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世不亡
繁体版

第三十章 仁政

    刘安从嬴政的营帐中出来后,直奔自己的营帐,还没到营帐,胡亥就大呼小叫了起来。

    “刘安,白药,晋虚,辛夏,你们快出来。”

    刘安等人本来都在营帐中,他们这次能跟随嬴政是沾了胡亥的光。

    他们只是伴读,身份低微,不敢在军中乱走,大部分时间都待在营帐中。

    听到胡亥的呼喊,他们走出营帐。

    “公子,怎么了?”

    胡亥说道:“你们吃过古董羹吗?”

    刘安等人点头,他们都吃过。

    胡亥傻眼,你们什么时候吃过,我怎么从来没见过。

    不过这不是关键,关键是他们应该很久没有吃过了。

    于是胡亥再次问道:“你们想吃古董羹吗?”

    刘安他们狠狠的点了点头,白药差点没扭到脖子。

    想就好,胡亥大手一挥,说道:“走,跟本公子搬锅去,明晚咱们吃古董羹。”

    “公子,什么是锅?”白药举手提问。

    “就是煮汤水的大鼎,哪这么多话,还想不想吃古董羹了?”胡亥不耐烦的说道。

    “诺!”白药兴冲冲的就想走,只是刘安突然说道:“公子,明晚吃古董羹,今晚搬鼎干嘛?”

    胡亥和白药等人顿时焉了。

    是啊,明晚才吃,今天搬鼎干嘛,明天大军还要赶路,就算现在将鼎搬过来了,明天还需要让人将鼎搬到辎重车上,扎营后再搬过来。

    唉,胡亥带着四个伴读垂头丧气的回了营帐,洗洗睡吧,期待明天的早点到来。

    翌日,当大军启程后,胡亥就自觉的去他的敞篷马车那里,习惯了敞篷的自由,现在反而觉得车厢有点束缚了。

    今天与胡亥相约敞篷马车的是李斯,胡亥刚到,李斯也慢慢悠悠的来了,在刘安的搀扶下上了马车。

    胡亥这两天涨了不少知识,对李斯的教学隐隐有了一些期待,等李斯坐好后,胡亥便主动问道:“丞相,今日准备讲什么?”

    李斯不紧不慢的说道:“我们今日讲的是仁政。”

    “???”胡亥脑顶冒出无数个问号,胡亥不确定的问道:“丞相,是儒家的仁政吗?”

    李斯摇摇头,胡亥心中松了一口气,还好,还好,要是李斯跟他说儒家的仁政,那就真是见鬼了。

    只是,李斯随后说道:“老臣说的是法家的仁政。”

    什么?胡亥觉得自己出现幻听了,法家还有仁政?

    “丞相,你确定说的是法家的仁政,而不是儒家的仁政?”胡亥想再确认一次。

    李斯点头:“公子,老臣今日讲的是我法家的仁政。与儒家没有关系。”

    胡亥连续三天懵圈了,再再再次刷新了世界观。

    随后胡亥虚心的向李斯请教何为法家的仁政。

    李斯也耐心的给胡亥讲解了一番。

    法家的根本是以法治国,但是法家并非所有人都认可一味推行法治,如李斯这般的法家中人则认为,应当以“仁政”为本,实行“法治”。

    这样才能保证国家的安定,维护社会的和谐。

    法家认为,“法治”是“仁政”的有效手段,必须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推行“治法”,以维护社会的和谐,保护个人的权利。

    法家还认为,“仁政”要求朝廷在行政管理中,应该以“仁”为本,尊重人民的意志,尊重个人的自由,尊重家庭的权利,保护社会的秩序,保护自然的规律。

    朝廷应该以爱心、尊重个人及社会的原则为准则,采取温和而有效的政策,推行仁政,以构建一个和谐安定的社会。

    胡亥听后整个人都不好了,他感觉来到的不是封建社会,而是高度发达的法治社会。

    “丞相,你说的这些是否太过于理想化了,在当下的秦国,恐怕不能实现。即使再过几百年上千年,都不可能实现。”

    胡亥觉得李斯的想法有些太过理想化了。

    李斯微微一笑,说道:“公子,这是我法家的理念,现在能否实现不重要,一代代法家学徒都会为了这个目标去努力,去奋斗。

    老臣看不到以法治国,但是法家后人总会有看到那一天的。”

    “丞相高义。”胡亥敬佩道。

    李斯再次说道:“世人都视法家为洪水猛兽,殊不知法家一直都在为天下大同而努力。

    不只是法家,诸子百家的最终目的都是想寻找出一个可以拯救苍生黎民的办法,天下太平是诸子百家共同的心愿。”

    听到这里,胡亥对第一次对诸子百家有了敬佩之情。

    原本他以为诸子百家只是一群借学问攀附政权的投机之徒。

    听了李斯的话说,胡亥对诸子百家有了一些新的认知。

    难怪诸子百家能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些知识分子虽然有很多天真的想法,不切实际的幻想。

    但是,正是有了这些人,才有了历史上第一次的思想大解放,思想的解放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社会的快速发展又会促使新思想的出现,两者相互成就。

    华夏能一直屹立于世界之巅,正是因为有这些敢于想,敢于做的人。

    思想,重要的不是能否现实,而在于你是否敢想。

    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

    胡亥端正坐姿,给李斯正正经经的行了一礼:“丞相,请受胡亥一拜。”

    李斯扶起胡亥,淡淡的说道:“公子,听完这些有何感想?”

    胡亥不由自主的说道:“胡亥定当学习各位先贤,为大秦,为天下百姓,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气。”

    胡亥以为这是李斯想听的答案,却不成想李斯摇头说道:“公子,错了,老臣是想告诉公子,诸子百家的办法都是错的,只有法家才能真正的实现天下太平。”

    不然,为什么统一天下的是信奉法家的秦国?

    这一句话李斯没有说出口,他还是要点脸面的,点到为止即可。

    李斯这个转折打的胡亥措手不及,差点闪了他的嫩腰。

    胡亥又对着李斯行了一个大礼:“丞相的意思我明白了,依法治国也是我的追求。”

    李斯说的是以法治国,胡亥说的是依法治国。

    读音相似,李斯没有听出两者的差别,但是胡亥心中知道差别。

    一字之差,意思却差了很多。

    “如此,甚好。”李斯满意的抚摸着胡须说道,不枉他苦心教导两天。

    随后李斯开始给胡亥讲解秦法,其中很多法律条文都让胡亥大开眼界。

    比如,随地乱扔垃圾要被判黥刑,也就是在脸上刻字。

    放在后世,随地乱扔垃圾顶多也就是素质问题,没想到秦国已经开始立法来禁止这种行为了。

    还有,秦国律法居然也有未成年人保护法,秦律规定,男子身高不到六尺五寸的,免于刑罚,女子身高不到六尺二寸的免于刑罚。

    至于为什么是用身高来当做衡量标准,则是因为这个世代的户籍管理没有那么完善,很多人的年龄都无法判定。

    身高肉眼可见,简单直接,所以就被拿来当做判刑的标准。

    胡亥对此还提出质疑,若是有人因为病情,始终长不高的怎么办?

    比如常见的侏儒症患者。

    “公子,此人已经如此可怜了,放过他不行吗?”

    额,胡亥第一次发现古代人居然比自己这个现代人还富有同情心。

    是自己格局小了,秦国律法太人性化了。

    听着听着,胡亥觉得有点不对劲了,若是秦国律法真的这么好,为什么还有那么人造反?

    不过很快胡亥就想明白了,并说出自己的观点:

    律法由人制定,也由人执行,若是执法之人乱法,再好的律法也形同虚设。

    “公子圣明,切中要害,臣还没有说就已经知道了,秦国之幸。”李斯高兴的说道。

    这一次,李斯是真的很高兴,虽然之前的胡亥表现出对法家的好感,但是今天胡亥一句话道破法家的难处。

    这便已经足够了。

    两人越聊越开心,一直聊到了饭点。

    “丞相,今天还去父皇那里用膳吗?”

    临走前,胡亥问李斯。

    “呵呵,昨日陛下突然召唤老臣去用膳,是意外。”李斯尴尬的笑道:“今天不会了。”

    胡亥也没有为难李斯,他知道在哪里用膳不是李斯自己能决定的。

    两人相互告别,各自离开了这个敞篷马车。

    胡亥回到自己的豪华马车中,没有吃饭,他还惦记着嬴政的火锅,准备留着肚子晚上吃火锅。

    大军一直在前行,直到天色将黑才开始安营扎寨,胡亥等到全部安置好后,叫来了刘安几人。

    若不是火锅太大,他一个人扛不动,他自己就去了。

    “公子,咱们可以去吃古董羹了吗?”白药兴奋的问道。

    自从昨日胡亥说要带他们吃古董羹,白药已经惦记一整天了,现在终于要开吃了吗?

    “没错,本公子现在就带你们去吃古董羹。”胡亥带着白药等人就去找火锅。

    只是,当胡亥找到御厨的时候,没错,就是御厨,嬴政出巡都带着御厨。

    御厨告诉胡亥,火锅被搬到嬴政的营帐中去了。

    “父皇今晚吃古董羹?”胡亥好奇的问道。

    御厨摇头说道:“不是,陛下今晚只叫了几个素菜。”

    “不吃古董羹把锅搬去干嘛?”

    御厨小声的告诉胡亥:“陛下说看着大鼎吃饭香。”

    胡亥:“……”

    感觉嬴政是在针对他,不想他吃上火锅。

    没有火锅吃了,胡亥带着伴读们往回走。

    “公子,咱今晚还能吃上火锅吗?”白药难受的说道。

    期待了一整天,白期待了,这种感觉真的很难受。

    不光白药他们难受,胡亥自己也难受。

    于是,一个大胆的想法出现在胡亥的脑海中,胡亥叫来白药刘安四人,围在一起,用着最小的声音说道:“本公子有个大胆的想法。”

    刘安听到胡亥这么说,第一反应就是告辞,打扰了。

    不光是刘安,晋虚、辛夏都打了退堂鼓,胡亥大胆的想法他们听都不敢听。

    白药也有点害怕,但是他实在是太想改善一下伙食了,小心翼翼的问道:“公子,你有什么想法?”

    胡亥嘿嘿一笑:“咱们去父皇那里把鼎偷过来吧。”

    白药:……

    刘安:……

    晋虚:……

    辛夏:……

    “告辞,打扰了。”四名伴读异口同声的说道。

    去嬴政那里偷东西,是活的不耐烦了吗?

    他们还没活够。

    然后他们就快速的回到自己的营帐中上床睡觉,连晚饭都不吃了。

    任凭胡亥怎么叫他们都没反应,就算胡亥说要让他们青蛙跳他们也不回应。

    “可惜了。”胡亥觉得错过了一顿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