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意气
繁体版

第一章 我要当大侠

    “我张望要当大侠,匡扶正义,除恶扶贫。”一少年稚声跟身边的人说。他们身处一长队伍中,正在排队。这是武当山在开山收徒。仰首山腰,就是云雾缭绕,不知是云雾还是山顶落下的香火。

    张望排在队列居中的位置,队伍都是十岁左右的少年人。他前后的少年们闻言,也附声称是。谁不是呢,这长长队伍的一百余少年,上武当就是要学武称侠,当话本里快意江湖的神仙人物呀。

    “我叫卫河,青州来的。”张望身后的人拍拍他的肩膀,“我以后也会是名震江湖的大侠。”卫河锦衣束发,腰间别玉,面貌稚嫩清秀,却生得虎目,颇为俊朗的同时,也有凶悍。张望转头,入目的华衣让他的笑容淡些,“对呀,一起加油吧。”

    山门下一张木桌一把木椅一袭青衣,堵住往上的山路。青衣道人端坐执笔,将来前的少年询问一通,就决定要不要记录下名字籍贯。这是武当入门的第一关,只要智力正常,身材匀称的人一般都能被记下。

    这第一关很快,过了前面一人,就要轮到张望了。而早于张望的人也只有一个实在是胖成肉球的人落选了。到张望了,他搓了搓手,站到青衣道人前。青衣道人目光移到张望时,有些诧异。

    “哪里人,怎么衣服破破烂烂的?”青衣道人声音温润,仿佛关切。

    确实如此,初春时节,乍暖还寒。张望却只穿了两件衣服,且都破旧,站定后能察觉他身体有轻微的发抖。“我叫张望,是蜀地阳县致富村人,今年十岁,衣服是从山里穿行的时候划破的。”

    “蜀地人怎么跑到湖州来,来此多久了,你家人呢?”灰衣问道。

    “我来湖州练武啊,当大侠。我在家里和路上都听他们说武当很厉害的。”张望理所当然的说,然后指了指身后小路旁侧的青山,“我住那山里,有半个多月了,至于我爹娘,当然在蜀地呀,我给他们说我要来武当练武,他们就让我来了。”

    青衣再次打量张望的全身,破旧的衣服,露出脚背大半的破草鞋,油而泛红的皮肤。沉默片刻,灰衣执笔写下张望的姓名籍贯年龄,并让他确定名字有没有写错。好在自己的名字笔画,张望是认识的。

    “小朋友,先去武当上住一天吧,你大概也没有落脚的地方吧。”灰衣凝视着张望,温声说道。“正好更方便考核。”见张望懵懂的点头,便招手给一个维持队伍秩序的人,待其走近后,悄声道“带这位小朋友去山上住下,给他洗个澡,换上厚点的衣服。”

    “是,师叔。”执法弟子拱手道。随后转身去牵住张望的手,“小朋友,跟我上山吧。”

    在众少年的疑惑中,张望已经跟着执法弟子绕过木桌,走在青石铺成的山路上了。

    青衣道人转头看张望的背影,一个十岁的孩子,走上一两个月,来武当,怎么想都是奇迹。一路上张望确实在东张西望,时不时转头看看身后报完名,跟着家人离去的少年,又随着高度上升,盯着仿佛渐近的白云。执法弟子见他比较活泼,开口询问:“你真的是从山里穿行过来的呀?蜀地大山这么多,你都徒步一人?”

    “对呀。”张望自豪的说,“我厉害吧,嘻嘻。”

    “真厉害,有些练过武功的人都不一定能独行连绵的大山呢,你是怎么做到的?”执法弟子接着问。

    “一直走就是了,我也不明白难不难。”张望不好意思的摸摸脸。执法弟子见状道:“那就不想了,来了武当,以后我就是你师兄,我叫李道守,以后有要帮忙的事来找我就行。”

    张望灿烂的笑道,“那谢谢师兄了。”李道守也笑起来。开始给张望介绍武当的七七八八事情。

    “我们武当可是湖州第一大门派,在整个夏朝也是闻名的。当今的掌教张天师与当今陛下也是相识的。据说当时陛下起义的时候,曾经接受过张天师的帮助,得到了许多粮食和金钱,这才使得陛下能够崛起在乱世。立夏朝后,陛下赐予了亲题的牌匾,封掌教为天师,官称一品呢。”李道守说着这些,仿佛亲眼见证过,神采飞扬。

    张望对这些没什么感觉,听一会儿这方面介绍,就打断李道守,“师兄,武功呢,张天师是不是能飞檐走壁呀,什么摘花飞叶的?师兄,你的武功厉不厉害呀,你用轻功带我飞上山可以吗?”

    李道守闻言,哈哈大笑,“小望啊,我们掌教肯定特别厉害,不过具体有多厉害我也不知道,大概能做到你说的那种程度?”顿了顿,“不过也只有如掌教这般的绝顶人物能做到吧,我这种入门仅八年的小辈弟子,只是三脚猫程度。”

    “已经很厉害了,师兄,别灰心。”张望扯了扯李道守的衣袖,安慰道。“以后你也会变得和掌教一样厉害的。”

    李道守看着张望认真的表情,就做出真的郁闷然后被安慰的表情,“小望说的对,师兄会努力的。”

    张望点点头,“我以后也一定是武功最高的大侠之一。”

    “好,大侠,不过那是以后的事了,接下来还有考核,师兄就先给张大侠说说规则吧。”李道守总是笑。

    张望突然松开李道守的手,跳几步往前,弯臂出三拳,还发出嚯嚯的声音,拉开一段距离,转头站定。一个深呼吸,收拾自身“功力”,小手抱在一起,拱手道“请师兄赐教。”

    李道守失笑一阵,待收敛笑意,正声问道,“你可知为何武当每四年就要开山收徒?”张望摇头。

    见其表态,李道守继续说,“武当是湖州大派,掌教更兼官身,所以武当自然而然的有维护社会安定的责任。当然,普通的平民百姓,当然归官府管理,我们主要负责江湖。”

    天下分九州,每州都有大派被封了官身,然后维护江湖秩序,这是夏朝的国策,皆因武者,惯以武犯禁,为所谓逍遥自在,不遵循法律。而社会的稳定,又是普通人和这些武者共同构建,所以绝对不可忽视。

    说来可笑,江湖在话本里是快意,是剑指天涯,刀除不平,在这夏朝的当下现实里,最大的九大门派却是朝廷鹰犬?

    李道守说,“没想到吧,这就是武当免费收徒的原因了,凡武当外门弟子,学艺八年就可以申请出山,最多十二年就被迫出山,然后下发到各郡,县,镇,守护五年,就可以选择离开武当,或者继续留在武当。当然都会有一笔财富。这是武当与本州各派的区别,其余门派学武交钱,我们发钱。”

    张望点头,武当学武不用钱还发钱是世人皆知的,所以他才带着两件薄衣就来了武当。不过其中的原因所在,今天才有所了解。

    李道守接着说,“这种弟子是外门弟子,还有一种是内门弟子。两者所学并无不同,但是内门弟子是真正的道士,基本上一辈子就在山上了。”

    “那师兄你是外门弟子还是内门弟子呢?”张望询问。

    “我自然也是外门弟子,我接取门内的任务,来维护今日的开山收徒,用来赚取钱财的。”李道守解释,“钱这东西,真是不禁用,以后你成了外门弟子,也要在练武之余多接任务,要不就是学一个赚钱的手艺。虽说门内发薪,但是实在是练武太烧钱了。”

    张望似懂非懂,觉得这是前辈师兄的经验,需要细细记下,能为自己的武道有所帮助。

    说个大概懂后,李道守继续道,“第一关形体你已经过了,第二关就是摸骨,第三关试药,最后一关问心。摸骨在明天早上开始,当外门弟子的人大都小门小户,所以根骨如何并没有专人来看,所以就有这一关。不过放心,只要骨骼没有问题,都是能算过关的。第三关试药随着摸骨完成就开始,练武是个吃苦费体的活儿,所以补药之类的得用。所以要试试你对那些药物排不排斥,这一关可重要,排斥的人虽然不多,但一旦排斥就是要命的事儿,所以马虎不得。”

    张望听着点头,李道守继续说,“问心倒是没啥,你们十岁左右懂的少,所以只要不是戾气太重,倒也无所谓。”李道守想了想,没说的是,问心关里,张望倒是能切身体验一下面对武功高手的感觉。

    张望点头称是,在他看来,免费学武功已经是天大的好事,还敢多做些什么要求呢。不久,二人就攀上武当山腰,正是太阳离近,驱散山上不少寒冷。虽然初春,但是武当山上厚雪也明媚异常。李道守引着张望自东门入,跨过高窄的门槛,后面是被一条延伸小路分开,压低的竹林。一片大好青白的光影里,散落十几点草黄茅屋。不过顺着小路直直走约莫三四百米,就又是一门墙,里面有阵阵呼喝声传来。这门可比方才的简陋木门雄壮的多,宽约八尺,高达一丈,朱漆亮丽,隐有异香,门旁两方石狮子,环顾雄视。李道守走近拉开大门一边,与张望并肩而入。初入便觉得里外换了个世界,门外幽冷,门内火热。林立的建筑没有积雪,微湿的干净青石地板正缓慢脱去水分。

    张望直勾勾的盯着不远处正在整齐挥舞动作的一群少年,他们穿着灰色短打,脸上有热出的红晕。与懒散的光比较起来,他们更显得炙热。

    “好厉害。”张望直直惊叹着。李道守只笑着和领着这群少年训练的人打招呼。那人也是长袍灰衣而已,不过头发梳的挺立,是个干净人儿。“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还带个孩子?”那人揶揄李道守。

    “你不要管我,你看背后,他们打拳慢下来了。”李道守指着那人后面,那群少年有大半被吸引注意力,慢了下来,本来整齐的动作散乱一团。

    那人转头看过去,“干什么,练武要专心,心意沟通动作,重新来!”李道守笑了,拉着张望从侧边离开。“客人的住宿一般与普通弟子同处,除非是极为尊贵的人物,能够入住在山顶上。等会儿我带你找个客房,你等着我给你拿衣服就是,不要到处乱跑。”

    张望点头,目光仍停留在几处正在打拳的少年队伍。李道守笑而不语,牵着的这个少年一定会有所成就吧。他是一路走来,青山多障碍,人心多反复。至少蜀地与湖州这么长的路,是他一定能走出的武道。

    恍惚间,已经从练武场上拐入一院子,李道守让张望挑间屋子,进去一应陈设不必细说,值得称道的是靠着墙的书架摆满了书籍。

    “就先在这里坐坐,我去给你准备换洗衣服,洗了澡再去吃饭。”李道守轻声道,随后开门离开。见李道守离开,张望局促的坐在长凳上,与桌子隔着一段距离,双手撑着膝盖,眼睛又忍不住的扫视周围。两个他那么高的书架吸住他,站起来抽出一本,一本全是字的书,原位置的放回去。又抽一本,还全是字,张望又放回去。

    脚步声响起,正像李道守离开时的节奏,门开了,看穿似的,“练武当然得识字,入门后每天会有识字课。到基础字和词语记住会写,就算结业。”顿了顿,“这是条大道理,你要记住,识字和读书是两件不同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