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称帝从被陷害谋反开始
繁体版

第54章京中剧变(五)

    对于身边吵闹的恭维声,徐雅萱心底是有些烦躁的。

    浑然不知太平公主府外已经乱成一团的她还是遵从李重润的安排,多观察。

    才一直没有离开宴会。

    就在这时,太平公主开口道:“大家就不要担心了,本宫听说陛下已经下令处死了庶人李重润的同党,

    对了,梁王已经领兵执行,本宫猜测,应该是前往司刑寺执行皇命了,

    想必你们很快就能清楚家中的子侄有没有和庶人李重润往来。”

    她的一句话在人群引起了轩然大波。

    整个庭院顿时炸开了锅。

    “......。”

    这些人话语最多的是担忧自家,有点还甚至爆出如果家中子侄有勾连李重润,就逐出门户,断绝关系。

    徐雅萱听到这个消息,一时间愣在原地,虽然她目前不清楚洛阳城发生了什么事。

    在昨夜她便已经从徐有功口中得知李重润今日会有行动。

    震惊之余她没想到的是,为什么李重润行动之后,武则天便下旨诛杀邵王府的人。

    不过她很快便平复自己的心情,以免在此场合中长时间表露出不该有的神色。

    太平公主对于炸锅的人群一点都不在,而是静静的观看着徐雅萱变幻的表情。

    很快,徐雅萱也感应到了太平公主的目光。

    她…她应该不知道吧,我是阿翁的孙女,听到阿翁正处理的大案有所进展,露出短暂的神情应该不会显露些什么吧,徐雅萱这般想着。

    “走,我们去司刑寺,就能明白他们有没有牵扯到庶人李重润谋逆的案。”

    说话的是最为年迈,在这帮人当中身份算是极高的清河张氏。

    在场的人都明白,想要尽快知晓答案,这样做无疑是最快的,纷纷表示赞同。

    旋即告知太平公主后便匆匆离开。

    只有知晓张锡也在梁王武三思抓捕名单太平公主笑而不语的看向了张氏。

    对于一行人的离开,太平公主和徐雅萱都没有劝的念头。

    待那些人离开,太平公主看向徐雅萱道:“雅萱,看来你今夜回去后,还得给徐公备好热汤,本宫估计徐公今天也得忙到很晚,可别累坏了身体。”

    徐雅萱面露微笑回应:“雅萱替阿翁谢公主殿下关心,公主所言之事,雅萱不敢懈怠。”

    “那就好。”太平公主叹息了一声:“唉...本来还打算邀她们共进晚宴再回去的,只可惜,现在...”

    徐雅萱听从了这是在逐客,行了个万福礼:“天色不早了,雅萱也打算先回府了。”

    太平公主嗯了一声:“去吧!”

    ~~

    承福坊,李多祚府。

    一名穿着四品红衣女官官服的清秀女子站在李多祚府的前院。

    恢复官身的上官婉儿站于香案前,手捧圣旨宣告着圣旨的内容:

    “陛下有旨,因相王出城追猎谋逆之徒李重润以及突厥细作,城中羽林卫无人节制,

    故命前右羽林卫大将军李多祚临时担任左、右羽林卫大将军,

    收拢洛阳城中的羽林卫后拱卫皇城,即刻执行,不得有误。”

    跪在地面上的李多祚高举双手:“臣领旨。”

    上官婉儿将圣旨摆放在她的手里,然后对他说道:“陛下有言,大将军尽可放心行事,先前之所以因虎子之事罢免大将军实属无奈之举。”

    李多祚郑重的回应道:“还请上官舍人放心,臣定不辱使命。”

    但他的心里却是各种念头交织在一起。

    他从自己亲卫口中已经得知了儿子李承训目前在司刑寺。

    而逸仙园的宴会则是李重润要求李承训办的。

    然后李重润今天又多勾结了张昌宗、张易之等人的罪名,这一点他是怎么都想不通的。

    理由便是平日里李重润与张昌宗等人的关系并不好

    而李重润又没有与他说过自己查寻的方向便是奔着张昌宗等人去的。

    对梁王在做什么,李多祚是清楚的。

    虽然是李重润属臣都在司刑寺才包围司刑寺,但他的儿子也在司刑寺。

    而武则天则对李承训只字未提,心思显而易见,那就是将李承训交到梁王手里。

    他清楚,现在洛阳城已经乱做一团,自己则是领着羽林卫拱卫皇城。

    李承训是作为钳制他留在武则天手里。

    ~~

    皇城门应天门前。

    头顶蝉翼官帽,身穿紫色袍衫官服,束金玉带,十三銙的徐有功独自一人,跨过石拱桥,来到坐南背北的巍峨宫门前。

    时而从他身旁路过的官员无不恭敬行礼,生怕惹怒了这位圣眷正浓的司刑寺卿,然后被请去司刑寺“喝茶”。

    他先是微微转身往西望去,天边挂着一片橘红的晚霞,太阳也不再像正午那般耀眼到不可直视。

    抬起头往北方望去,试图从脑海里的地图寻找到李重润的方向。

    只是相王李旦都还未曾回洛阳城,他只知道李重润是一路往北追赶,具体方向并不清楚。

    当然,司刑寺那边他已经安排好,叶静能早已带着张九龄等一众学子来到司刑寺,并且将邵王府所在的牢房团团围住。

    有一点他明白,如果自己一直在司刑寺。

    等到梁王武三思诛杀完张昌宗、张易之等人之后,领兵将司刑寺包围,他便不会再有行动的可能。

    更何况现在武三思执行诛杀李重润党羽的命令已经在整个洛阳城传开。

    在那之后,最好的情况是李重润带人回来,自证了清白,但属官已无一幸免,皆数被杀。。

    即便梁王武三思因此受到责罚即便再重,也不会丢了性命。

    当然,徐有功根据先前李重润告知他张昌宗等人是为了让梁王上位,才陷害他这名太子之子。

    而现在武则天却让梁王领兵诛杀张易之等人,所以他得到的推断是梁王已经告诉武则天,武三思自己勾结张昌宗等人所谋之事。

    从上面的清除行动徐有功便推算出武则天在保自己的侄儿武三思,又或者是在保武家。

    徐有功深吸了一口气,重重吐出后,撩起衣袍便跪了下去。

    这一举动仅是刹那间便吸引了所有准备回家的官员的目光。

    对此,徐有功不做理会。

    抬手摘下官帽,摆到地面上,旋即高呼:“臣受陛下所托严查邵王之事,现已查明邵王并非潜逃,也不曾勾结突厥,

    而今日,邵王追缉出城之人乃是突厥细作,只是臣苦无证据,先前才未曾上秉陛下,望陛下收回处死劭王府属官之命,给臣一些时间,臣定然查清邵王之事。”

    在这个时候,徐有功依旧不敢提牢里的假徐源,因为提了,立马就会给对方攻讦的借口,被革职查办。

    还有就是他知道武则天、武三思也没提是因为打算一并灭口,没必要多生枝节。

    最主要的一点是他知道自己目前最大的护身符是武则天下的那道“严查于邵王李重润所有有关联的人”的皇命。

    这一点不能失去。

    此言一出,原来离得他有些近,想要上去慰问“徐公这是何意”的官员纷纷驻足不前。

    脸上充满了俱意,恨不得今日不曾来到过应天门前。

    PS:求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