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的真相
繁体版

第二十四章 见老丈人

    几个士兵上来抹肩头拢二背就把管亥给绑上了。然后赶紧抬着就往大军方向跑去。他们算是白着急了。根本没人再从城里追出来。

    这广宗城真没啥猛将,来了一个还碰上了典韦。魏延干着急,主公没让他上。关羽也想比划几下,可惜袁术没叫他,他也不敢出阵。

    之后就没有武将出城了,黄巾军士气大落。今天能让管亥出来估计也是没有办法。城外汉军又是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又是说张角快死了,正在猛吃中药。

    这再不出去杀上一阵,事情就不好办了。可惜挺猛的管亥让人家给生擒了。这下更完蛋了,哪里还敢让人出战。

    之后袁术也不攻城,天天就派人在城外骂。各种骂怎么难听怎么骂。而那个石碑也确实如同汉军说的,只是每天在那浇水。

    周围点着火把,晚上也可以让城上人看到汉军并没有作弊。只是每天去浇水,还都是白天浇水。晚上根本没有人去碰那石头。

    那石碑上面那个字是一天长出来一点儿,一天长出来一点儿。这些谩骂的士兵就更有借口啦:

    “你们也看到啦,张角这就是骗子,骗子的子字都出来一半儿了,马上就会全出来了,他就是个大骗子。

    上天都说他是个大骗子哈哈哈哈。你们回家自己也可以玩玩,弄点黄豆浇水就行,哈哈哈哈……

    广宗大营的各位将校一看,这袁术可真有一套。明显能看出来城上的黄巾贼面色惊慌,士气大不如前。

    既然将军让训练,那你训练吧,估计攻城的日子不远了。这些天建造,加上之前卢植造的攻城器械可是不少了。

    这些天他们出去抓了几波黄巾贼,还小有收获。现在袁术让他们干什么,他们就干什么。更重要的是因为袁术发军饷了,每个月提前发,就是有这个魄力。

    说道粮食袁术就有些郁闷了,现在还好有之前的准备,有两拨辎重兵。辎重兵2队也一直没敢把手中粮食卖了。现在这些粮食还是能坚持一阵的。

    现在就看张角什么时候死了,要是实在不行就得兑换了,怎么也能靠死张角。

    自从抓了管亥,就没人从城里出来了。袁术就让士兵每天去城下骂人,骂累了一波儿换一波儿,骂累了一波儿换一波儿。

    从早到晚,晚上也得接着骂。骂的越凶越好,越难听越好。不光城里的人睡不好,城外的人也一样。

    “够了!袁术你够了啊,你想死啊?”张宁的声音从对面传来,袁术很没骨气的骑马就冲了出来。

    “呔,我让你们解释科学,破除迷信,你们怎么能骂人呢?这不是对对手的不尊重么?尊重对手才是尊重自己。

    继续讲解,嘴巴干净点啊,我监督你们啊!”袁术说完看张宁还在城头,很没风度的朝着城头翻手超过头顶,表示不好意思。

    张宁“哼!”了一声就回去了。

    袁术也是没办法啊,他倒想以此激怒张角,让他能够出来与他决战呢。可惜张角他们不出来。现在又不让骂人了,不骂就不骂吧。

    张角不出城迎战,袁术也不着急。他也没闲着,既然到了冀州,那么怎么能不把沮授收入囊中呢?

    天家口谕允许他调动冀州一切事物便宜行事。冀州别驾轻轻松松的就被他调到了广宗大营。

    沮授可是袁绍帐下谋士第一人,他首倡雄踞河北迎立献帝以令诸侯,反对诸子分立认为祸其始此,提出三年疲曹令曹操惊出冷汗。

    这些计策均未被袁绍采纳不说,两人的距离反而越走越远。也就是说是他第一个提出迎天子以令诸侯的,袁绍没有采纳。

    几个儿子各管一洲也是后来内乱的根源。疲曹政策如果实施,那江山没准就是袁绍的了。

    然而到生死存亡之际,方可见证人之内心,哪怕兵败被俘,沮授无时无刻不在考虑如何帮助袁绍反败为胜,最终因无法收服被曹操处死。

    可惜了这个良、平之才,忠心耿耿之辈,还是到我的觳中吧,袁绍不适合你。

    沮授没有想到袁术会让他到广宗大营参议军机,虽然蒙圈,但是不得不来。此时袁术就是冀州的土霸王。

    他在颍川干的事情已经传到了冀州,他可不想被绑过来,那样大家面子都不好。此时的沮授丰神俊朗,一表人才,正是他最好的年华。

    袁术看着他脸上带着疑惑的样子忽然想起了沮授的一生,脸上不自然的漏出了一丝可惜。这一丝表情也被沮授捕捉到了,让他此时更加疑惑了。

    “先生是不是很疑惑我为什么会知道你,还把你带到这广宗大营?”袁术率先打破了沉默。

    “是的将军,您此时应该着急攻城,毕竟天家给你的时间应该不多。”沮授也确认了自己的疑问。

    “你的才华可能只有你们刺史了解一些,另一个了解你的人是我。两年前我就派人找过你,那时你没有来。是我的不对没能登门拜访。

    如今在这战场,军务缠身,主将也不能轻易离开大营。只能冒昧的请您过来了。”袁术一脸从诚恳,他现在这种表情已经驾轻就熟。

    “不知将军是怎么了解我的,我并没有表现出什么出格的表现啊?何况两年前您就知道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袁术还是没有给出答案,沮授干脆自己提出来。

    “我袁家并不只是在朝堂辅佐陛下,也要举荐人才入朝为官。这也是大汉官吏的制度的一种体现。

    你应该能体谅我们的用心,所以在寻找人才方面我们也是不遗余力的。你少年时就有才名,而且胸怀大志。

    不过你的大志很难得到舒发,因此你也曾隐居自醒其身。这些我都有所了解。

    如今正是你一生最好的年华,不知道你是怎么看待你的前程的?期待能有一个理想的上官么?”这个时候可不敢乱说什么乱世,袁术可是根正苗红。

    袁术的话让沮授沉默了。朝廷卖官鬻爵是汉末的传统了,不是从汉灵帝开始的,只是他给发扬光大了。沮授艰难的说出了两个字:“很难。”

    “我想你心中已有这天下大势。这次黄巾治乱使得地方权力得到了极大的扩张。不知道您对于这些有什么看法?”袁术想看看沮授对于现在时势分析。

    “愚以为恐将形成割据之势!成战国之态。”沮授惜字如金,但是说出了目前可能形成的最终结果。

    “您觉得我如果平定了黄巾之乱,去扬州如何?”袁术想看看沮授对于他想去扬州的看法。

    “地处偏远,民勇不俱,地大人少,易于享乐,恐难大成。”沮授生在广平,当然看不上南方偏僻之地。

    “远则易于施为,世家掌控不利,土地肥沃养民,悍勇始于将军,民风环境亦在于上。

    大汉养士四百载,虽有顽疾,这天百年之内还是大汉的天,先生大好年华,百年之后你我皆不在矣!

    先生了解海洋么?”袁术对于他的不看好给与了相应的解释,之后又问出了海洋。

    沮授正打算听袁术高谈阔论呢,袁术一下子引到海洋了。“不甚了解!”

    “海洋之大无边无际,陆地只是之中的一点。海鱼之多,可养大汉所有子民。海外亦有陆地,不是仙岛,然与中原无异。

    大汉短时间内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中原亦很难改变。而扬州可以。那里的海鱼能养活两至三个冀州。海鱼还可改善子民身体。

    中原大地只能徐徐改变。夷州岛,交州岛相当于法外之地。还有无尽的海外财富可以索取。

    渔民与天斗,与海斗。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海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

    靠海之民还是很凶悍的,看怎么引到。扬州山越之民不服王法,如能因势利导,使其归顺,亦是可战之兵。

    余生苦短,不知天之所向,不如展一身之才华于当下,静待天象!”袁术始终是不敢说的太直白,只能旁敲侧击。

    “先生我欲往江东,保一方百姓安康,开海滋养一方,用这大好年华为大汉做些事情。中原人口太密集了,我们应该为民族开发江南,留蓄更多余力。

    即使不能有大的成就,起码史书会写我们为汉民族的生存空间扩地千里,不枉我等一身才华。不知公路余生可否得先生指教。”说完袁术对着沮授行一大礼。

    沮授对于袁术的见解还是认可的,可是他并不看好江东的发展。大汉养士四百载,他也不会料到会崩塌的那么快。

    也许百年之后他没了,大汉还在,这一点他也认可。那么想施展自己的才华想去中央他没那个条件。

    想有,依附袁术能够达到。在地方则要有个好上司或者好主公。

    但是在中原想要得到什么改变太难了,世家大族不会给他们机会。反而江南确实可以任意施为,那里的家族在袁家面前还不够看。

    他很喜欢袁术说的“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海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

    他也认可人的性格是可以改变的,民风可以根据上位者要求去改变。想起开始一脸可惜的看着自己,沮授也有所触动。

    不能可惜了自己的大好年华,不如与袁术一起开发江南,扩大汉民族的生存空间。

    袁术此次的功勋和袁家的能力确实可以坐得扬刺史。要是一个小白和他说,他肯定踹你一脸。

    这天下有资格争夺天下的只有世家大族和皇室宗亲。现在已经显现他们都在布局。

    刘邦得了天下,依然离不开世家大族,这也是这些家族能够延续的根基。袁术此间战斗兵锋所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已有雄主的资格。

    弘农杨家门丁不旺,很难成事,司马家苟的厉害!其他家族还没有显示出实力。皇室宗亲只想着有一块地盘,没有袁术的大志。

    他与这些家族和宗亲短时间内也很难接触上。为何要舍近求远呢?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古之大才何其多,被人铭记的又有几个。

    沮授在家自省的时候就想了很多,今天袁术又说出了更多的选择。明显袁术的智慧不一定比得上自己。但是袁术的眼界肯定要高于自己。

    他就不会想到夷州也不会想到交州岛,毕竟那里归交州管。掌握了交州岛,随时可以攻取交州。

    袁术以往治理南阳的民望,和袁术一路进军的无耻表现,都能看出袁术适合做一个枭雄。

    想了这么多沮授就不在想了,看着还拜在那里的袁术他赶紧起身将袁术扶起,然后朝袁术拜下:

    “今日得主公开释,获益良多!臣愿意与主公开发江东,为汉民族拓展生存空间。蒙主公收留,敢不效死余生!”

    “先生快快请起,今后望先生多多指教。不足之处可当面指出,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今天得先生可安天下!”

    袁术这时才略微敢说下天下之志,咱也不能太怂了。袁术这面风生水起,张角那边有如风中烛火,随时将灭。

    此时的张角应该已经病入膏肓了,他心中的宏图大业,就要在广宗结束了。想他应该快要郁闷而死了。袁术就是在尽量加快这个进程。

    谁成天被这样的被骂的祖宗,估计谁也受不了。也就是张宁爆发骂了袁术,不然现在还天天骂呢。

    付出的不多,也没花几个钱儿,就能加速他病死的步伐。城内的黄巾军见到袁术这样各种揭穿张角骗人的术法,也开始对张角越来越不信任了。

    袁术不仅用大豆将石碑拱出来了。还弄了一个油锅洗手,还有制符自然。袁术没时间去搞白磷,直接跟系统兑的。用量不多,也没花几个钱儿。

    还弄了一些桃木剑。什么剑斩妖魔呀?其实都是一些骗术。那宝剑是怎么变红的,这个符纸是怎么自燃的。全都给解释的清清楚楚,你弄你也行。

    他要打破这些宗教信仰对于这些黄巾军的控制。此时的广宗城外就像杂耍戏台一样有意思,四个城门都有表演。

    “你们信奉的是道教,而不应该信奉张角,张角只是个骗子,他并不能代表道教。你们都被他骗了……”

    每天都被洗脑一样的灌输,城内的黄巾军也是人心惶惶啊。他们亲眼看到的各种骗术。有的正是此前张角给他们演示过的仙术,没想到事情居然是这样的。

    甚至有黄巾军在无人的角落偷偷的哭泣。他们觉得汉军说的可能是对的,他们的亲人就是被张角骗死的。

    城外看不到城内的情况,中央军这些将校还以为效果也就这样了。其实此时城内已经发生了几次叛乱了。

    是被里面的黄巾军给镇压了,但是不相信的种子已经埋下,而且发展的越强烈。当大家都不再信任张角的时候,那时候工程事半功倍。

    不过袁术不需要等到那时候了,估计张角这两天就要完蛋了。袁术正在等,等城里给他提供消息。张角已经几天没有露面了,他的死期应该就在这几天了。

    如果你知道张角会死在广宗的话,你难道会不提前安排人手吗?袁术又不傻。他不需要城内有人给他打开城门。只要确认张角的死期就好。

    袁术这边还没有接到张角死了的消息,倒是接到了张宁的消息,张角约他在城外见面。

    张宁的箭矢上绑着信件,信的内容是拼音写的,还写了几句英文,也不知道老婆大人这是防着谁呢。

    袁术就带了一个人,没错就是典韦,今夜袁术封锁了此处城门,身后之人都是他的人。张角、张宁两人也是一人一骑,两人打马而出。

    “你还真是怕死,看他这武器是典韦吧?”张宁上来就挖苦袁术。

    “如果你现在要杀我,怎么也得有个人把我背回去救治吧?我要是死了,谁还能救你,虽然你是他们的主母,但是我死了,他们会屠城的。”

    袁术和张宁说完之后又朝着张角拱了拱手道:“在下袁术,袁公路,拜见岳父大人。”

    张角已经形如枯骨,脸色苍白的吓人,他有些意外,又有些意料之中:“没想到能够降服我女儿的竟然是你,她两次去南阳这也就不意外了。

    我怎么劝她走她都不走,非说城外的人能保护她,没想到居然是你。看来把她托付给你暂时是安全了,可是你能保护她一生么,毕竟她是我张角的女儿。”

    “岳父放心,她还有杀我一次的机会,如果她杀了我,我就没有办法给您承诺了。

    如果她杀而未死,那么我可以向你保证,这普天之下无人可以伤其他性命。”袁术一脸自信的朝着张角保证道。

    “如果是大汗天子呢?”张角虚弱的问道。

    “典韦,如果皇帝要杀了我和你主母,你说怎么办?”袁术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典韦。

    “杀了他!”典韦的回答简单直接,他心里可没有什么效忠大汉的思想。

    “岳父您看到了吧,我的大帐之内肯定有汉室忠臣,但是能为我造反的人也不少。”袁术这下骄傲的很,还朝着张宁挑了下眉毛。

    “最后一个问题,你们就见了两次,你凭什么说你就会为了宁儿与天子为敌呢?”张角说出这些感觉就像用完了最后的力气一样。

    “我与她的爱不是几面之缘,不是男女之欢,是两世情深,以命相期。她杀我两次,次次见血,她还会杀我一次这是我俩无法改变的宿命。

    下一次我估计一剑穿堂而过并不能达到要求,我估计是两剑。我会承受两剑赌一把,您觉得我的承诺可以相信么?”袁术虽然在和张角说话,可眼里都是张宁。

    “你带她走吧。”张角说完就趴在了马上,仿佛这句话带走了他所有的力气。

    袁术没有说话,只是看着张宁。“阿翁,我不走,我送您回去吧。”

    说完张宁看向袁术“老公,我得陪阿翁走完最后一程。我不知道下次刺杀你是什么时候,如果此次战争没能解决,你回去就娶妻吧,你要考虑的不仅是你我还有你的手下和家族。”

    “你还是管好自己吧,如果攻城你就去扬州吧,到了那边再找机会杀我。我现在已经有儿子了,你就不要担心我了。”

    说完袁术又看向伏在马上的张角:“岳父大人,回去把手中精锐都交给阿宁吧,只有跟着她的人能有出去的机会。

    这也是她以后的一些资本,我会尽量保住两位叔叔性命的。这里有一丸药,还能帮您顶一顶。”

    张角是真不行了,只是朝着袁术点了点头,已经无法说话了。

    张宁扶住张角牵马回城,一边走一边说:“我今生你是无法明媒正娶了,找个门当户对的娶了吧。要对将来有用的,弄个貂蝉什么的看我怎么收拾你。”

    张宁话就像是在交代后事,说的袁术心里堵得慌。“会有机会的,我有起死回生的药,只能自己吃,你一定要来杀我啊,别做傻事!”

    “知道了,真啰嗦。”这下张宁终于放心了,老公有系统真好。

    之后的日子就是等张角死了。

    袁术很想说,有心人天不负啊,张角死了!昨天夜里城头上一根火把。在城头左画了三圈儿,右画了三圈儿。这就是给袁术的暗号。

    得到消息之后乐的袁术直唱:“左三圈,右三圈,脖子扭扭,屁股扭扭,我最爱做运动!”

    中军擂起了聚将鼓:一通鼓聚将,二通鼓众将到位,三通鼓不到斩立决。还好这些中央军还是挺听话的。袁术的战绩,金钱的魅力,最近的表现都让他们挺佩服袁术的。

    袁术说的第一句话就让他们简直不敢相信:“张角死了。”消息是我昨天晚上得到的。具体怎么得到的,你们就不用管了。

    你们只需要知道我说的是真的就行。今天白天饱餐战饭,除了值夜的都给我把觉睡好了。

    今晚黎明发起总攻,卢植将军给我们做的工程器械这回用上了。白天我会安排人在城下呐喊张角死的事情。估计张梁此时会秘不发丧。

    一定要打乱他们的步伐。不能让张梁顺利接手城中黄巾军。同时今天给我加码,谁能砍下张梁的人头,五铢钱一千万,我给他请万户侯。

    包括在座的诸位,今天晚上谁能拿下张梁的人头。封万户侯我不敢保证,我只能给他请功。但是封侯我袁术就敢在这给你们许诺。

    还有要是活得,那就两千万,各位今夜一定要拿出所有本事来!”

    “谢将军栽培,我等敢不效死。今日必生擒张梁。”众将赶紧感谢。

    “晚饭之后来我这里领命,那时就不敲聚将鼓了,都下去吧!”

    “诺!”

    送走了各位将军,袁术又与几位军师完善了今夜进攻的方略。而沮授提出了他来袁术军中的第一个见解:

    “主公,如果主公之前没有让城内的黄巾贼相信张角其实就是一个骗子,没能打破他的宗教掌控。突闻死讯,那么城内确实抵抗会很坚决。

    而此时您打破了他们的宗教掌控,甚至让很多人觉得张角害了他们。而您今天又舍得拿出如此的赏赐。

    我觉得他们内乱的可能会被放大。甚至可能我们还没有攻打呢,他们自己就乱了。我们是不是可以稍微等一等,看看他们是否会内乱,那样我们将不战而屈人之兵。”

    “先生说的情况很有可能发生。我们白天也要去看看他们得到这个消息之后黄巾军的表现,没准他们今天就能内乱。

    但是不管他们今天是是否内乱,我们今天都要攻城!皇甫嵩将军已经度过黄河了!”袁术的话一下子让大家明白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