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谏
繁体版

第十五章 东南诗会

    “少时总角投军戎,花黄已是换金戈。巾帼何时逊须眉?守得东南日月开。”

    过了数日,宁颖看着林清雪递给他的那首诗陷入沉思,前面那句说的是郡主总角的时候进入军中,本来应该手持的花黄却换成了金戈。

    这句没啥问题,巾帼不让须眉也容易理解,只是后面那句……守得东南日月开?

    “日月开”也就是说现在东南处于黑暗,四面处敌,所以采用了“守”字,以守静待八方敌。而整首诗讲述的又是郡主,那么也就是说守的那个人是郡主,而不是王爷林宏!

    这首诗是被仆人在门口发现,也不知是何人所写。

    这距离林宏死去已经差不多有一个月,终于有人已经忍耐不住,开始试探王府的虚实。

    可这躲在暗处的人到底是谁呢?躲在暗处的毒蛇才是最让人忌惮的。

    宁颖承了林清雪不少的恩惠,想要帮一帮她,奈何军中之事他只是门外汉,有力无处使,只好向春桃询问东南境内的势力。

    虽然他来到南越已经六年,却也没怎么了解过各群人马,经过春桃一说才多少了解点,不至于一头雾水。

    东南有四郡,分别是广义、零西、上祁和东临,除了东临郡,其余三郡由林宏的三位义子镇守。

    其中又以东临郡最为繁荣昌盛,兵力充足,而统帅军中兵马的则是谢伯元大将军,处理郡中大小事务的则是李相。

    话说这李相曾经只是一个身份卑微、有大才却不遇明主的人物,后来得到林宏赏识,认为他有良相之才,只是明珠蒙尘,便拜他为军师。

    李相也不负所望,出谋划策,帮林宏在东南境站稳跟脚,又助理万机,恢复各郡战后秩序生产。

    宁颖知道情况后,也有些担心林清雪能否镇得住这些人。

    时间匆匆流逝,转眼便到了东南诗会。

    这些天里,林清雪总在军中,倒把这个给忘了,还得春桃提醒,她才想起来这事,于是便安排仆人办理诗会事宜。

    雪楼,是专为诗会而建的木楼,以林清雪的雪字命名,其一楼中间有一木台,二楼则是才子骚客,豪族子弟谈诗论赋、以诗会友的地方。

    林清雪与宁颖坐在二楼中间,把楼上每人的神态看得一清二楚。

    其中有一人身穿青袍,相貌堂堂,举止儒雅,每每走过人多之处时,群人都会向他拱手问好,颇有一番鹤立鸡群的感觉。

    宁颖向身后拿着枪的春桃一问,这才知道他就是那位才子,向子阳。

    本来宁颖是不准备来的,奈何硬是被春桃叫来。

    一旁的林清雪脸色复杂,以前诗会林宏就坐在她旁边,可如今却换了宁颖,难免有些触景伤情。

    想到这,她幽怨地看了宁颖一眼,宁颖也看到了林清雪的眼神,心里发毛,也不知道平时刁蛮惯的郡主怎么会突然露出这种眼神,有点像是深闺怨妇,只能低头喝茶装作不知。

    诗会很快开始,二楼的才子们纷纷向林清雪问好。

    宁颖沾了光,也被他们恭恭敬敬地喊了声郡马爷。

    宁颖笑着应承,这郡马爷好不好当只有自己才知道,到今天为止,他和林清雪仍然是有名无实,而且当林宏身死的消息瞒不住,那他这郡马到时候也一身麻烦。

    诗会开始前,先是聚花楼的姑娘在台上翩翩起舞助兴,婀娜多姿的身影倒也让宁颖眼前一亮,于是便细细观赏。

    舞毕,众姑娘纷纷轻移莲步,到看上的才子面前,为其添香研墨,其中又以向子阳身边最多,也不愧是每年东南诗会夺得桂冠的人物。

    宁颖面前也摆了一张桌子,上面笔墨纸砚也都齐全,可是却无人来为宁颖红袖添香研墨。

    一是聚花楼的姑娘们不知宁颖是否有真才实学,二来是郡主就坐在宁颖身旁,上去可能会得罪郡主。

    春桃见了,放下红缨枪走到宁颖身前为他研墨,气鼓鼓说道:“姑爷,待会写首诗技压群才,好让那些娘们后悔。”

    宁颖笑呵呵说道:“哎,你姑爷哪会写诗啊!”

    诗会开始,此次诗会以“梅、兰、竹、菊”为题,撰写诗词歌赋。

    席间,已经做完诗的才子,纷纷观察着周围,发现宁颖并未提笔,于是有一人喊道:“郡马爷,你被郡主相中,想必自身有过人之处,郡主爱诗词,郡马爷必是诗词大家,何不提笔写诗?”

    宁颖看向那人,并不认识,于是说道:“这位兄台,在下可不会写诗。”

    他很实诚,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没必要找借口维护面子,毕竟找借口糊弄人可是很累的。

    那名才子本想听听宁颖会有什么理由,然后再出言挤兑,好让自己在郡主和群才面前露露脸,结果没想到宁颖直接说了自己不会,一肚子的话再也说不出来,只得抱手说道:“原来如此,是在下无礼了。”

    在座的人都相信了,只是林清雪有些怀疑,毕竟那天宁颖智斗钓鱼叟后大笑的狂傲姿态已经深深印在她的脑海里了。

    第一轮以梅为题写诗结束,众人的诗词轮流传递鉴赏,最后都交予郡主。

    传递完毕,众人细细鉴赏后,纷纷对向子阳的诗称赞,认为他的诗毫无疑问是最佳,夺得桂冠。

    林清雪一看,也被向子阳的才气折服,心道:“真不愧是每年东南诗会的桂冠诗人。”

    宁颖看见双目秋波盈盈的林清雪,知道她是对这首诗是十分满意的,只是他毕竟是林清雪的丈夫,看见林清雪这副模样,难免有点吃醋,但转念一想林清雪自幼爱好诗词,不过是爱好,心里又释怀了。

    很快,剩下三轮也都结束,没有任何意外,三轮皆是向子阳夺得第一,不过其他才子也并未气馁,也都露了脸,心满意足地向向子阳抱拳贺喜。

    向子阳拱手向诸位一一谢礼,然后又道:“诗会算是结束,但以诗会友尚未开始,我曾听闻东临郡桑柳河旁有一戴着面纱的浣纱女,其容貌倾城,可谓是国色天香。我花些许银子,把那位姑娘请了过来,诸位为佳人一展才华,当做是我们才子间的雅兴如何?”

    众多才子听到向子阳如此称赞一位女子,倒也期待,于是纷纷呼应。

    春桃听到这话,附身在宁颖耳边说道:“姑爷,他说的莫非是嵇莹姑娘?”

    宁颖一听自然知道向子阳说的是嵇莹。

    向子阳拍了拍手,门外走来两人。

    一个是宁颖在聚花楼买良人酒见过的刘英,而另外一个则是戴着面纱的嵇莹。

    宁颖到款款走上木台的嵇莹,心中疑惑为何她会来到此地。

    二楼的才子们纷纷起哄,要嵇莹摘下面纱,一睹芳容。

    只见向子阳向刘英点头,刘英一把摘下嵇莹的面纱。

    面纱摘下,众人定睛一看,只见她花容月貌,沉鱼落雁,都像是丢了魂一样,只呆呆地看着嵇莹。

    宁颖观察周围,发现周围只有春桃和他没有失神,连林清雪也只顾着看嵇莹,心中不禁感到有些诧异,没想到嵇莹的脸真有如此魔力,于是连忙挥手叫嵇莹戴上面纱。

    嵇莹惊慌中看见向自己挥手宁颖,安心了不少,连忙抢回面纱戴上。

    这是众人才醒了过来,对于刚才的一切毫无所知,甚至还有些意志不坚的人还在淫笑。

    向子阳也没有料到嵇莹真有如此美貌,甚至失神时在想,要是能跟这位姑娘共度一晚春宵,让他立刻死去也无惧。

    他心里后怕不已,差点误事,于是大喊:“诸位,浣纱女的美貌你们也看见了,我今天放上一百两银子当做彩头,谁要是能为这位姑娘赋诗一首,技压群才,这一百两就是他的,也当是以诗会友如何?”

    谁知众才子纷纷摇头,只听一人道:“向公子,我现在是对银子不感兴趣了,我只希望能与佳人一夜窗边看月便心满意足。”

    向子阳有些为难,有些后悔让嵇莹摘下面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