!”

    “你有所不知,夏侯仲权刚被陛下任命为了豫州护军,实权可不小呢!”

    “你们看,后面端水盆的是谁?

    宾客们定睛看去,有几人认了出来,“侍中诸葛公休?”

    “他就是渡江偷袭了吴国的诸葛公休?”

    本来浮华小伙伴们是只打算观礼的,但是最后邓飏改变了大家的想法,做主给除了何晏以外的人都安排了差事。

    夏侯霸等了片刻,议论声小了后,他抬手压了压,威严的说道:“请玄儿过来吧。”

    宾客们陆续安静了下来,坐在席上巴望着往前看。

    夏侯玄披散着头发从园外走来,衣袂飘飘,洒脱率性,到了近前,他微笑着对众宾客点头致意,又对夏侯霸行了一礼,然后面西而坐。

    夏侯霸微微颔首,作为赞者的司马师赶忙上来为夏侯玄梳头,脸不红心不跳地又用帛将他的头发包好。

    之后诸葛诞便端着铜盆上前,让夏侯霸净手,待他净过手,拭干后,便拿起了邓飏所端托盘中的黑麻布冠,走到夏侯玄身前,高声吟诵道:

    “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字,顺尔成德。寿考惟祺,介尔景福。

    念毕,为夏侯玄戴了上,戴上这冠,象征着男子已经成年,具备衣食之能,再也不是懵懂少年。

    诸葛诞看了一会加冠,又侧脸看向了夏侯徽、夏侯樱,发现她们正坐在祖母身侧,显然是有点激动和紧张。

    乐人们又换了一首欢快的曲子,夏侯玄匆匆离去,过了一会,再回来的时候,已经换上了一套武士劲装,这次他改成面东而坐,夏侯霸为他换下布冠,又接过曹爽端来的皮冠,高声祝福他道:

    “吉月令辰,乃申尔服,敬尔威仪,淑慎尔德。眉寿万年,永受胡福。”

    这皮冠亦称武冠,意为冠者具备基本武技,也告诫男子,已经长大成人,就要有德行,要学会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

    诸葛诞此时已经放下了水盆,在一旁津津有味地看着,他又扭头看到了夏侯徽,发现她已经忍不住眼眶湿润了起来,不过边上的夏侯樱倒是乐得很开心。

    之后夏侯玄又换了一套礼服,夏侯霸又接过了曹羲端着的爵弁冠,复高声诵道:

    “以岁之正,以月之令。咸加尔服。兄弟具在,以成厥德,黄老无疆,受天之庆。”

    这一冠意亦称文冠,在告诫男子以后要敬畏神明,能够重视该有的礼仪。

    夏侯霸说罢,显然有些激动,看着跪在身前冲他深深一拜的夏侯玄,他似乎看到了少年时的从弟夏侯尚,眼眶微红。

    他尚且如此,更不要说德阳公主了,儿子成人,此时的她已经开始揩拭眼角的泪水了。

    夏侯霸又接过了李胜端着的酒,递到了已经起身的夏侯玄手中,说道:

    “三加弥尊,谕其志也!冠而字之,敬其名也!玄儿以后表字便是泰初了!”

    夏侯玄点头,又一口喝掉觞中酒,接着走到了德阳公主的面前,恭恭敬敬的拜了下去。

    礼毕,官吏和家属们都去找家中长辈们叙话了,商贾们却是朝着夏侯玄围拢了过来,本来他是有点不喜的,但诸葛诞前几日给他讲述了商贾的好处后,他便想着,我就接触下一些和官员们有莫大关系的商贾好了……

    他直接在园中会起了客来,毫不掩饰自己对布匹生意的计划,“今日来的朋友都会赠送作坊新纺织出的布匹,作坊近期会加大现有花色布匹的供应的!而且订购的多的话,价格还会下降一些,朝廷是希望你们把东西销往西域和吴蜀的!再换回更多的粮食和生活物资!”

    一旁的一个商贾欣喜地说道:

    “少将军大气呀!我们一定努力把布匹销到西域吴蜀!”

    夏侯玄高兴地看着这个商贾,与他互通了姓名后,又和他攀谈了起来,听他说了如何把货物艰险的贩运到外地的经验,能获利几何,林林总总各种生意上的事情,最后夏侯玄又鼓励他道:

    “好,我大魏有商贾如此,何愁国力不强盛呢!”

    旁听的商贾们都被他说得心中激荡,有的人两只手都紧紧地握起了拳头,以前他们都是不入流的角色,都是族中地位低下、读书没有希望的人,才会被安排来经商的。

    寒门士族都不会正眼瞧他们,更何况世家豪族,众人没想到夏侯玄会如此和善,心下对他便更敬重了起来。

    落霞静霜景,坠叶下园中,宾客们散去,浮华小伙伴们也陆续告辞离开了,只剩下了夏侯玄一家的亲戚还在,一家人如何热闹暂且不提。

    第二日一早,文帝的诏书到了洛阳,有两份,都是颁行九州的那种。

    一是武人定品之事,鼓励天下有志报国的豪杰,都去各州治所考核,朝廷会给定下品的武人应有的地位!又定下明年年中,会在洛阳举办武道盛会的事,届时要在整个天下的上品武人中,遴选出几位德高望重、艺业惊人的,授予大宗师称号,还要邀请他们来朝廷做教授武艺的武官。

    二是严令禁止民间有非正式的祭祀。

    怎么说呢,第二份诏书,原话说的是,“先王制礼,所以昭孝事祖,大则郊社,其次宗庙,三辰五行,名山大川,非此族也,不在祀典。叔世衰乱,崇信巫史,至乃宫殿之内……自今,其敢设非祀之祭,巫祝之言,皆以执左道论,著于令典。”

    等到诸葛诞结束了一天的监工,出了宫城,骑马回家,还在思索着这年头会有什么民间非法祭祀的时候,偶然瞥见街上新开张了几家武馆。

    嚯!这消息够灵通啊!这就有武人蠢蠢欲动,要开始广收门徒了么?我改天得上门切磋下,看看他们到底是什么货色,手底有没有真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