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秦当质子
繁体版

第三十三章 变革

    李由以为此事密不透风。

    但是却不知扶苏早已知晓此事,竟以归墟来人的噱头破开此局,但此事又怎么可以善罢甘休,那是生自己养自己的父亲,这其中的父子之情只有李由自己知道。

    既然此事败露,那么便只能明面上使阳谋了,李由看着手中的书册,这里面记载了朝中相党的人数,总计六十七人,再加上地方官员一百三十五人,这两百余名官员便是自己对抗扶苏的底气。

    李由深吸一口气。

    地方官员可以统筹军队,但是不管组建多少人的军队,都不如由扶苏直接管理的圣秦军,这是毋庸置疑的事情,毕竟修行者与凡人之间的差距太大了。

    “有了!”李由眼中闪过一丝阴霾。

    “张其言,接下来我说的话,你要牢牢记住,务必传到各地官员的耳中。”

    “是,少爷。”张其言恭敬道。

    “这份书册中记载了一百三十五名地方官员,皆是我们李家之人,让他们在收到信息的那一刻起,即刻增收地方赋税,就说当今圣上要犒劳圣秦军,每位圣秦军赐黄金百两,而国库紧缺,只好增收地方赋税。“

    “至于增收多少,让他们自己评定,只要到平头百姓无法保证温饱的程度即可。”

    李由暗自冷笑,嘀咕道,“这只是刚刚开始而已,我倒要看看,这一百三十五名地方官员,扶苏你有没有魄力动手。”

    增收地方赋税,必定使大秦民不聊生,这个时候最容易滋生叛乱,加上大多地区都有故国情怀,此事必然会促使他们反动的心更加强烈。

    到时候或许会有人倒戈落六国余党的队伍,或许有人愤然揭竿起义,这么多百姓,扶苏再心狠也杀不完,毕竟国家之本为民。

    大秦,没了百姓的拥戴。

    就算修行者无敌,又如何呢?

    ……

    扶苏行宫中。

    “此事办得好,至少咸阳安定下来了,但是真正的风波才真正开始。”扶苏皱眉道。

    “此事怎讲?”徐天佑疑惑道,因为在他心中,相党的诡计已被拆穿,那么他们自然也不敢公开与帝王叫板。

    “李家手中握的底牌不少,不仅渗透了朝中的官员,更是渗透到地方上,这些官员无一不受李斯恩惠,肝脑涂地是肯定的。”扶苏解释道,“如今已经把事情放到明面上了,如你所说朝中官员可以用科举来慢慢替换,可若是他们此时开始行动,可以利用因素太多了。”

    “就比如,大秦的基础,百姓!”

    “他们多的是方法来煽风点火,让远离咸阳的百姓揭竿起义,毕竟大秦与六国余党的仇恨也不是一日半日的了。”

    徐天佑突然想到,“而且李家定然也渗透到修行者势力中,圣上可还记得,臣曾在头冒单于的地宫中待过几日?”

    “记得。”

    “在李斯来的前一日,地宫中的石灰墙上显现了文字,与我对话,我当时就猜测这定然是李斯背后的人,能有如此神通者,必然是远超于地境的存在。”徐天佑皱眉道,“湘北一事,差点让微臣忘了地宫中的遭遇。”

    “确有其事?”扶苏同样皱眉道。

    “确实,而且此人早已看穿了我们的计谋,一切都好像在他的掌控之中。”徐天佑回答道,“或许是海外势力!本体未进入大秦境内,但是他的精神力却能穿透屏障,来到大秦!”

    徐天佑的大胆猜测,让扶苏大为所惊,他自然是知道大秦的这道屏障,这是一道保护大秦修行者发展的屏障,待到大秦的整体实力能与海外势力相抗衡的时候,屏障才会消失。

    只是徐天佑怎么会知道,大秦屏障此事只有扶苏与太上皇知道,他们原本以为只是大秦起步晚,现在才明白海外势力可能比他们想象的更加恐怖,毕竟他们都有争夺天下共主的资格。

    “不管怎么样,海外势力不是当前应该考虑的事情,如何应对李家的反扑才是当前要解决的事情。”扶苏说道,“在我的理解中,当选天下共主的标准,不仅仅看个体的实力,更看民心,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确实是如此,我倒是觉得科举的进度要加快,尽量转移百姓的注意力。”徐天佑建议道,“而且他们现在如此作乱,到时候容易引起很多问题,圣上你想想,如今虽然是仙法时代,但是还有很多平头百姓无法修行,那么如果不叛乱他们便永远都是士农工商,如果参与叛乱,要吗就是死,要吗成功后便有机会获得修行的机会。”

    “圣上不如直接给他们这个机会,让圣秦学院布满大秦境内的每一个郡县,只是稍加管控便可让百姓再无叛乱之心!”

    扶苏饮茶深思,他觉得徐天佑说得没错,本就是要打击固有的贵族势力,那么便让整个大秦更公平些,给到百姓的机会更多一些。

    徐天佑补充道:“直接将《归墟三旬》第一卷传播出去,若是入朝为官或是留圣秦学院任职者可获第二卷,用重大贡献者可以获得第三卷。”

    “《归墟三旬》乃是大秦如今最强的呼吸吐纳法,如此一来便会让原来的六国余党们,对大秦有归属感,再一来,便是可以压制他们反动的心。”

    “如若能早日进入全民修行的新时代,那么李家相党不管出多少计谋都无用了,至少赢家永远都会是大秦的帝王家。”

    扶苏震惊于徐天佑的胸怀,不过一想确实也是,《归墟三旬》共计六卷,只是将前三卷拿出来传播,既不会影响帝王的地位,又能够让赢家做到真正的民心所向,如此一来,争夺天下共主的机会也就更大了些。

    “那便依你所说,在整个大秦范围内开设圣秦学院,前期的先生便由圣秦军主要担任,以军事化管理为主。”扶苏思考片刻后说道,“入圣秦学院便可获得《归墟三旬》第一卷,并提供修行指导,以此为始开启大秦的全民修行时代!”

    “圣上大义,今后的千秋万代都会记住圣上的千秋伟业。”徐天佑吹捧道,随后又提及了自己的猜想,“不过如今想来,李家的主心骨已暴毙,他们却还敢如此嚣张行事,我觉得只有两个可能。”

    “第一,李家背后的海外势力还在持续发力,这一切都是海外势力的主意;第二,李斯并没有死,或者在阴山地牢中的李斯并不是真实的李斯!那么这一切都是李斯在背后谋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