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世不亡
繁体版

第十六章 谋划

    嬴政被胡亥的一句我愿意给弄懵了。

    这孩子该不是傻了吧……嬴政想道。

    胡亥也意识到自己口误,不过他也不想解释这件事,转而说道:“父皇,要不别去东巡了,先把我的婚事办了吧。”

    嬴政的脸色当即黑了,以前怎么没看出来胡亥是这种人,东巡是国家大事,岂能因为女儿私情耽误。

    朕的决定是不是错了……嬴政不禁开始怀疑胡亥作为接班人的正确性。

    想到这里,嬴政气的踹了一脚胡亥,说道:“你给朕滚,在望夷宫好好待着,哪里都不许去,初四与朕一起出发东巡。”

    嬴政特意嘱咐胡亥不要乱跑,是怕胡亥拎不清,万一跑去冯家丢人现眼就不好了,那样丢脸的不光是胡亥,还有他嬴政的脸面。

    胡亥挨了嬴政一脚,这一脚不重,胡亥无所谓,他关心的是嬴政坚持东巡,若是让嬴政东巡,恐怕历史会再度上演,是否意味着他与冯穆清的婚事会不了了之?

    两辈子为人,第一次离媳妇这么近……胡亥觉得还应该争取一下。

    “父皇,儿臣觉得初三就是吉时,要不我先成个婚,初四再陪父皇去东巡?”

    嬴政的脸更黑了,召来侍卫,道:“将胡亥押回望夷宫,没有朕的命令,不许外出。”

    “诺!”嬴政的侍卫绝对忠心,押着胡亥就往外走。

    “父皇,您再考虑一下,东巡随便什么时候都可以去,我的婚事是终身大事,不能再拖延了”胡亥还在垂死挣扎。

    “滚。”回应胡亥的只有嬴政的一声滚。

    侍卫已经押着胡亥走出了章台宫大殿,但是嬴政依稀还听见胡亥在大呼小叫:“父皇,要不您先启程,我结完婚再去找您……”

    嬴政摇摇头,对这个儿子也是无可奈何,以前都没发现胡亥对成婚的执念这么大。

    不过东巡已经不能再拖下去了,只有嬴政知道现在的局势有多危险,想到这里,嬴政便让人传召周信进宫,他对东巡还有一些安排,需要黑冰台去执行。

    ……

    当胡亥被押回望夷宫的时候,天色已经全黑了,刘安和白药等四人还在望夷宫内等胡亥归来。

    今日嬴政设宴,以刘安他们的身份,是没有资格参加的,即使是以下人的身份也是不够格的。今日在兴乐宫伺候的宫女内侍,都是在宫内服侍很多年的老手了。

    见胡亥归来,刘安等人欢喜不已,正准备上前问安,却发现胡亥身后跟着几个侍卫,他们生生止住了步伐,发生什么事了?

    胡亥是公子,在皇宫内来去自由,怎么会有侍卫跟在身后。

    此时,领头侍卫说道:“传陛下旨意,胡亥公子禁足望夷宫,无诏不得出宫。”

    ……刘安等人心中一惊,发生什么大事了?

    侍卫说完话就出去了,站在望夷宫的门外,左右各两人,余下的侍卫则回去复命了。

    刘安见侍卫们都出去后,刘安才上前,小声的问道:“公子,发生什么事了?”

    胡亥摇摇头,说道:“没什么,就是我想成婚了,父皇不许。”

    刘安:……

    “公子,据我所知,待您行冠礼后就可以与冯相家的孙女成婚,不需着急。”刘安说道。

    胡亥惊讶道:“此事你怎么知道?”

    这件事胡亥也是前几天才知道的,他没跟刘安等人说过,但是刘安居然知道。

    刘安苦笑:“公子,不光我知道,白药他们也都知道。”

    “你们都知道什么了?”胡亥心中不妙。

    刘安还未出声,白药抢先说道:“公子,你在冯相面前说想见他家孙女的事情的宫中都传遍了。”

    胡亥:……现在杀人灭口来不来得及?

    “你们是怎么知道的?”胡亥问道。

    刘安回答道:“是二公子和三公子他们说的。”

    胡亥听完傻眼了,刚才还在宴席上被三位哥哥感动了一把,没想到他们居然在背后捅刀子。

    我要与他们断绝兄弟关系……胡亥决定。

    恼怒了一会,胡亥也就想开了,社死就社死吧,只要我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

    想开了的胡亥当即就不想搭理这四个没用的伴读,准备回去睡觉了。进到主殿内,胡亥才发现,殿内有宫女和仆役在等候。

    原来宫女和仆役们早就到望夷宫等候胡亥了,他们需要伺候胡亥洗漱休息。

    胡亥今晚心情好,迅速的洗漱后,就打发宫女和仆役下去休息了,这些人也不容易,在这个王权至上的时代,奴仆是没有人权的,但是胡亥也没有能力留改变这种现状,只好随波逐流。

    躺在床上,胡亥脑海中便不由自主的出现了冯穆清的身影,虽是惊鸿一瞥,但是胡亥已经动了心。

    以前,我觉得一见钟情只是见色起意,但是今天,我对一见钟情深信不已,虽然冯穆清确实是漂亮,但是我胡亥保证,这绝对不是见色起意。

    但是,胡亥又想到嬴政命不久矣,即将在东巡途中驾崩,又想到胡亥历史上没有立皇后,胡亥总觉得自己的婚事不会那么顺利。

    这么漂亮的媳妇该不会最后成了别人的媳妇吧。

    可惜,嬴政对他的建议无动于衷,执意要先行东巡,等东巡回来再给胡亥办婚事。

    只有胡亥才知道这次东巡对大秦帝国的影响有多大,嬴政身死,赵高上位,扶苏蒙恬被冤杀,秦国失去了最后的希望。

    不行,我要改变即将发生的事情,为了媳妇,不对,为了大秦帝国……胡亥心中决定要在这次的东巡途中做些什么,改变历史走向。

    不然,他的媳妇就没有了,而他自己,也活不了两年了。

    只是,该怎么办呢?

    首先,嬴政是病死在途中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劝嬴政取消东巡,但是东巡这件事是不可能取消的,所以嬴政肯定会启程东巡。

    那么,让嬴政途中注意身体行不行呢?

    也不太行,胡亥并不知道嬴政在途中生的是什么病,是偶感风寒还是陈年旧疾。

    嬴政出巡身边肯定是会携带御医的,连御医都没有治好,很大可能是陈年旧疾。

    据说嬴政常年吃丹药,有人猜测是重金属中毒,但是胡亥这些天没有见过嬴政吃丹药,连方士都没有见过。

    显然,这与他前世听说的不一样,但是这也改变不了嬴政驾崩的结局。

    想来想去,胡亥都觉得嬴政这次是死定了,虽然伤感,但是这不是胡亥能改变的,还是多想想嬴政驾崩后他该如何。

    据说,嬴政驾崩前留下遗诏,让扶苏继位,但是遗诏被赵高伙同李斯篡改了,改为让胡亥继位。

    赵高还假传圣旨,赐死了扶苏和蒙恬。

    想到这里,胡亥有点不解,从这些天的经历来看,嬴政应该是想让胡亥继位的,那么传说中的遗诏是怎么回事?

    难道是嬴政临终前终于发现胡亥烂泥扶不上墙,选择了更靠谱的扶苏?

    有可能,嬴政是帝王,帝王的心思谁能猜的透。

    想到此,胡亥觉得他要做的就是阻止赵高结盟李斯,赵高敢篡改遗诏,主要是有李斯的帮助,不然凭他一个小小的中车府令,拿出的遗诏能让谁信服?

    若是嬴政真想传位扶苏,没有李斯帮助,遗诏很可能就会正常交到扶苏手上。

    若是嬴政没打算传位扶苏,而是想传位给自己,那自己就更不能让李斯和赵高结盟,对付赵高就已经够头疼了,若是再加上李斯,胡亥怕自己会被他们俩架空,历史上被架空的皇帝也不是一个两个的。

    可是,自己要怎么阻止他们俩结盟呢?

    李斯已经是左丞相,官已经做到顶了,不可能再升职了,赵高是凭什么说动李斯的,难道李斯本来就有董卓曹操之心?

    秦朝历史胡亥不熟悉,但是三国他熟悉啊,电视剧看的不少。

    胡亥将自己的身家盘算了一下,自己好像也没什么能给李斯的,难道要给李斯裂土封王?

    这也不现实,秦朝实行的是郡县制,连嬴政的亲生儿子都没封王,李斯一个外姓人更不可能。

    唉,想不到办法啊,胡亥轻叹。

    如果实在没有办法,胡亥只能选择下下手为强,杀了赵高,没了赵高,李斯想要结盟都找不到盟友。

    只是两世为人,胡亥还没杀过人,而且就目前来看,赵高并没做出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就这样被杀了,胡亥有些下不了手。

    到时候再看吧,如果赵高真的想要篡改遗诏,或者假传圣旨想杀扶苏蒙恬的时候,就不能怪他心狠手辣了。

    只是,胡亥身边只有刘安几个伴读,指望不上,赵高却是中车府令,宦官之首,手下众多,想要杀赵高也不是简单的事情。

    所以,还需要从嬴政身上着手,让嬴政给胡亥安排几个好手,能唯胡亥之命是从的那种。

    不过现在也不急,等东巡启程,在路上的时候胡亥再提出要几个侍卫保护自己的安全,嬴政应该是不会反对的,毕竟东巡路上不安全。

    手中有人,关键时候拿下赵高,再凭借他皇子的身份,应该可以安抚住众人。

    那么另一个问题又来了,嬴政到底传位给谁了。

    若是传位扶苏,则皆大欢喜,若是传位胡亥,又该怎么办?

    要不我也学习赵高,假传圣旨,传位扶苏……胡亥大胆的想到。

    不行,胡亥随即又想到这些天了解到的消息,扶苏师从儒家,而秦国历代都是以法治国,若是真的让扶苏做皇帝,秦国文武百官不服怎么办?

    如果他真的做了皇帝,他又该怎么做才能避免秦国灭亡。

    秦国虽然统一了天下,但是六国余孽想复国的心思从没熄灭过,而且秦国的法律森严,不得人心,天下百姓最后还是要造反的。

    所以,我还是历史那个二世而亡的胡亥?

    胡亥仰天长叹,觉得自己难逃一死。

    胡亥越想越头疼,感觉事态的发展不是他能轻易改变的,历史的车轮会将在按在地上反复摩擦。

    就在胡亥考虑要不要提前自挂东南枝的时候,他突然想到,治理秦国他不会,但是他知道未来历史的走向啊。

    在原先的历史上,赵高上位后杀了很多秦国的忠良贤臣,自断秦国臂膀,但是现在有他在,赵高就折腾不起水花。

    他能保住大将蒙恬,能保住丞相李斯,,能保住很多人,有这些人在,是否可以保住秦国江山?

    而且他还知道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他知道刘邦项羽要造反,他还知道有个战神叫韩信,有个谋臣叫张良……

    他还知道天下百姓造反的原因,徭役重,我就免除徭役,刑法严苛,我就废除刑罚,也搞个约法三章,赋税重,我就减免赋税……

    知道这些事情,大秦应该不会亡吧……胡亥嘀咕道,觉得大秦帝国还有救。

    想到这些,胡亥心中有了一丝底气,放松了不少。

    秦朝末年造反的人那么多,大多都不成气候,只有项羽和刘邦需要重视。

    项羽有勇无谋,虽然打战厉害,但是不懂内政,不算心腹大患,真正需要重视的是刘邦。

    刘邦这个老混混自己没啥本事,但是会忽悠人,招揽了一批能干的手下,其中最有名就是三杰:韩信、张良、萧何。

    胡亥觉得他可以先行一步挖墙脚,韩信打战那么厉害,他提前就派人到处去找韩信,韩信是个官迷,给他个大将军就不信他不来。

    萧何现在好像就是个小官,那他就给萧何加官进爵,把萧何招到咸阳来,不给他和刘邦瞎混的机会。

    至于张良,张良当年还刺杀过嬴政,不太好搞,但是三杰去其二,刘邦应该也就废了。

    这样想来,胡亥觉得自己又行了,媳妇应该跑不掉了。

    嘿嘿,越想越放松,胡亥就在这种放松的状态下进入了梦乡

    在梦中,胡亥登基称帝,轻徭薄赋,休养生息,治国有方,天下百姓安居乐业,胡亥与冯穆清过上了没羞没燥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