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落星渊
繁体版

第15章 生于“六界”之外

    【视角:阿尔诺】

    这些天感觉好多了,起码克鲁斯没有每天晚上出现在我的梦里,难得能睡个好觉。那种感觉真的很让人难受,当时在赫尔的时候,本来白天赶路和调查就已经让我筋疲力尽了,晚上想好好休息一下,结果一合眼就梦见自己在一个到处是焦土、仿佛地狱一般荒芜的星球上,然后天空中一个巨型的眼球就那样直勾勾的盯着我,并且它似乎每过一天就离我越来越近,起初我以为那大眼睛顶多只有一栋大楼那么大,可后来我发现我错了,随着它靠近我,我发现那玩意儿直径可能有上百公里,大小堪比一颗小行星,它的瞳孔在我面前都遮天盖地,仿佛一个在我面前的黑洞(特指天体),又像一扇巨门,星球上的一切都显得太过渺小。我真担心这巨型生物没刹住车,直接给我连人带星球撞没了。

    不过我依然认为真正的克鲁斯不可能长那么大,就算它想,物理也不会允许它这么做,尽管它是在宇宙中飘荡,受到引力影响不会像在星球表面生存那么大,它的身体结构也需要承受自身质量的碾压,难不成它内部是空的?但是如果这样它又怎么维持自身结构稳定不会崩解或塌陷呢?就算解决了这些问题,热量也是个巨大的限制因素,体型越大的生物散热也越难,而碳基生物的细胞能承受的温度非常有限…除非这玩意儿真能直接打破物理规则,那我确实也无话可说…

    emmm…

    我依然与瑞格塞安保持着联系,他分享给了我一些他找到并记录的生物资料和图鉴,这是个庞大的数据库,其中就包括了我们这次登上的这颗名叫伊露卡的行星上的生物。当然作为回报,我会帮他进一步补全这些生物的信息,或者是发现了一些新物种将其添加到这些资料图鉴中。

    这些物种的图鉴上记录了许多珍贵的资料,其中包括了这些物种的生物学分类、栖息环境、习性、保护级别等,我还看到瑞格塞安将我上次记录的“赫诺坦脑虫之母”的资料也添加到了其中,还特地声明了发现者是我…有一说一,有一个自己发现并命名的物种这感觉还不错,尽管我是一点也不喜欢这种生物。

    我翻阅了部分关于伊露卡上的生物的信息,这些资料最开始将物种根据动物界、植物界、真菌、原生动物、原核生物、病毒(1949版六界系统)划分,之后根据栖息环境进行划分,在一个环境中列出了各种生物总分类树,之后逐渐细分到一个精确的物种。

    这些资料内容实在是太多了,想必也就只有瑞格塞安这样的机器人才能把它们读完吧,我花了很多时间也就勉强看了个大概。

    我发现这些生物似乎很多都是当初从地球带来的,而在这星球的环境下变异与演化,真正的本土物种其实并不多。这些地球物种彻底改变了这星球原本的生态结构,并进行了长期的生态位争夺。所以现在这星球是个什么样的食物链我都不敢想,毕竟只要环境足够奇葩,那南方蟑螂没准都能跑食物链顶端…我开玩笑的,别当真。

    是的,当初的殖民者都是这么做的,带来地球上的生物来填补殖民星球的生态,形成了一个超大规模的“外来物种入侵”,还是星际级别的。这自然在不小程度上破坏了原本的生态环境,不过能够理解,毕竟确实也没别的什么办法。

    这些资料上也记录了那些行为。但奇怪的是,这一举动似乎并没有对那些殖民地星球的生物造成太大影响,原因是大部分生物不适应环境而死,而就算适应了环境的生物也受到了“某些力量”的制约…

    我继续向后翻阅着,想知道这所谓的“某些力量”到底是指的什么。直到我又看到了那个熟悉的词——“赫诺坦”。资料上说,赫诺坦具有类似于免疫系统的特性,它们会主动识别并攻击那些非本土的外来生物,就像免疫细胞会吞噬抗原一样,尚不确定这种行为是本能还是受到了指示。但很奇怪,那些第一批到那里的殖民者似乎并没怎么受到赫诺坦的攻击,难道赫诺坦早就认识人类所以没把那些人当成入侵者?这种生物无论是组成还是习性都实在是太奇怪了,以至于不被归入生物分类的六界系统中,资料中也将其直接称为“未定界生物”,甚至有些资料直接建立了个“赫诺坦界”把这类生物直接一股脑的仍里面去了,因为它几乎集合了动物、植物、真菌、病毒的特征,说白了,这不就是个缝合怪嘛。这倒也不奇怪,因为这套分类系统本来就是在地球物种的基础上建立的,赫诺坦这种演化历程都与地球生物不一致的外星物种自然也不该放进去。目前尚未有人通过分子生物学对其研究。

    所以赫诺坦真就是“生于‘六界’之外,不在五行之中”呗。(“六界”指动物界、植物界、真菌界、原生动物界、原核动物界、病毒界)

    说实话,我真的希望这次任务可别再碰到赫诺坦了,我都快烦死了。赫诺坦虽然危险程度算不上太高,也不怎么恐怖(至少目前来看是这样),但这玩意儿根本杀不死,遇到了基本无解只能跑,还不一定跑得过…况且它还有智慧。当然,我更希望就算碰到它,我们谁也不理谁,井水不犯河水更好。我算是知道为什么当初艾斯特人把它们当成神明了,这怕不是因为确实打不过只好妥协了。

    “唉?纷洛尔,这好像有个你的快递?”,我看到了桌子上放着一个细长的长方体纸箱,上面收件人写着他的名字。

    “我不记得有买过什么啊”,纷洛尔有些疑惑,我看到上面写着发件人是”RigSeine”,我直接把这个英文名读了出来,才恍然大悟,这不就是“瑞格塞安”嘛,原来他还有英文名啊。

    纷洛尔打开了纸箱,里面是一个看上去很有科技感的金属盒子,那盒子前端有一个按钮,纷洛尔按下了它,随后盒子的盖子打开了,那里面竟是一把长剑!

    盒子内侧写着“煋霄鹤羽”,或许是这剑的名字?

    我轻轻的提了一下那把剑,发现它竟比我想象的还轻很多。纷洛尔从剑鞘中抽出了那把长剑,发现它的剑身并非为金属制成,而是一种极其坚硬但是轻盈的材料,像是某种高分子聚合物。而剑身上中央镶嵌了一些金属板,大概是为了稳定结构和增加重量,毕竟一把太过轻盈的剑用起来手感可能很奇怪。我注意到剑身上有很多细小的沟壑,组成了一种类似叶脉(双子叶)又像鱼骨的形状,不过并不清楚这个设计是为了什么。

    这东西看起来造价不低,瑞格塞安真就直接送,确实是他的作风…

    其实我都懂,那瑞格塞安指定是通过数据分析发现我们在赫尔的时候纷洛尔整天拿着他那把狙击步枪结果基本一枪没开,然后他在那神庙里好歹还拿起了把砍刀剁了那怪物一下,然后算法就分析出来了:枪比刀的使用率是0比1,于是就确认了他更适合耍近战冷兵器。我猜那算法可能还考虑到纷洛尔体型比较瘦,怕太沉的刀他抡不动,还特意给他整了把轻的…那可.针.铁.锌…

    科研船已经顺利着陆,我们抵达的时候,当地时间应该正好是清晨。舱门随即打开,我们五人一同踏入了这片土地,随即那些与我们同行的人也一起跟着下来了,加上我们大概有十多个人。

    刚下来,我立刻感到一股潮湿且闷热的空气袭来,这里的环境常年多雨且炎热,类似于热带雨林气候,并且星球含氧量比地球要高得多,这也从某些方面催生了当地一些生物的巨型化。是的,就像“岛屿巨型化”一样,星球上也有它所谓的“星球巨型化”,而这种湿热的气候环境更是特别适合蚊虫和蛞蝓、旱蚂蟥、马陆、蜱虫、蚰蜒之类的生物生长,我有点担心我们会遇到些什么样的离谱生物了…算了,还是别想了,我都有点想回去了…

    这片区域有些雾气,不过我依旧隐隐约约能看到一条卵石铺成的小路,以及在路的尽头能看到几座小平房,甚至还有青色的炊烟,看样子那里就是村庄了,同时也是通往依莱加神宫的方向。

    我提了提背上的包,里面装了一些压缩饼干、几瓶水、飞虎爪发射器,以及那个很好用但也真的够沉的次声波地形探测仪,我把匕首、卫星电话、手电筒、一些火绒(特指火折子,不是杀毒软件)别在腰间方便使用,我真的只拿得动这些东西了…

    我一眼瞥见埃泽背着包后面还挂着个工兵铲和十字镐以及一个看起来像撬棍但前端是个爪子形的黑色杆状物…十字镐?你带个登山镐我还能理解,这十字镐…是想干啥?进去挖钻石?

    那队人的装备明显比我们精良,好几个人直接背着冲锋枪、拿着专用狼眼手电、登山杖…再看看我们拿的那些…唉…我决定咱还是跟他们后面吧,遇到毒虫猛兽啥的我就不上去丢人现眼了哈…

    我们朝着那条小路走去,却发现雾越来越大,远处的房屋都看不清了,随即听到天空中传来轰鸣的雷声,这倒是不奇怪,这里的气候就这样,想见到晴天都很难。我感觉我们一下来,这里的天气没直接下特大暴雨引发洪水给我们淹了就已经算很给面子了…

    我们到了那村庄,看到村庄中的灯火还亮着,说明这里有人。

    我听到有人在向我们呼喊,朝远处看去,一个身穿着当地人服饰的老人正向我们招手。

    那老人叫塔曼图,竟正是这村寨的村长,他接待了我们,我们也向他表明了来意。

    “那宫殿可以去,但千万不要在雾大的时候去…”,老人用缓慢的语气对我们说,“那山上有一种能释放有毒物质的植物,那些有毒物质会随着雾气飘散…咳咳…咳,人碰到它们就会变得精神失常啊…等正午,太阳最大的时候毒雾才会散去…”,老人说着,突然低下头,仿佛想起了什么悲痛的往事。

    “没问题,大爷,那我们就下午再去”,埃泽说道。

    “可是那宫殿不是迫不得已,我不建议你们去…那条通往宫殿的山路,以前可没少死人…咳咳…咳…”,我注意到塔曼图的肺不太好,也难怪,这种气候环境最容易导致肺炎。我轻轻拍打他的后背,想着如果他气管里有痰什么的先让他咳出来,并说您别急,慢慢说。

    塔曼图点了点头,走到桌子前,倒了几杯茶水,示意我们坐下慢慢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