敛骨书
繁体版

第二章 辨尸

    清早,一辆马车缓缓而来,停在了义庄前。

    车帘掀开,一个中年男人走下车,对着老者躬身一礼。

    “先生。”

    老者点头,神情颇为欣慰。他拉着一旁的阳正上前,指着那中年男人说道:

    “此人姓宋,为我当年在河柳村教书时的弟子。现今在小天山城府衙里当仵作。”

    而后老者又拍了拍阳正的头。

    “这是我的衣钵传人,叫做阳正。慈恩,以后就劳烦你多照顾一二。”

    中年男人正了正衣冠,再次对着老者一礼。

    “先生嘱咐,弟子必当竭力。”

    “慈恩呐,你这性子还是一如当年。难怪至今不得志。”

    “弟子愚钝,难登大雅之堂。谨遵先生教诲,行事唯奉一诚也!”

    老者不禁有些感慨时光流逝,当年的慈恩亦如当今的阳正一般年岁,年纪轻轻却心有正气,与混沌的时局格格不入。

    未料想转眼三十年,至今竟还能不忘初心,实在难得!也有些悲哀。

    “罢了!每次都与你说,却不见你改变。以后想来也没什么机会了。

    义庄的锁不必落,客房几日便会清扫一遍,你之前看的书也还在原处,这几日你便替我看护一下义庄吧。

    府衙那边,你可处理妥当了?”

    “县爷为官清廉,政事颇清,几年来少有凶案,倒是最近一段时间有不少邪祟害人的事情,已经请了法师。

    我向户官请了几日假,手底的几个徒弟也应付的来。”

    “那就好,先走了,时辰也差不多了。”

    “先生慢走。”

    老者拉着阳正上了马车,随着车夫一声轻喝,鞭子扬起,马车缓缓驶行。

    马车上,老者一声叹息。

    “阳正,以后若是有难处,你可以去找他。

    他叫宋孝仁,字慈恩。住在城东三宝巷,过几日我送你到他那里住一段时间,你正好向他请教识字。”

    马车颠簸,从清晨日头初升,直到日头偏西将落。

    “老天公,前面就是下河村了。我给您送到哪啊?”

    “到了村口,把我们放下来就成。明天辰时在村口等着我俩,到时候回义庄。”

    “成嘞!”

    没过一会儿,马车便停了。阳正扶着老者下车,车夫与老者说了几句话,然后就架着马车走了。

    “各脉传承不同,因此也有了各家不同的特征。

    咱们小天公祖师,是晋朝人,天生能观阴阳二气,早年破家,拜入了当时显赫的天公一脉。

    只可惜因朝局变动,后来天公一脉衰败,祖师便另别一脉,称为小天公。收有弟子六人,晚年显赫一时。

    咱们是嫡传大弟子一脉亲传,先辈初修金丹,后为医占,最后为敛骨人。”

    “咱们这一脉,特征在于这身衣服,多有铁环,此外腰间配有符袋七个,左右各挂两件法器,一个是藏气印,一个是葬身牌。

    咱们这铁环,用处颇多,一来可以挂物,二来可以防刀兵,三来可以抵御邪气,四来可以用于暗器或制敌。”

    说话间,老者与阳正已经走到村庄之内,日头尚未落下,但村内已经完全的安静下来,只有些隐约的犬吠虫鸣。

    随着铛铛铛的敲门声响起,屋内似乎混乱起来。

    “天还没黑呢!怎么就来啦!”

    “诶呦!真是要了命了!”

    “等会!都闭嘴!天还没黑呢,说不定是大活人呢。我问问。

    谁……谁啊?”

    老者听着那乱糟糟的声音,眉头微蹙,抬头先是扫了眼四周,才做出回应。

    “义庄来的,来敛骨。”

    “是义庄的天公来啦!老头子,快开门!快开门!”

    “等会儿!秀儿,把油灯拿过来。”

    门缝中透过来的灯光,对方似乎确定了阳正和老者的身份。

    随着房门打开,对方连忙将两人接进屋子里,然后把门关严,将门闩落下。

    屋子里的人紧忙招呼着下厨做些饭食,等到二人填饱了肚子,老妪与小姑娘便去了后院等着。

    “天公,俺跟你说啊。前几天俺大儿子去山里砍柴,回来的路上摔死了。

    俺们给他买了棺材,下了葬。白发人送黑发人呐!”

    老爷子说着,声音变得哽咽,嘴唇也开始发抖。

    “后来……后来啊。到了晚上,俺们就听见敲门声了。

    当时俺睡得迷迷糊糊,就开了门,当时一下子就吓醒了。

    俺儿子走进屋,回到他那屋里就上床躺下了。俺把老婆子叫醒,躲在墙角,一晚上没敢动弹。

    等到天亮,俺壮着胆子,去里屋一看,俺儿子就躺在床上,穿的就是下葬那天的衣服,一点呼吸也没有。”

    阳正听着老爷子的讲述,目光不禁看向老爷子描述的里屋方向,门帘后是黑漆漆一片,没有半点光亮。

    “俺带着几个小伙子帮忙,抬着他又重新埋下去,这一次特意多钉了几颗棺材钉,可是没有用。

    一到了晚上,就又回来敲门。也不说话,就是敲门,等到天快亮了就又回去棺材里躺着。”

    等到听完了老爷子的描述,老者便让他去院子陪家里人等消息就行。

    等到对方离开,老者便对着阳正说道:

    “咱们小天公这一脉的理论,人由三种东西组成,一个是意,也就是念头、情感、欲望、思想等。一个是身,也就是皮肉血骨等实在之物。最后一个是气,为藏在人身内的众多无形之气。

    而一个人的死亡,意味着身的衰败,气的溃散,意的寂灭。

    这三者皆是具备,一个人才符合死亡的要求。否则便会进入一种非生非死的状态,或者成为邪祟。

    而敛骨这一行为,即是破坏身的不朽与完整,驱逐气的汇聚与停留,镇压意的活动或将意消灭。

    令生者生,令死者死,自然变化得当,阴阳顺遂,天地才能长久。”

    阳正看向老者,老者也在注视着阳正。

    “师父,那我要怎么做呢?”

    “敛骨,首先要确定邪祟的状态,观察邪祟的活动,寻找致因,随后对症下药。

    气与身的关系十分密切,通过邪祟的身形,容色等,推断其受气为何?继而前往其身亡之处或下葬之处,观有无异常,进而验证判断。

    最后便是破气敛骨。若是受阴,便用阳符。若是受阳,便用阴符。若是受煞,需先泄出煞气。此外,还有五行之气,可利用五行泄克之理。”

    阳正点头,默默将师傅教诲记在心里。

    “此外,气能消磨意,身能蕴藏气,意能驱使身。身能生意,气能养身,意能引气。

    故而尸身生变,多为三类。

    一为意重驱身。多为怨气,或为执着,欲望。因此驱使肉身行走活动,时日渐久,意引外气入身,身藏气,气养身。渐成邪祟。

    二为气重入身。多为阴气,或为煞气,地气。气养身,身生意,意驱身。渐为僵尸。

    三为身久生意。此等或生前服食奇物,或修行有成,以至肉身不坏,时日渐久,再生灵智。渐成魔凶。

    邪祟擅于用气,僵尸肉身强大,而魔凶通人性,性情奸诈狡猾,最是难以对付。”

    随着时间流逝,夜晚已至。

    铛铛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