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烂小说之旅
繁体版

S1-4 把“表格”变成“故事线”

    【从最初的那个梦的“灵感”、故事的“冲动”细化到现在,我们已经在一步步接近故事的正体了,那么,只需要再努一把力,我们的梦,我们的那个精彩的故事,就终于要“正式”开始创作了,只要……

    ……再细化一些!

    同时,这也是我们在真正下笔之前,需要反复琢磨的故事“框架”“骨干”,是决定故事的“上下左右”的地方……

    我会在这些重要的“点”上详细说明。】

    ·从“十件事”到“十五个节拍”(点)

    在这里,我会用一到十列出原有的“十件事情”,然后将它们和节拍表—故事线①到⑮一一对应起来,这么做是为了再现故事构思的过程,即从“单一想法”到“具体事件”的思维过程。

    【△1】:

    ①开场画面——(一开场事件),主要角色出场,简略描写世界观,这里是故事框架的“最左边”;

    ②呈现主题,借角色的“嘴”,将主题明确地“说”出来(如果你还记得一个故事中,我们会有三次机会明确地用文字表达我们的“思想”的话……这里就是第一次机会了);

    ③铺垫设置——(二铺垫事件的起点),在人物、主题、世界观上查漏补缺、强化“主角”的三要素(可爱、可怜、可信);

    ④意外、BOOM——(三激励事件),在这个“意外”发生之后,主角的世界就开始“变了风向”,通常也是主角第一次明确感到“死亡威胁”的时候;

    ⑤争执辩论,通过队友、主角自己的内心或是关心主角的人,与主角受到刺激之后的“过激”思想明确地产生“矛盾”来引起读者的“思考”……但是要只“问”、不“答”,用具体的“事件”和“行动”来暗示我们的“答案”;

    【△1和△2的分界线】:

    ⑥进世界2,通常会有一个明确的告知行为,即“我们走吧!”“计划开始!”……等等这一类的相似行为;

    ⑦B故事,A、B故事线很久之后我才明确地理解了,这里提前一些更正过来,其实从故事一开始,我们主角的那个强烈的“物质欲望”便是A故事线的目标,而这里是“精神目标”的起点,通常是主角在进入世界2这个和自己格格不入的世界之后,出现了一个帮助他适应世界2的人——这个人可能是导师、潜在的恋人、灵魂伴侣……或者上述特性都有的这样一个“重要角色”;

    ⑧游戏时间——(四进展事件的起点)轻松的“跑团”时间,在我看来,就是进入了一个“挑战等级”符合现在主角的“地下城副本”,通常也是增强读者阅读欲望,搞预期画面、搞福利画面的一段“轻松时段”;

    ⑨中点——(五转折事件),这个“中点”是“故事的中间点”这个意思,在这个点上,主角会享受到他的胜利果实,几乎已经实现了A故事的目标,也就是我们要给他一场“虚假的胜利”(如果你的故事线是反着来的,这里就是“虚假的失败”……没有什么差别,“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里也是故事非常重要的一个点,过了这个点,世界2就不会对主角那么“友好”了,主角的“内心”会被我们一步步逼向“深渊”——⑫、或者说七-危机事件;

    ⑩坏蛋逼近——(这个节点之后,下一个节点之前,发生了——六再转事件),在这个阶段,我们要一步步剥离主角的物质享受、压缩他的“安全区”,让他充分体会到“你可以逃,但你无处可躲”;

    ⑪一无所有,一切的折磨都是为了将主角打入谷底,让他反思自己在⑨中点前的傲慢、骄傲等原罪;

    ⑫灵魂黑夜——(七危机事件)完了……但又没完全完,看似给“他”死,实则让他“生”,同时,这也是整个故事框架的“最下边”;

    【△2和△3的分界线】

    (世界2还有一种写法,故事线的起伏其实也是一样的,但会用上“明降实升”和“明升暗降”,这个一般是用在写主角有“队伍”的时候,以后的细致说明会详细解说,这样的写法其实是为了凸显“主角”一人)

    ⑬进世界3——(在这之后,很快就会迎来——八预热事件),当然是为了整个故事的高潮“预热”,这个点就是触底反弹、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时候(也是第二次用文字表达思想的机会);

    ⑭高潮——(九高潮事件)这时候的我,在⑬到这个点上糊涂了很久,我明白这是从“重新燃起希望”到“主角大战BOSS”的那一段,但我总觉得中间缺少了很多东西,这也是在今后的学习中才慢慢明白过来,忠实于笔记,这里仅仅是“大决战”三个字而已,同时,这也是我们故事框架的“最上边”,也是最后一次用文字在决战前的对峙时,明确“说”出“思想”的机会;

    ⑮终场画面——(十结局事件)送的结局,交待各个重要角色的结局,要与①开场画面相互形成对应,相似,而本质上不同,同时也是小说用来埋下有关下一卷伏笔的地方——

    ——你不能让读者认为你就“大结局”了吧?

    ……所以,虽然好的故事写到⑮已经无关紧要了,但看故事的人,他的情绪需要一个“安抚”,并且我们也希望他继续能够去看下一卷,因此还是多花些心思的好……

    最后,这是我们需要的故事框架的“最右边”。

    看完了十五个节拍点,我们再将一些特殊的点拉出来单独说明,它们分别是构思故事时的:

    最左边:①开场画面——(一、开场事件)

    最右边:⑮终场画面——(二、结局事件)

    左到右的中间点:⑨中点——(五、转折事件),但这个点的“横坐标”,要在“最上边”那个点的75%左右;

    最上边:⑬高潮——(九、危机事件)

    最下边:⑫灵魂黑夜——(七、危机事件)

    放弃那“起承转合”的一条线构思吧,试着在纸上画出最边上的四条线与那一个称为“中点”的“关键点”,然后再根据这四线一点的“框架”,依次补足“十五个节拍点”……

    ……然后将每个“节拍点”都用“一句话故事”写下来……

    ……看!故事出来了!

    我希望是这样,但6月25号刚刚读完“秘籍”上半册的我,依旧没有什么大的改变……

    ……因为我只是知道了“点”,却不知道这些点具体要做什么!

    别灰心,但到了这里,你已经了解了我差不多整整一个月的学习内容呢!

    上半册到此为止……好吧,还有很多细节的补充,我也会敲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