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称帝从被陷害谋反开始
繁体版

第一百零三章殿内议事

    九月十七日,因前两日有小雨,今日的阳光正媚,和煦而不显燥热之意。

    洛阳城,皇宫,甘露殿。

    姜怀正站在龙椅后方为正在审阅奏折的武则天按揉肩膀。

    坐于御案左前方下侧的狄光嗣正持着鎏金笔杆的毛笔撰写着圣旨。

    高力士则是如同一个空气人一般,双手交叠在身前,低着头站于御案右侧。

    只不过他的耳朵却是竖得笔直。

    武则天将手中奏折放下,看向狄光嗣轻声道:“光嗣,你担任尚书郎一职多久了!”

    正常情况下,作为尚书郎的狄光嗣有特免,并无需起身行礼后才回应武则天的话。

    狄光嗣停下撰写圣旨,让毛笔斜着悬于半空,抬头看向武则天回应道:“已经快两年了。”

    武则天点头道:“原来已经这么久了啊!”

    狄光嗣微笑点头回应。

    武则天略做思索后又说道:“你父亲断案从不曾有疏漏,想必光嗣耳濡目染下,也习得一二,如今司刑寺少卿有空职,不知道光嗣可有意向!”

    狄光嗣短暂愣了一下,放下毛笔后起身行礼道:“臣虽略懂我朝侓法,可这刑狱断案之事关乎的是万千百姓,臣恐不能担此重任。”

    武则天并没有因为狄光嗣的婉拒而生气,轻轻摇动脑袋:“无妨,可多向徐司刑寺卿与袁少卿相询。”

    还不等狄光嗣再次出言拒绝,武则天便继续以不容拒绝的口吻说道:

    “光嗣,自己拟一份圣旨就去上任吧!徐卿在修养,司刑寺近来事多,你好生帮村袁少卿处理。”

    深知自己能力的狄光嗣心中叫苦,但也只能行礼答谢。

    然后去撰写独属自己的那一道圣旨。

    不一会儿功夫,狄光嗣便持着装裱好的圣旨再次谢礼后离开甘露殿。

    在狄光嗣离开后,武则天抬起右手对身后的姜怀挥了挥。

    深明其意的姜怀恭敬的一路弯腰倒着退出甘露殿。

    这时,武则天对高力士问道:“邵王这些天还是在参加那些部下的葬礼!”

    高力士点头应声道:“听下边的人说,除去前些天去拜访过徐公与李大将军外,这些天就一直在办丧的各家来回走动,每家逗留的时间都不算太长,

    前两天叶祭酒倒是拜访了邵王殿下。”

    这些明面上的事并不是什么需要隐瞒的事情,他早已告诉过武则天。

    对于前者,武则天也没有过多追问,毕竟李重润是在众目睽睽下进入李多祚的府宅的

    只是,闻言的武则天的眼皮有微微垂下,她想到了这两日国子监里关于标点符号断句的事情。

    只是有些不明白为什么李重润没有亲自将这些能给自己增加声望的事套到自己身上,哪怕给叶静能也可以。

    她不认为一名平时学习虽然优异,但从未传出过有研究断句之法的学子能突然拿出那般完整且十分实用,令自己都赞叹的断句之法。

    在武则天的认知中,这应该是李重润、徐有功、叶静能以及张九龄四个人倒弄出来的东西。

    她觉得现在的高力士还是太年轻。

    “有些事得自己判断。”

    她提点了高力士一句。

    “臣知错。”回应后的高力士头埋得更低。

    “上官舍人目前到哪里了!”

    对于武则天既没有称呼上官婉儿为罪人,也没有责备,而是以平常的口吻问话,高力士便知道自己该回什么话语。

    “自从三司判上官舍人流放碎叶城之后,三天前开始发配,估摸着目前在垣(yuan)县前往绛县这段路上。”

    武则天轻微点头嗯了一声:“快马安排人应该到了绛县了吧!”

    高力士知道是指安排一伙盗匪伙同商人,劫掠过往行人,留下痕迹,从而被破获,借此免除流放发配之行,召回京中。

    之后武则天如果想要启用上官婉儿,那便是她的事情。

    高力士没有犹豫,直接回答:“已经安排了好了。”

    说完之后他情绪有些不太对,惆怅中又透露着担忧:陛下这些日子提到邵王殿下与徐公时,尤其是徐公辞呈这一事,脾性比以往更大了些。

    高力士这情绪低落的这一幕也落在武则天眼中,只是她认为是因为自己召回上官婉儿的缘故导致。

    “这宫里的事,你一人忙不完,上官舍人一个人也忙不完。”

    脑海中在思考着武则天会不会对付李重润与徐有功的高力士猛得一惊,后脊发凉。

    “陛...陛下,臣...”

    “好了,朕没有责怪你的意思。”

    高力士这次心神稍安:“谢陛下。”

    同时在心中默默补充一句:干爹说得不错,在宫中处处得小心,尤其是在陛下跟前。

    他的原名冯元一,祖籍潘州(今广东省高州市),因为聪慧机敏,年幼仪美,武则天才让他在身边供奉,后因小过,被鞭打赶出宫。

    在这个时候被宦官高延福收为养子,并且改名高力士。

    不过高延福出自武三思家,高力士在回宫之前,倒是时常往来武三思宅。

    只是因其身份低微,又因过失被赶出宫,此前不曾获得武三思好感。

    因为姜怀已经离开了甘露殿,在武则天重新批阅奏折之后,便吩咐高力士为自己按揉肩膀。

    有圣旨也暂时由高力士提笔撰写。

    在高力士将圣旨送出去后,便匆匆返回殿中回禀武则天太平公主进宫已经有些时间,目前已经去了‘九洲池’观赏。

    “陛下,需要将公主殿下召来甘露殿吗?”

    武则天摇了摇头,便要站起身,高力士快步走到龙椅一侧搀扶武则天。

    “批阅了一个上午奏折,朕也乏,既然令月来了,朕也去走走吧!”

    高力士边扶着武则天往外走边高声吩咐殿外的人备轿撵。

    九洲池在皇城西边中部。

    秋末的九洲池水面上的荷叶边缘已经开始泛黄发灰,莲蓬上花瓣早已凋零,依稀可见饱满的莲子。

    成群的锦鲤正聚在白玉石砌城水上栈道边上,等待着坐于白玉山栈道边缘护栏上的红衣女子撒落鱼食。

    太平公主不时扔下一小撮鱼食,便引得鱼群争抢,水面翻腾起浪花,引起水波荡向岸边,五色磷光也因此闪烁。

    静静观赏此景的太平公主并未留意到后方正有一名身披淡金色蚕丝的交领宽绣衣的老妪在一個小内侍的搀扶下缓缓向她走来。

    姜怀等一众随处则是被留在了岸上静静等候。

    “令月,是何景色竟让你如此沉醉。”武则天的语气难得带上慈和。

    观景的太平公主先是带着错愕回头,然后嘴角与美眸中皆是笑意,站起身顶替掉高力士的位置,亲自搀扶武则天,微笑道:“当然是母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