敛骨书
繁体版

第四章 进城

    鸡鸣,清晨,日头初升。

    老者接过三十文钱,将其中五个铜板递给了阳正。

    “这是你的,记着。以后等你收了徒弟,带着徒弟出行敛骨。

    师傅占四或五,弟子占一,立时结清,不可延期。待弟子授业有成,则改换为师傅占五或六,弟子占四。”

    “弟子明白。”

    阳正接过几枚铜板,数了两遍,然后开心的揣进胸口,盘算着要买点什么才好。

    一路上,老者又与阳正说了一些常见的邪祟与驱治之法。

    随着日头偏西,马车停在了义庄门口。

    阳正搀扶着老者下来,二人走进义庄,便看见宋孝仁正在屋顶铺瓦。

    老者推着阳正,让他去帮着打下手。

    时间仿佛又回到了之前的平淡日子,阳正帮衬着宋孝仁铺瓦、劈柴。

    今天的晚饭,老者破天荒的拿出了一碟腌菜和一小条腊肉。

    对于大多数的贫苦人家而言,一顿有盐有肉的饭菜,实在是一种莫大的幸福和满足。

    饭后,就着一壶粗茶,宋孝仁与老者谈论着小天山城最近的一些事情,偶尔也说些过往。

    阳正忙碌着收拾碗筷,将一切都收拾妥当。

    “慈恩啊,今日车马颠簸,我有些乏累,便由你来教他识字吧。”

    见着阳正走进后堂,老者对着宋孝仁嘱咐道。

    老者前去休息,后堂便只剩下宋孝仁和阳正。

    宋孝仁招招手,示意阳正近前来。

    “你现今识字,用的是那一本书用来启蒙?”

    “听师父说,约记得是《田算经》。”

    宋孝仁略微思衬,眉头微紧,沉默片刻后,才缓缓开口。

    “……此书用于启蒙,未免过于精深了些。

    所谓《田算经》,是本朝一位大家为县衙文吏所书,因涉及田地以及税赋等实干之事,才被部分文人所收录使用。

    你……”

    宋孝仁说到此处,突然心思变化,转而询问道:

    “此书启蒙,可是感到晦涩难懂?”

    阳正摇了摇头,认真的说道:

    “师傅教导的很仔细,倒是没有不明白的地方。”

    “此先,已阅至何处?”

    “测田说第二。

    时至山野,民多刁横,以匿田隐户者众,地方吏胥勾结,食公以养私,以至县官不行。

    吾以府教择吏……

    ……推田以算,可得关窍,得悉高田私授,献田免征,以瘠易沃,丈田缩绳等术。”

    阳正背诵此章,其中顿挫也无错误,颇为流畅,令宋孝仁也不禁有些惊讶。

    随后宋孝仁又挑选测田说里的一些字句作为考量,阳正所说,也偏颇不多。

    “不错,不错!却未料想你竟有几分读书的天赋。

    既然如此,用《田算书》启蒙倒也不错,便不必更易了。

    我便接着先生所教授的地方,为你讲解,你若有不明白的地方,先思索一二,不确定的话,可以询问于我。”

    紧接着宋孝仁便开始为阳正讲解此书,直至月上中天,宋孝仁有些困顿才停下。

    宋孝仁端起一杯粗茶,润了润嗓子。

    阳正这孩子确实有几分聪慧,就是读书的时间晚了些,不过有他举荐,可以先到府学得个文员的身份。

    到时每月可以在府学领些钱粮,也能免去一些杂税。

    “天下间,学问无数。但说到底,不过几类。

    一是做人,二是做事,三是立身,四是弘道。

    此四类多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其实倒也不必划分的太过清楚。

    读书识字的意义,在于明理。

    我希望,不管你将来如何,都能有一个奉行终身的品德,刀斧加身不变,万金高权不改。”

    阳正认真的点头,将这句话刻在了心里。

    “去休息吧,我也该休息了。”

    阳正回到屋子里,脱下外衣的时候,才发现自己身上还有着一个铃铛和小印。

    阳正坐在床上,用手摇了摇铃铛,铃铛却没有响声,观察了好一会儿,才从提铃铛的地方找到了一个转轮机关。

    玩了一会,阳正兴致淡了,便把这两件东西放在了桌子上,自己回到床上打坐。

    第二天早上,老者带着阳正进城。

    这一次没有马车,只是步行,倒也没有多远。

    进城的时候,城门口排起了长队。

    “平常应该是不会检查的才对。阳正,你打听一下,城里最近发生什么了?”

    “诶!”

    过了一会,阳正跑了回来。

    “师父,他们说城里出了贼,专门偷小孩。”

    “那你可得跟紧师父,别被人拐走了。”

    老者拉过阳正的手,攥的紧紧的。

    “师父,咱们去哪啊?”

    阳正看着眼前的长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进城,这还是他第一次进城呢。

    “去棺材铺和纸扎铺,义庄得置办些东西。然后去找木匠和石匠,给你做几件法器。

    现在出城麻烦,今晚便住在我一个老朋友那。”

    “哦!”

    阳正的回应看起来兴趣不高,过了一会儿,阳正扯了扯老者的衣角。

    “师父,我想吃肉包子。”

    老者低头,看见了阳正正眼巴巴的看着自己,一时间有点心软。

    “好,给你买大肉包子吃。”

    “嘿嘿!师父最好啦!”

    阳正的心情变得很好,时不时东瞅瞅西看看,偶尔还蹦跳几下。

    毕竟还是个小孩子。

    过了城门,倒是也没阳正想象中的那么热闹。地上的路变成了青石板,道路很是宽敞。

    老者拉着阳正的手,向着棺材铺的方向走过去。

    隔着老远,正在躺椅上晒太阳的老汉就看见人了。

    “老天公,您来啦!这位是?”

    “老张,这是我徒弟,阳正。以后说不定就是你们两个打交道了。”

    “小天公英武不凡呐,将来一定是个出人头地的英雄好汉。

    老天公你这话说的,您这身子骨硬朗的很,我一个卖棺材的,绝对不会看错。

    诶呦,瞅我这记性,堵在门口干什么,快,进来看看吧。”

    老张连忙带着两人进了铺子里,正中是一口颇为厚重的棺材,丹漆,在油光下越显细腻的木质纹理。虽是木质,却仿佛一块石头,或者说像是一块玉。

    “可真好看!”

    阳正看着这口棺材,不禁感慨道。

    “这东西是我祖父那一代传下来的,我祖父四十岁那年亲自选的木,做成了棺材,本想着自己用。

    结果养了四十年的棺材,祖父他老人家却没能用的上,我们后代儿孙也不好占用,便一代代的传下来了。”

    “为什么没用上啊?好可惜。”

    阳正听完,不禁感慨道。

    “他祖父替人迁坟,被僵尸咬伤,死后直接火化。骨灰供奉在宗祀里化气,短时间不能入土,后来干脆就一直在宗祀那里供着。

    被僵尸咬死的生物,体内会有尸气,尸变起来会很快。

    因此尸变者,被称为活僵。喜阴湿,惧日光,昼伏夜出。

    虽肉身不如僵尸坚韧,但力量仍旧超出常人,需先斩下头颅,而后将尸身焚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