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像小说一样
繁体版

番外 关于听京剧

    梁聪聪2018年8月25号第一次去现场听了一次京剧,在这之前似乎不知道可以去现场,总之是从来没想过。后来关注一些公众号,就关注了国家京剧院,看到了梅兰芳大剧院的演出信息,当时就买了票,那个时候买票已经晚了,没有好的座位了,是三楼一个特别偏的位置。第一次听现场那种新奇感特别强,为了这个演出,她还单独去买了一条裙子。听现场和电视上看视频确实是不一样,现场的氛围,声光效果等,总体感觉就是在电视上看到的是没有生命力的,但是在现场看到的是生机勃勃的。

    那个时候住的离梅兰芳大剧院比较近,出发得也很早,下了车以后,问了路边一个阿姨,阿姨指了路,到了剧院,拿了一张宣传册,还找人帮她在宣传栏前面拍了一张照片。听完戏以后坐公交车回去,激动得后半夜都没睡着。在这之前,梁聪聪是没有微博的,看了现场之后,回家下载了一个,注册了账号,关注了几个京剧演员,然后在微博上认识了全国各地的戏迷朋友。

    第一次见网友是去霸州看帝女花,第一次去后台也是在霸州。那时候对帝女花特别痴迷,那个女生是梁聪聪河北老乡,在南方上班,那段时间来BJ出差,梁聪聪和她恰巧坐的是同一趟火车,还在同一个车厢,两人就提前在火车上见了面。后来她们就约着听了不少戏,一起住酒店,一起住青年旅社,一个人上台送花,另一个人在下面录像。第一次见到后台的景象,还是比较震撼的,那么多的衣服,那么多的道具,之前看舞台上演员的妆容觉得很正常,离近了看才发现居然那么浓。离乐队近了,声音居然那么震耳朵,乐队有些老师甚至是戴着耳塞的。

    那个期间看戏的热情达到了最高值,11月、12月有演出都去看,2019年春天的时候,其他人连着看了三场,梁聪聪连看了两场,因为每次看完戏就得到半夜,连着三天,太累了。19年又看了一年的戏,然后疫情了,疫情这三年,演出少了很多,再加上这三年也长了几岁,看戏的这份热情有点恢复理智了。现在就是有喜欢的戏,有喜欢的演员才会去看,其他戏迷也很少不远千里跑来这边了。

    其实还是有点怀念那时候的一腔热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