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就登基
繁体版

第十九章 风平浪静

    天气渐渐的转凉,京城之中已经不复往日的燥热,秋风的吹拂让经历了这个酷夏的人们带来丝丝凉爽。

    但是快乐是他们的,张璁却是非常的苦恼。

    因为他前面的操作,让礼部的人更加不待见他了。

    不过这也不是没什么好处,这让张璁完成了从教书育人到走进官场的转变!

    留下来!这是他想要做的事情,但是现在这个留下来到底能不能留,这又是一个问题了。

    既然指出礼部日常所出的差错不行,而现在得罪了礼部的这些官员,估计考核的时候对他的评分也会很低。

    那么既然如此,那为什么他不搏一搏?

    现在本来都已经是最差的结果了!

    观政进士每月是有考核的:“每月俱听堂上官考试贰次,候取选之日,分别勤惰,开送吏部,参酌选用。”

    而如果给上官的影响好也不是不能直接留在朝廷,内阁首辅李贤中进士后在吏部观政,吏部尚书郭琏非常喜欢他,因此实习期满李贤被直接留选吏部稽勋司主事。

    张璁最开始就是想走这一条道路,但是现在看来估计自己只能做最坏的打算了。

    还剩一个多月“实习期”也就要结束了。

    现在本来就到了最低的点,那他张璁为什么就不能搏一搏?

    张璁开始走向了他刚开始根本就不想走的那一步。

    在朱厚熜进京的时候,因为和朝臣有礼仪政治,没有及时的进京,而是在良乡哪里停留了许久。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虽然内阁早就已经想办法补救封口了,即使是太监那边也是说的别人知道“立刻打死!”

    但是还是被人透露出去了。

    张璁当时也是在那个时候听别人说的。

    当时他们这群准进士自然是希望皇上快点进宫,然后赶快殿试。

    但是对于杨廷和等人也是敢怒不敢言,稍微的提了一下也就略过了。

    他们当时那些进士虽然其中大多数的人没有当过官,但是也是知道人言可畏的道理的。

    “一句话说出去之前你是它的主人,说出去以后你就变成它的奴隶了!”

    虽然“准进士”们都不敢多言,但是张璁也是发现了其中的问题。

    内阁的众人的意见就是让皇上尊称孝宗为皇考,称兴献王为皇叔考兴国大王,母妃为皇叔母兴国太妃,自称侄皇帝。

    而举出来的例子就是汉代尊奉定陶王刘康、宋代尊奉濮王赵允让的先例。

    但是这对于张璁这个沉浸于各种“礼”几十年的老教师来说,杨廷和他们这一套理论显然是有一些问题的。

    因为不管是汉代尊奉定陶王刘康,还是宋代尊奉濮王赵允让,他们其实都是开始就被预立为皇嗣,被过继了的。

    而朱厚熜可不是这样,而是突然当上这个皇帝的,和过继没有任何关系。

    还有朱厚熜继位的合法性。

    因为朱厚照并没有子嗣,快要死的时候也没有从宗室之中挑选自己的嗣子。

    按照明朝“兄终弟及”的祖训,朱厚熜理应是第一合法继承人。

    根本不需要过继给孝宗。

    更不要说杨廷和最先策划的,让朱厚熜以皇太子的身份继承皇位。

    这简直就是侮辱。

    因为先帝朱厚照是他的堂兄,让朱厚熜以皇太子的身份继承这个皇帝,不就是给自己的堂兄当儿子吗?

    当然这些当时都被朱厚熜一一反驳了,不过这也表明了杨廷和他们乱搞,想要掌控权利的野心。

    在他们这群人的心中,朱厚熜这个皇帝始终是自己立的,因为选皇帝的遗诏都是自己写的。

    张璁看着那次“礼仪”的纪录反复的衡量,但是心中还是有些犹豫。

    因为他知道他这个决定一做出来,那么杨廷和等人估计就开始嫉恨上他!

    这次张璁的目的自然是为了能够讨好到朱厚熜。

    但是揣摩圣意是有风险的,直接看来就是杨廷和等人肯定会对他进行报复。

    如果真的要论礼仪的话,首先攻击到的就是首辅杨廷和和礼部尚书毛澄这两个人。

    毕竟怎么迎接朱厚熜,给朱厚熜定下什么样的身份,都是杨廷和和毛澄二人拍板决定的。

    张璁本来都将上书写好了,但是现在却是开始踌躇不前了。

    这一下可是基本上连整个内阁都得罪了,他这个人能担待得起吗?

    张璁在自己的心中反复的问自己。

    秋夜入微,夏天的热气好像并没有散完。

    至少张璁在自己的书房里面大半夜还没有感觉到自己身上有多冷。

    这封奏折他实在是没有勇气发上去!

    张璁叹息了一声,借着微末的烛火将自己冥思苦想了几天的奏折烧毁了!

    《道德经》吾有三德:曰慈、曰俭、曰不敢为天下人先!

    如果他敢开这个口,迎接他的更可能是万丈深渊!

    张璁终究还是犹豫了。

    不过有些事情却是由不得他犹豫!

    张璁因为得罪了礼部的其他人,这次月评,获得了一个非常差的标准。

    即使他每天兢兢业业,不曾有半点迟到和懈怠。

    所以他觉得这个月自己可能得不到勤恳的评价,但也能称得上是尽心尽力的吧?

    但是他得到的却是“惰慵!”

    这基本上也就杜绝了张璁心中最后那一点遐想。

    直接给他根都铲尽了!

    怀揣着周围人幸灾乐祸的眼神,张璁木然的走回了自己的家里!

    这个礼部,他总算是明白了,自己不可能能够有什么出路了。

    大概率就是到一个小地方,当一个小小的知县,或者直接让自己去南京的六部里面当差,随便打个招呼,自己可能就得蹉跎一生了!

    张璁不知不觉的就走到了自己的书房。

    书房之中的蜡烛还剩一小截,上面还能看见因为昨天晚上在这里烧掉呈黑色的纸屑。

    张璁沉下心来,深深的吸了一口气。

    重新磨墨,笔墨纸砚都摆在了桌子上面。

    这次的张璁却没有了上次的犹豫,而是直接坐在椅子上开始了自己的书写。

    张璁的上书经过了多次的纠结终究还是重新提上案!

    一场新的风波即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