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世不亡
繁体版

第二十一章 改道

    云梦大泽的码头处,三艘高大的楼船静静的停靠在此,在楼船旁,则是大大小小的二十几艘舰船。

    楼船很高大,估计有十几米高,在这个生产水平低下的时代中,很难想象这是如何建造出来的,胡亥都要赞叹一句好工艺。

    今天是嬴政弃车登船的日子,一大早,码头处就站满了禁军,防止意外发生。

    衡山郡守在码头处拜别嬴政,他是衡山郡守,还需要处理衡山郡的政务,不能一路跟随嬴政东巡。

    如果衡山郡守是个官迷,此刻一定痛惜错失一个接近大老板的机会。

    可惜胡亥连衡山郡守的名字都不记得,不然等以后有机会了,胡亥也能提拔提拔。

    唉,感觉衡山郡守又错失了一次升官发财的机会。

    嬴政登船后,船队起锚,东巡大军开始了水路航行,据说要沿江直达会稽郡。

    云梦大泽南连江水,江水,在后世被称为长江,船队可以沿江东下,比起陆路要快上不知道多少倍。

    现在是冬季,枯水期,江水流速缓慢,楼船行驶在江水中,非常稳当,比起马车要舒适很多,如果不晕船的话。

    胡亥也没想到,前世不晕船的他,这世居然会晕船。

    胡亥的四个伴读也晕船的厉害,他们四个还是第一次坐船。

    在船上吐了两三天,胡亥才慢慢的适应了船上的生活,再看看其他人,还有很多人在继续吐,这些人都是晕船晕的厉害的。

    看着这些人,胡亥的心里平衡了不少,果然,摆脱苦难最好的办法就是看着别人受苦受难。

    只是,让胡亥不服的是嬴政居然不晕船,就连蒙毅和赵高也不晕船。

    大家都是北方汉子,为啥就你们几个不晕船。

    更让胡亥生气的是,在胡亥吐的厉害的时候,嬴政居然手拿一只羊腿来到胡亥面前转悠,堂堂秦始皇,军国大事不去处理,居然在这里欺负一个晕船的年轻人。

    不过胡亥没让嬴政得意太久,直接一口吐在了嬴政手中的羊腿上,气的嬴政拂袖而去,嬴政下令当晚胡亥的晚餐只有羊腿,没有其他菜肴。

    这一局,两败俱伤。

    如今胡亥不再晕船,便想着去嬴政那里找回场子,关中男儿,绝不服输。

    于是胡亥便去了嬴政的船舱,嬴政的船舱是整艘楼船中最大最豪华的,胡亥都羡慕不已。

    胡亥进去的时候,有好几个官员在场,胡亥只认识李斯和蒙毅,其他官员都不太认得。

    看样子嬴政是有政务在处理,胡亥来的不是时候,当即就想转身离开。

    嬴政看见胡亥进来,又转身想走,便叫道:“胡亥,鬼鬼祟祟的干嘛,进来。”

    “诺!”胡亥只好乖乖进去。

    若是没有外人的时候,胡亥都不想理嬴政,直接就走了,但是现在这么多官员,胡亥还是想留些颜面给嬴政。

    幸好是嬴政不知道心里的想法,不然他会让胡亥知道到底是谁你谁留颜面。

    “父皇,您先忙,不用管我。”胡亥找了个不起眼的角落坐了下去,不想参与这些人的议事。

    只是,胡亥不想参与,嬴政偏想让胡亥参与。

    “胡亥,朕与群臣刚才商议是否要去九嶷山,祭祀舜帝。”嬴政说道。

    “九嶷山是什么?舜帝又是谁?”胡亥真的不知道,后世那么多名山大川,胡亥去过的不少,但是从来没听过九嶷山的大名。

    嬴政:“......”

    朕是不是不应该问?

    嬴政不由得开始怀疑人生,这么笨的人真的是我的儿子?

    “赵高,你给胡亥解释一下。”嬴政不想浪费口舌,便让赵高给胡亥解释。

    “诺!”赵高领命,便对胡亥解释起来:“公子,九嶷山是……”

    听完赵高的解释,胡亥才知道九嶷山和舜帝。

    传说在远古时代,三皇五帝之一的大舜,南巡打猎,走到九嶷山的时候不小心死了,于是就被葬在了这里。

    九嶷山并不只是一座山峰,其境内有舜源、娥皇、女英、杞林、石城、石楼、朱明、箫韶、桂林九座山峰,每座山峰都很相似,让人难以区别,故称九嶷山。

    据说舜就被埋葬在舜源峰,娥皇、女英两峰则是为了纪念舜的两位夫人。

    传说娥皇、女英是姐妹俩,一起嫁给了大舜。

    舜帝死在九嶷山后,两女千里寻夫,来到九嶷山,后一起葬于九嶷山。

    虽然并没有证据证明舜帝的陵墓在九嶷山,但是这种传说都传了千年,大家也就默认了这种说法。

    嬴政自号皇帝,取三皇五帝中的皇帝二字,百官觉得有必要去拜祭一下大舜,而嬴政则觉得他的功劳比三皇五帝高出一大截,看不上这种原始社会的部落统领了。

    嬴政觉得需要他拜祭的只有上苍了,其他人都是垃圾,不配。

    原来舜帝就是大舜,这个胡亥知道啊,尧舜禹嘛,上学都学过。

    胡亥也想去瞻仰一下人文始祖,于是说道:“父皇,儿臣赞成去祭祀舜帝。舜帝乃上古贤者,人文始祖,我等后人不该忘记先人的功绩。”

    见胡亥都赞同,嬴政只好说道:“行吧,那就去一趟吧,你们下去准备吧,明日出发。”

    “诺!”百官告退。

    “李斯、蒙毅留下。”嬴政说道。

    “诺!”李斯、蒙毅留了下来。

    胡亥见其他官员有序退下,只有李斯和蒙毅留了下来,便知道接下来是正戏了。

    果然,嬴政吩咐传膳,与李斯、蒙毅一起用膳,顺带加上了胡亥。

    嬴政是真的喜欢拉人一起吃饭,难道是因为人多显得饭菜更香?

    而且你身为皇帝,为什么不找后宫嫔妃一起吃饭,天天跟这些老头子吃饭。

    话说起来,胡亥在东巡大军中好像真的没看见嫔妃,细思极恐。

    胡亥本来是想来让嬴政看看他的晕船已经好了,但是到这才发现众多官员没一个有晕船的症状,连李斯这样的老头现在都在淡定的喝着小米粥。

    小丑竟是我自己?胡亥感受到了来自这个世界深深的恶意。

    胡亥也不好意思再提晕船的事,提出来岂不是让李斯和蒙毅再笑话他一次,胡亥决定不给他们这样的机会。

    只是胡亥不知道的是,李斯和蒙毅早就知道胡亥晕船的事了。

    不同于胡亥,对外事毫不关心,李斯和蒙毅这样在朝堂上打滚的人,自然会对胡亥这个皇位继承人多多关注。

    可以说在这艘船上的大小官员,多少都是在关注胡亥的,只是没有表现出来。

    胡亥简单的吃完早饭就告辞了,嬴政也没有阻拦。

    胡亥回到自己的船舱后,发现刘安等人还在继续吐着,一副病恹恹的模样。

    胡亥顿时觉得自己又可以了,起码跟刘安等人相比,他的适应力高出了一大截。

    优越感一下子就出来了。

    “哟,这不是白药吗?堂堂武安君的后人,现在这是怎么了?”胡亥无情的发出嘲笑:“丢人。”

    白药:.……您难道忘了昨天自己是个什么样子吗?

    五十步笑百步罢了。

    白药扭过头去,不想搭理胡亥,决定在晕船期间不说话了。

    胡亥见白药被自己怼的哑口无言,心情大好,于是看向其他三人。

    刘安、晋虚、辛夏这个时候吩咐扭过头去,闭上双眼,装死。

    算了......看在他们晕船难受的份上,今天就放过他们了。

    “今天是个好日子,心想的事儿都能成……”

    胡亥哼着小调回自己的房间休息去了。

    一夜无话,第二天一早,胡亥就被叫了起来,刘安等人精神焕发的伺候胡亥洗漱,看的胡亥疑惑不已。

    晕船好的这么快?不对,事出反常必有妖。

    胡亥问刘安:“今天是发生什么大事了吗?”

    白药抢答道:“公子,陛下下旨要去往九嶷山拜祭舜帝,今日出发,大家都已经开始准备下船了。”

    胡亥懵懂的点头,这事他知道,他也是赞成的,不过白药刚才说什么?

    “等等,白药你刚才说什么,下船,为什么要下船?”

    白药回道:“公子,九嶷山距此数百里,不通水路,所以大军需要下船改走水路。”

    纳尼?胡亥蹦了起来,九嶷山这么远为什么没人告诉他,早知道这么远他就反对此事了。

    悔之晚矣。

    胡亥闷闷不乐的下了船,登上了马车,开始启程前往九嶷山。

    在船上虽然会晕船,但是船上空间宽敞,不是马车能比的,坐在马车内,憋屈的紧。

    跟胡亥相反,白药四人仿佛脱离了苦海,回到了他们的主场。

    刚上路没一会,白药便向胡亥请求下车,胡亥点头同意了,他现在生无可恋,对这些自然也就不在意了。

    没过一会,马车就传来白药的大呼小叫:“公子,公子。”

    胡亥探头一看,好家伙,白药正骑着一匹高头大马策马扬鞭,神采飞扬。

    胡亥眼神一亮,他还是第一次见白药这幅模样,年轻人总是充满朝气的,胡亥此刻终于觉得白药身上有那么一丝武安君白起的风采了。

    就是不知道白药行军打仗的本事如何,若是可造之材,将来说不定能继承白起之志,秦国再出一个武安君。

    晋虚、辛夏、刘安也坐不住了,纷纷向胡亥请求下车去骑马,胡亥正高兴着呢,便全都同意了。

    没一会,刘安、晋虚、白药、辛夏四人一人一骑,围绕着胡亥的马车来回奔跑,马车中的胡亥都能听见他们的笑声。

    年轻真好,胡亥发出羡慕之声。

    等等,胡亥感觉哪里不太对劲,想了半天才想起来是哪里有问题了。

    他也想骑马啊,为什么现在骑马的是刘安他们?

    本来大家都坐马车,还没什么感觉,但是现在刘安他们四个人都去骑马,只有胡亥一个人坐马车。

    落差一下子就出来了,胡亥的好心情瞬间就没了。

    忍一时越想越气,退一步越想越亏。

    胡亥当即让人停车,走下马车,召来刘安。

    “公子,您有何吩咐?”刘安骑马来到胡亥身前,下马回道。

    “刘安,本公子多久没骑马了?”胡亥问道。

    “公子,您最近一次骑马是两个月前。”

    两个月啊,六十天,差不多吧,胡亥琢磨了下,说道:“刘安,本公子许久不曾骑马,有些生疏了,你来辅助一下,本公子也要骑马。”

    “诺!”刘安没想那么多,便将自己刚才所骑的马牵到胡亥的身边。

    胡亥接过缰绳,僵在了原地,他看着马儿,马儿也在看着胡亥。

    估计双方脑袋中都有许多问号。

    “咳咳。”胡亥干咳两声,道:“刘安,本公子忘了如何上马,你过来扶我一下。”

    刘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