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就登基
繁体版

第十三章 风浪将起

    朱厚熜当然是在大殿之内坐了一下就走了。

    不可能真的要陪这些考生坐一天吧。

    毕竟他这个皇帝日理万机,要是和这群考生坐一天,那也与他的身份不符了!

    而接下来交给朱厚熜的事情就很少了。

    下午,殿试结束。

    张璁却是伙同着一群考生走出了紫禁城。

    夕阳映照着紫禁城,显现出神秘庄严的阴影。

    张璁等考生都是红光满面,不知道是因为夕阳的余晖,还是由于发自内心的欢喜。

    告别了众人,张璁和其余人商量着传胪典礼再相见。

    别人是什么感受张璁不知道,但是他自己却是感觉到热泪盈眶。

    科考七次,蹉跎半生,如今他已经四十有七,本来自己都早已想放弃的事情,现在却是皇天不负有心人!

    张璁的紧绷着的心弦终于是放了下来。最后一场考试结束了!

    名次对于他来说并没有多重要。

    如果第一次考的时候他可能想的是要考状元,那么七次不中已经磨平了他所有的棱角!

    生活就是这样,既然无法达到,那就得降低期望值。

    。。。。。。

    殿试结束后,受卷官收取、汇总所有考生的试卷,再送至弥封官处进行弥封。

    与乡试、会试不同,殿试试卷弥封毕,不需要誊录官朱笔誊录,而是由掌卷官直接转送至东阁读卷官处阅卷。

    读卷官阅卷时,将试卷分为一、二、三等,并将一等试卷向皇帝进读,供皇帝进行鼎甲排名。

    这一二三等基本上也就决定了一二三甲了。

    一等试卷一般有三张。

    皇帝或将此三卷直接选为一甲人选,确定名次,或由皇帝决定再进读几卷。御笔钦定一甲三人后,将其余试卷发出,由内阁官领收。

    朱厚熜直接就拿着三份试卷定了名次,也就没有选择继续看。

    现在这些其实都是假大空而已,要是光写这些都能治国,那把国家交给翰林院的更合适!

    “圣贤书是拿来给人读的,拿来办事百无一用!”

    对于朱厚熜来说,这是一次发育的好机会,现在主要还是把朝廷的事情交给杨廷和他们,自己猥琐发育。

    其实是不交给他们也没有办法,朱厚熜身边没有可用的人!

    朝堂之上,现在议论的事情却是朱厚熜想要抓住的财政大权!

    前面说了,宁王之乱对江南经济造成了严重的混乱,所以江南那边一直欠收,朱厚熜当然是还想挣扎一下财政,准备派宫里的太监去督看一下。

    这也是没有办法之中的办法,因为现在朱厚熜身边可用的人还是太少,而刚殿试的那些人,资历太浅。

    他又不可能派袁宗皋去,所以派遣宫里面的太监去是一个正确的选择,而宫里面的太监其实朱厚熜信得过的也就黄锦和吕芳。

    但是黄锦由于性子太柔和,而且手段也嫩得很,去的话肯定也搞不出来什么。

    而且黄锦伺候了他这么多年,还是不宜派出去,所以准备将吕芳派到江南去。

    黄锦过去可能不行,但是吕芳这种在宫里厮杀后还能做到司礼监第一秉笔的去,那可以说还有点大材小用!

    所以朱厚熜也就拍板让吕芳去!

    但是朝臣们自然是不干了!

    朱厚熜一提出这个事情,工部及给事中、御史提出谏劝。让他不要派遣宦官过去。

    只能说朱厚照时代给他们留下了很大的阴影。

    朱厚熜其实上台一来,在杨廷和的帮助之下,针对宦官势力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改革,政治上,抑制司礼监的权势,伸张内阁的权力。

    经济上,整顿内府库局,罢监仓宦官,没收宦官庄田,还地于民,遏止宦官对百姓的经济剥削。

    军事上,整顿御马监,革除宦官监军.并在全国范围内废除镇守中官制度。

    这些都让臣子们觉得皇上是英明的,但是现在突然就派遣宦官去江南了,朝中有些人和江南那边的利益连着的。

    以宁王叛乱的借口在江南盘剥了这么就,这块肥肉当然不想吐出来了。

    其实宁王叛乱之后,百姓流离失所,受益的还是那些大地主们。

    虽然宁王的声势浩大,但是也就四十多天就凉凉了,所以对江南造成更大危害的其实是那些官员和地主。

    兼并了灾民的土地,还利用朝廷的政策。

    而朱厚熜如果将太监派遣过去了,自己这些人拿不拿得到好处不说,说不定还会人头落地!

    这样自然不是他们这群人想要看到的!

    当然还有一些人也真的是体恤江南的民众们。想要让他们不受太监的盘剥。也不想让圣明的皇上犯错误。

    还有一些人也就是凑个热闹,毕竟劝谏皇帝是能在别人的印象之中留下一笔的,就如同今天的杠精!

    不管是那一批人,朱厚熜都对他们不在意,他要的是效果。

    朱厚熜直接催促内阁为此起草命令。

    但是杨廷和等人不接受命令,并且极力说江南百姓贫困,财富枯竭,请不要派遣宦官前去。

    朝议之上,朱厚熜直接指出:

    “派遣督查织造,此乃是旧例已有,祖宗之法而已!”

    文官们喜欢说祖宗之法,朱厚熜当然也就喜欢和他们玩咯,毕竟当时喜欢拿祖宗之法拦着他进去的也是这些人!

    杨廷和这个内阁首辅自然是首当其冲,不遑多让的站了出来,然后说到:

    “陛下乃是听信了奸佞所言!”

    “臣等与举朝大臣、言官言之不听,顾二三邪佞之言是听,陛下能独与二三邪佞共治祖宗天下哉?”

    不得不说杨廷和的情商还是非常高的,首先将锅扣在了奸佞之人身上,表现了不是皇帝自己想的,给朱厚熜递了一个台阶下。

    要是其他人当然也就干了,但是朱厚熜可不一样,只是静静的看着杨廷和,期待着他的下文。

    大殿之内其他人都是感觉到了皇帝身上好像有一种愤怒正在酝酿,想要爆发,就好像是身在大海之中,大风大浪正要袭来。

    但是又看了看在大殿之中犹如定海神针的杨廷和,顿时有些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