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龙传
繁体版

第十八章 借力

    “李大人快人快语!”李碧笑道,“实不相瞒,在下李碧乃是东宫僚属,也是总是旁系,和李大人也算是兄弟!”李碧特意点出两人血缘,希望借此拉近两人的关系。

    李靖一听对方是东宫僚属,便是越发不想和对方牵扯上,只是自己毕竟也是宗室血脉,不给东宫面子,那也不是什么明智之举,不管怎样,那也是储君,“虽然都是宗室,可是我们这不毛之地和京都还是不能比的,多年不走动了,不敢高攀啊!”李靖回答道。

    “李大人,何出此言?”李碧此时也是看出李靖的心意,可是他来这里的目的就是为了拉拢李靖。

    “李大人少年英雄,年纪轻轻便是平定唐州蛮族,太子殿下得知后甚是欣慰,特来信予以褒奖!”李碧此时不得不直接抬出太子的招牌。

    “李兄,你这样的话,我们便是不要在耽误时间了,我现在马上就要回家了!”李靖说罢便是要起身告辞,不管是在未来还是在现在,李靖都是十分反感这样的官场客套,动不动就在那里顾左右而言他,明明两边都是知道对方的想法,但是偏偏还要故弄玄虚,显得自己很有水平一样。

    李碧看着李靖真的要走,当时急忙拉住,知道自己真的是不能在和李靖这样客套了,“是李碧唐突了,请恕罪!”李靖也只能重新坐下来了。

    看着李靖重新入座,李碧这才是重新整理自己的思路,“李大人,太子有意请大人入东宫!”李碧说完之后,目光则是死死地盯着李靖,李靖却是对此毫不在意,“太子竟然是会记住我这一个小小的长史,我并不能为太子带来什么啊!”李靖突然笑道。

    “或许李大人现在并不能为太子带来什么,但是未来可以,李大人尚未及冠便是可以平定南蛮,假以时日,定然是可以傲笑朝堂!”李碧鼓舞道。

    “算了,那不是我想的,我也做不到,实话跟你说了吧,我和岳父之间是有着协议的,这个长史我只会做三年,现在准确的说是两年半了,之后我便是会辞官回家,好好过我的日子,所以李兄和太子注定要失望了!”李靖直接如实相告,现在太子在朝廷里的地位几乎天下皆知,所以朝中除了一些所谓的清流或者无背景的青年官员会投效东宫,多数大臣其实不是属于杨忠思就是李甫,而李甫和地方节度使关系更为密切,李靖自己这样的身份,自然是无形中就是属于李甫一派,和太子联系密切,对他可是没有半点好处。

    “什么,李大人只做三年官?”李碧不可思议的看着李靖,眼前这个少年三年后才是二十岁,竟然是会放弃仕途,而且还是刚刚才是展现出自己的能力的少年,李碧他是真的不能相信。

    “难道是张京大人与李大人翁婿不合?”李碧小心的试探道,在李碧看来,李靖会这样一定是因为张京在里面干预了,他调查过,李靖进入官场都是张京一手策划,换句话说,李靖的仕途就是抓在张京的手里,那么也就是能够理解李靖的话了。

    “不,是我自己提出来的,我本来就不想当官,想必你也应该调查过我的过去,我过去就是一个傻子,正常了到现在也就是半年多,所以我没有那么多大志向!”李靖毫不掩饰道。

    李碧听到李靖这番话显得更加震惊了,但是他很快平复自己的情绪,“既然是如此,大人更加不应该辜负上天对于大人的恩典,何况大人或许有所不知,大人以少年英姿平定南蛮,你的名字已经是被杨忠思和李甫注意到了,想必你还不知道,你这个两府长史的位置,实际上就是左相和右相相争的结果,杨忠思为了扳倒李甫,自然是会极力拉拢青年官员,而李甫一派一直和地方节度使交好,你自然是也是被他们拉拢之人,就算是到时候李大人想着离开官场,估计也是难以如愿了!”

    通过李碧的话,李靖也是第一次明白自己这个奇葩的管制来历了,顿时也是感到自己不知不觉中真的陷入很大的麻烦之中。

    “既然这样了,那我为什么要跟着太子,天下都知道,陛下对于太子是不喜的,左相和右相都是有着自己要扶持的对象,以及自己还有更大的实力,那我跟着他们不是更好?”李靖反问道。

    李碧听到李靖的问题,反而是让他的心更加安定了,这就是意味着他这一次不是白来了,“杨忠思只是依仗着自己妹妹杨妃得到皇帝陛下宠爱,而青云直上,在朝中,虽然是拉拢了不少势力,但是这些都是被他以利益收买的市侩之徒,它本身又和地方众多节度使关系极差,倘若一旦杨妃失宠,他权位也不过是浮云一般,而李甫此时势力虽庞大,朝中不少老臣都是以李甫马首是瞻,但是他掌权日久,对于陛下也是威胁,否则杨忠思也没有机会而立之年,便是位居宰相之位!”李碧细心的为李靖分析目前局势。

    “而太子殿下,德行无愧,陛下即使不喜,也是无理由废除太子,所以太子依旧是未来的天子,太子现在只需坐山观虎斗,便是可以立于不败之地!”李碧话音落下,李靖却是在摇头,“大人,你这话说的简直就是和书上一般,说的好听,其实就是什么也做不了,这样的话,太子即使未来登基,真的就控制朝堂?能够镇得住各地节度使?”

    李碧被李靖这一问,一时间却是不知道怎么回答,“大人虽然是年长我几岁,但是却是太书生意气了,拉拢人不给利益是不行的,现在我唐州刚刚平定蛮族,正在缺粮,而隔壁的荆南节度使却是暗自限制对于我唐州的粮食贩卖,不知道太子能否解决这个难题?”李靖反问道。

    李碧目光微微一变,“你说荆南节度使限制了对于唐州的粮食贩卖,荆南州也是设立了刺史的啊,这些都是政务,应当是刺史府管辖,怎么会被节度使限制?”李碧追问道。

    “呵呵,这个就要大人自己去查了,如果能够解决这个歌难题,我想着我岳父大人一定是会感谢太子殿下的!”李靖说道,李靖在得知现在的朝廷局势和目前自己所处的处境,便是越发感觉此时的大炎王朝就像是当年安史之乱的前期,那个杨忠思和李甫之间的斗争,就是杨国忠和李林甫之间的斗争。

    当年确实是杨国忠击败了李林甫,其关键还是玄宗皇帝也是感觉李林甫权势太大了,最后感到威胁,起了杀心;而杨国忠在扫除李林甫之后,便是和节度使们的关系日益恶劣,直接刺激了安史之乱爆发,结果杨国忠和杨贵妃都是死在马嵬驿兵变。

    而看着这目前局势,杨忠思估计会击败李甫,但是北方的叛乱或许也会开始,这样的话朝廷自己就要大乱,太子必然去争夺最后的大权,哪里还有谁顾得上他,倒是如不借助这个太子的力量,把荆南州好好整一整,也好帮自己唐州储备更多的粮食,待乱世来临,唐州也是可以好好自保。

    “告辞了,我这就去荆南州!”李碧立马起身告辞。

    回到家中,李靖自己并没有将这件事告诉家里人和自己的妻子,他认为自己并没接受那封信,也没有表态,这似乎没有说的必要,可是万万想不到,这或许是他这辈子最后悔的决定。

    两个月后的京都,东宫,一身疲惫邋遢的李碧走进东宫大殿,太子李据等人看着李碧的模样俱是一惊,差点没有认出他来,“李碧你这是怎么回事,你上次来信说你去了唐州之后,要去一趟荆南州,这怎么弄成这个样子?”李据十分关切的问道。

    “我是逃回来的!”李碧回答道,紧接着,李碧便是将自己离开唐州,前往荆南州,一路上的经历一一道来:“回太子殿下,之前我在来信中已经是说明,这李靖似乎受到张京的压制,同时唐州也是受到荆南州的限制,我此次特意前往荆南州,这才发现,荆南州节度使卢定芳的夫人娘家已经是掌控整个荆南州的粮食贸易,而由此带来的后果就是荆南州刺史现在已经是形同虚设,荆南州所有政务几乎全出自刺史府!”

    “什么,卢定芳是要做第二个禄安山吗?”李据脸上尽是震惊,荆南州虽然是也是地处南方,但是和唐州不同,荆南州位于唐州东部,更加靠近大炎赋税重地江南,而且又是产粮区,交通便利,这样的一个地方如果被一个节度使掌握军政大权,不要多少时间便是可以迅速积累强大的军力,一旦是北方出现大乱,卢定芳就可以在南方称王,那后果却是不堪设想。

    “太子殿下,目前下来看,的确很有可能,根据我的秘密盘查,卢定芳曾想让自己儿子迎娶张京之女张妍儿,只是因为张妍儿突然嫁给李靖,这才作罢!如果卢定芳计划成功,张京眼下只有一个十二岁的儿子,时间久了,这唐州很快就要落入卢定芳手中,由此看来,卢定芳确实是有这样的野心!”李碧将自己的分析告知太子。

    一旁的太子太傅何志昌闻言立,脸色一变,像是抓住了什么,“李碧,你说那卢定芳原来是要和张京联姻,可是现在的张京的女婿是李靖?”何志昌问道。

    “不错!”李碧点头道。

    “看来,张京之前的平南蛮的目的其实是就是为了扩充实力,而她要防的就是卢定芳!”何志昌肯定道,太子李据此时也是像是回过神表示赞同,“不错,所以我这次回来就是希望可以尽快削弱荆南州,只是在回来的路上,被卢定芳察觉。他似乎认为我是朝廷暗探,才对我一路追杀!”李靖说出归来目的。

    “削弱荆南州,确实有必要,可是由我去,似乎不妥,陛下十分忌惮皇子和地方节度使有联系!”李据担忧道,他这个太子他有些时候真的感到做的十分无力,自己的父亲永远在防着自己,自己有着各种志向,永远只能埋在心里。

    “自然是不能由太子出面,我们可以将这个消息透露给杨忠思,由他们去处理,我们只是要把控好处理的程度,不能让卢定芳一家独大,同时也要限制住唐州,唐州毕竟自己就有铁矿,一旦荆南州被削弱太狠,就会给唐州做大的机会!”李碧提出自己的计划,顿时在场众人纷纷表示同意。

    于是在五天后的朝堂之上,杨忠思揭发荆南节度使卢定芳控制荆南商陆,独断专行,与民争利,证据确凿,荣兴帝震怒,当场便是下旨,处死主犯及卢定芳夫人的兄弟全家三十六口,卢定芳被罚俸禄一年,追缴非法牟利银两叁拾万辆,其中最为诡异的就是将原来唐州和荆南州的交界处一个名为黎阳县的县城由荆南州划归唐州管理,而这个黎阳县却是荆南州进入唐州一条重要商道。

    当这条消息传到唐州的时候,张京和刘善明都是很是意外,同时又是各自怀着其他心思,只是张京显得更加谨慎,而刘善明则是显得很是欣喜,而李靖则是暗自有些心惊,想着那个叫李碧的家伙,自己当时这么一说只是为了让对方知难而退,可是这个家伙竟然是办成了,同时他也开始为自己担心了,他感觉自己若是和这个李碧为敌的话,自己绝不是对方的对手,因为他很像是唐朝的某人,那人也叫李泌,自幼聪颖,深得唐玄宗赏识,令其待诏翰林,为太子李亨的属官。后遭宰相杨国忠忌恨,只得归隐名山。安史之乱时,李亨即位于灵武后,召李泌参谋军事,宠遇有加。不久又被权宦李辅国等诬陷,再次隐居衡岳。唐代宗即位后,再被召为翰林学士,接连受宰相元载、常衮排挤,被外放至地方任职。唐德宗时入朝拜相,参预内政、外交、军事、财政等方面的筹划,对内勤修军政、调和将相,对外联结回纥、大食等国遏制吐蕃,达成“贞元之盟“,

    李靖此时看着天下局势,他现在已经是坚决相信这个时代的“安史之乱”是一定会来的,到时候天下大乱,各路藩镇争雄,李靖感觉自己的那点脑子根本玩不了这个高端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