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代开始的修仙生涯
繁体版

第十一章定远城

    次日清晨。

    周正走在林间小道上。

    根据黄逍所说,他所在的道观就在定远城边上。

    今天天气不错,正好去看看。

    临近中午的时候。

    周正终于看到了不远处的定远城。

    走在定远县的大街上。

    周正突然想起他哥正好在这里,这不得顺便过来看看,正好还能蹭顿饭吃。

    看着大街上人来人往,到处都是商家在哪里吆喝,让周正不禁感慨果然是城里,跟乡下就是不一样,这番景色是周正在村子里绝对看不到的。

    不过周正倒也不羡慕。

    有多大的本事就吃多少饭。

    在村子里他是人人尊敬的教书先生,那是因为村子里只有他一个秀才,其他村民虽然也读过点书,但没有功名在身那就是比不上自己。

    但要是到了这城里就不一样了。

    就周正这么走在大街上就不知道见了多少个帮人写字谋生的,这些人基本上都是秀才出身。

    在这里,秀才不值钱,只有举人才称得上是高人一等。

    这还只是个小县城,要是在那些大城市,恐怕也只有进士才能风光一阵,还风光本来多久。

    就这么兜兜转转,周正最后在一扇朱红色大门面前停了下来。

    轻轻敲了几下。

    不一会,就出来一个人。

    来人一看是周正立马上前迎接。

    “二老爷!您怎么来了?”

    “没事,今天我来城里办点事,正好路过兄长这里,过来看看。”

    周正说道。

    很快,在周正大哥家仆人的带领下。

    周正就来到了大哥家的书房。

    站在门口。

    周正看到大哥正在读书。

    周正的大哥名叫周清,为人认真好学,虽然已经考中了举人却依旧是那样的刻苦,没有一丝懈怠。

    终于他感到门外有些动静,这才看到周正。

    “弟弟,你来了。”

    “真是的,怎么也不跟我说一下。”

    周清看着周正站在门口说道。

    周正也是上前说道。

    “我这不是看见大哥在读书吗,就没好意思打扰。”

    周正走进书房,也是毫不客气的坐在了一把椅子上面。

    “怎么,今天怎么突然到城里来了,是有什么事情吗?”

    周清说道。

    毕竟自己这个弟弟平时要不是逢年过节的就没进过城。

    今儿个突然来到自己这个做兄长的家里肯定是有事。

    “没事。”

    周正说道。

    “我就是正好路过这里,就顺便过来看看,等会我还得赶路呢。”

    “这样啊。”

    “那好吧!不过你要是有什么事情千万要给我说,你大哥我虽然本事不大,但在这定远城里还是能说上几句话的。”

    周清说道。

    “知道了。”

    周正说道。

    “对了,你打算什么时候走?”

    周清说道。

    “这不是中午了吗?我就是寻思过来蹭顿午饭吃了再走的啊。”

    “你啊。”

    周清看着周正笑出了声。

    “好了,这马上中午了,爸妈也要回来了,等会正好一起吃顿饭。”

    两兄弟说说笑笑的走到了正厅。

    没过多久,周正的嫂子也来了。

    周正嫂子是在定远城富户的女儿。

    大哥这些家业也基本上都是嫂子从娘家带过来的嫁妆,不过周正的哥哥是举人,倒也可以说的上是门当户对。

    这也是为什么这么多人想着考取功名的原因,因为这是真的能让人翻身的。

    很快,正好周父周母也回来了,几人就一同落座。

    不一会,桌子上就摆满了饭菜。

    饭菜十分的丰盛,大家也都吃的很开心。

    饭后。

    周父把周正一个人叫到了书房。

    周父看着周正说道。

    “怎么样?还是城里好吧!”

    “我早就说过让你跟我们一起来城里住,你硬是不了。”

    “就今天这顿饭,你在村子里吃的上吗?”

    周正就这么静静的听着周父在哪里唠叨,一言不发。

    周父说了一阵也是看出周正根本就没有把自己说的话听进去,不禁有些气馁。

    “算了,你年纪也这么大了,又自己的主见,不来就不来吧。”

    周父说道。

    随后两人闲聊一阵也就各自离开了。

    离开大哥家。

    周正也是继续前往八井观。

    周正之所以不来城里,其实也不只是因为功名不够,其实还是因为他舍不得村里那些孩子。

    要知道,在周正之前,周父才是村里的教书先生,也是因为这样周父才能娶上村长的侄女,不过这次周正他哥考上举人之后,一切就变了,周父开始准备前往城里,毕竟只有在城里周正他哥才能有更大的进步空间。

    事实也是这样,当年他们刚到城里想要把自己女儿嫁给周正他哥的富户就数不胜数。

    当初周正要是一起过来,指不定也能捡个漏,找个老婆。

    但当时他要是一起走了,村子里那些孩子就彻底没了希望。

    要知道那其中有周正的小辈也有周正的同辈,周正也是看着那些孩子长大的,最后周正还是没忍住留在了村子,接过来周父的工作,继续给村里的孩子们教书。

    不过周正当时也想好了,等村里再出一个秀才,等村里出现一个可以接过周正身上担子的人,他也就可以不用再守着村子,可以放心却城里发展了。

    或许这也是村长之所以抛开祖训把《长春功》交给周正的原因之一。

    毕竟虽然说周正是村长外孙,但祖训里不也有传男不传女的规矩,不就是为了防止功法外传,要不然周母好歹也是村长弟弟唯一的女儿,不也没有学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