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请呼叫1980
繁体版

第8章:终于过稿

    隔日,年轻的邮递员小伙再次上门,轻车熟路地敲响了林海升家的房门。

    “海生同志,又有你的信!”

    院子里,林幼蓓和林建设搬着两只高腿凳,乐不可支地玩着跳皮筋。

    林海升一面接信,一面热情地笑说着:“同志,进门喝口茶吧,咱们也算老熟人了。”

    邮递员大方一摆手:“不用麻烦,我的任务艰巨,还有许多地方要跑。不过海生大哥,这回好像是《青春》杂志社给你寄的信,你是搞文学的?”

    林海升道:“不是,我在印刷厂工作。”

    邮递员恍然:“原来是这样。”

    说话间,林海升瞟见院子里多出了一道身影。

    是街道办的老郑主任。

    套着一件蓝灰色工作制服的老郑主任手里拎着两个袋子,先在院里“慰问”了一番两个小孩儿,随即与邮递员擦身而过,进了林海升家的屋子。

    “郑主任,这是?”

    老郑主任示举了举手里两只袋子,一只装着小半斤鸡蛋,另一只袋子里则是去了毛的老母鸡。

    “这是你大哥日升委托我送来的。”

    听见这话,林海升便了然了。

    林海升的这位亲大哥,和他宛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做人本分,不善口齿,脑子却比“林海升”灵光太多。

    但十分惧内。

    林日升十年前娶的这个老婆,在当时算是有点小名气的美女,早年间在百货商场当售货员,近年进了国营饭馆,在前台做收银。

    这年头的国营饭馆服务员、收银员,可比后世的服务人员地位高的多。

    70、80年代,时常有国营饭馆服务员因态度不端,甚至打骂顾客的事件传出。

    因此,彼时的饭厅门店内常常悬挂着“不许打骂顾客”的警示标牌,有的还设立投诉信箱。

    林海升的这个嫂子,就是其中之一,典型的市侩妇女形象。

    父母去世之后,林日升在老婆的强烈要求下同林海升分家。

    特别是,今年林海升闹出离婚事件之后,他这嫂子怕被风言风语牵连,娇怒并施地要求林日升不许与林海升过多往来。

    有这一茬从中作梗,兄弟俩渐渐的也就不怎么见面了。

    于是乎,街道办就成了林家兄弟的“中转站”,“接头人”自然就是热心肠的老郑主任。

    老郑主任把东西转交给林海升,并说起:“日升还让我问问你,你屋头要是缺什么短什么,就直接告诉我,回头我帮你传达。”

    林海升则想的是……最近送东西的人可真够多的,这是走了什么好运了?

    “不用,我大哥家也不富裕,劳烦您跟他说,我这儿什么都不缺,让他别担心就成,免得家里起了矛盾。”

    老郑主任欣慰地看了林海升一眼,又颇有几分新奇地玩笑道:“这可不像你小子会说出来的话啊!”

    说话之间,老郑主任向外努了努嘴:“刚是谁给你来信了?不会是那……啊?”

    林海升知道老郑主任的意思,不免失笑道:“我离婚这么久了,哪还有书信联系,是杂志社来的信件。”

    “杂志社?”老郑主任十分诧异,隐约有点猜测:“哪家杂志社,找你什么事儿?”

    “是写稿的事儿。”

    林海升捏了捏信封,这次的来信比上次的更薄,质地更平,说明退稿不在里头。

    他心里一喜,小心翼翼地拆开信封。

    “海生同志:

    我是《青春》杂志社的编辑陈小玲,恭喜!您的稿件《急诊故事》已经通过了编辑部的审阅,我们一致认为这是一篇非常出色的长篇小说,不仅剧情出彩,而且富有深度。

    稿费方面,由于是长篇小说,杂志社将按次结算,稿费标准为千字10元,本次结算的汇款单已经叠放在信封内了,同志注意查收。

    方便询问一下,您是否是一位老作者?无意冒犯,这仅是我对一位优秀故事创作者的好奇。”

    读完来信,林海升的心情通畅大半,退稿时的那一点失落,高金虎不分场合的刁难通通烟消云散。

    站在他身边的老郑书记耳聪目明,俨然一副不可置信的样子,开口时又惊又喜:“海升,你这是给《青春》投稿被录用了?”

    林海升看着比他还激动的老郑主任,也不禁展露笑颜:“也就是想着碰碰运气,没想到被采纳了。”

    “哎!你这就是谦虚了,看来我们宁都巷可是要出大人物了。”

    林海升引着老郑主任往家里坐,一边放东西,一边洗着搪瓷杯:“郑主任,这事儿您能不能先帮我瞒一瞒?”

    老郑主任在街道办工作了这么多年,转瞬便明白了林海升的用意:“人怕出名猪怕壮,你郑老哥哥我还是知道你的意思的,不过话说在前头,这是件好事儿,我不主动说,也不刻意隐瞒。”

    林海升给老郑主任倒了杯凉白开:“有您这句话就行。”

    “这回我过来,还有一件事。”老郑主任补充道:“就前几天给你说的,你见义勇为那事儿,我得来征求你的意见。”

    林海升捎了只板凳坐下:“您说。”

    “这一啊,那晚上你虽然做了件大好事,但苦于没有第三位目击证人,那位受惊了的沈小姐呢,又没看清你的长相,咱们这认证工作就比较难办。

    就算我把你推出去了,恐怕也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这二嘛,那位沈董事长的意思是,他个人比较相信我的能力,也理解街道办的难处,这人选到底是谁,也就凭我一句话。

    他的意思是,如果走明面上的渠道有困难,咱们私下攒局见个面,由他私人出面感谢你,就是不知道你的意思。”

    林海升愈听愈不是滋味,他知道老郑主任是个实打实的好人,但这话里话外的沈董事长,透着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

    这潜台词不就是——我感谢你完事儿了咱们也就两清了,你这见义勇为的举动,不也就奔着我家感谢来的?

    林海升的倔脾气发作了,现在的他虽然很需要物质帮助,但还不允许外人拿贪图名利折辱他。

    他倏然站了起来,严肃地说道:“主任,劳烦您给沈董事长回话,我不需要锦旗,也不需要他的‘私人感谢’,这事儿就请到此为止吧。”

    老郑书记一愣,看向林海升的眼神变得十分复杂。

    这小子,好像真变的不一样了。

    他最终轻轻点了点头: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