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科技不是科幻
繁体版

第四十三章 达成协议

    李旻柯的这番话把徐来等人震的不轻,技术壁垒他们知道,但是能把技术壁垒运用到实践中这么严密的,他们还是第一次见。

    其实李旻柯也不是无的放矢,他多次问过了盘古,盘古给的回应是这些技术因为太超前,所以不可能被破解,同时,如果遇到暴力拆解的情况,所有的生产设备仪器以及人工智能都会损毁,所以李旻柯迫不得已之下,只好把盘古的这个解释拿出来说了。

    徐来等人无奈的互相看了看,李旻柯都已经说到这个份上了,看来他是真的没办法把这项技术交给国家去研究了,他们也只好接受这个结果,不过幸好他们还有第二套预案。

    “李总既然都说到这个份上了,那我们就来讨论一下关于白泽的采购问题吧,我们想知道,白泽的材料是只能用于白泽的制造还是可以用于其他的制造?”之前离开位置绕着办公室转悠了一圈的人说话了。

    李旻柯看着面前这个30多岁的人,有点奇怪,来的不是龙科院的人么?自己在龙科院官网上也没有见过这个人啊,怎么就由他来提问了呢?

    见到李旻柯似乎不太明白,徐来开口说话了,“李总,给您郑重介绍一下,这位是龙国国防学院的院士林腾飞,代表国家,跟我们龙科院不是一个系统的,但他们的问题需要您单独回答一下。”

    李旻柯明白了,这是想要把白泽的材料用于国防建设,但他也不知道白泽的材料能不能用于这样的用途,“这个我也不太明白,但是我能给出的数据是,一套白泽大约重量是100克左右,用到的是不规则多面体的粒状。”

    说到这儿,李旻柯故作思索状,“目前是第二代材料,能够对外界环境进行自适应改变,研究院给的数据是一套白泽的材料延展性是无限大,但是材料得够,而且研究院那边暂时对动力科技没有研究,不然钢铁侠里面的那套战甲应该可以成功制作了。”

    等徐来等人稍微消化了一下李旻柯的话之后,李旻柯接着说到,“而且现在材料的自适应不仅仅体现在外部环境上,能够承受的压强和撞击研究院那边好像没有直接研究过极限值,反正据说是他们曾经把一块5MM厚,3平方米的材料放在水下2000米的地方,放了大概3分钟再回收,没有损坏,撞击力度达到100吨也仅仅只有一些凹陷,然后10秒内通过粒子自适应特性又恢复了原状了。”

    听完李旻柯的话,林腾飞略作思考然后再次提问,“制作1吨白泽这样的原材料大约需要多少成本呢?或者说我们采购一吨单独的材料能给到什么价格?”

    李旻柯双手一摊,“没办法,研究院那边给的机器虽然能够制作材料,但是他的机器是一体化的,我只需要把原材料放入指定区域,然后就全自动生产了,不能单独制作材料。”

    林腾飞却不太赞同李旻柯的话,“据我们了解,李总在原来的橘洲化工厂买下的那个生产车间,现在已经全部是有这种材料构成的了吧,包括外观。”

    “是的,但那个是研究院那边把程序交给我之后自行设定好的,我只是去把人工智能给嵌入到指定区域罢了。”

    李旻柯的说法让林腾飞等人的脸色难看了起来,如果真的如李旻柯所说,那么这次来的目的不是一个都达不到了么?但是他们还没有放弃,“要不辛苦李总跟研究院那边联系一下?我们这次是抱着很大的诚意来的,我们希望能够采购一批白泽同款原材料。”

    就在李旻柯准备拒绝的时候,盘古突然来了提示,“第二项产品已售出100份,初级条件已全部达成,接下来请尽快探索未知条件,尽快让自己取得优势。”

    又是摸不着头脑的提示,而且这次已经变成了初级条件已全部达成,看到盘古提示的李旻柯虽然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提示自己条件已全部达成了,但达成了条件总归是好事情,而且这个节点也不好当着众人的面分神去研究盘古,他只好跟对面的人说到。

    “各位,我先回去联系一下研究院那边,晚点给你们答复吧。”李旻柯的这个回答并没有出乎徐来和林腾飞的预料,根据他们今天的观察来看,他们也认为李旻柯就是被推出来的人而已,具体情况李旻柯如果现在就给了答复他们反而要怀疑李旻柯的话的真实性了。

    刚走出办公室,就看到秦震毅在那兴奋的说着,“这批大白暂时不上市了,到时候放一个在这里,放一个去云木那边,就当给大家的福利了。”

    听到秦震毅的这句话李旻柯才明白为什么盘古突然提示他大白的100份销售任务完成了,原来秦震毅直接把这批大白给买了下来,钱都已经转到山海的账户上去了。

    跟秦震毅打了个招呼之后,李旻柯就去到了陆嘴那边的酒店,回到房间里面,李旻柯迫不及待的唤出了盘古开始交流。

    “这个初级条件全部达成我可以理解,自行探索是什么意思?我的要求也不高啊,稍微解释一下不就好了么?”

    “接下来自由度放开,一切以激活者的意愿为主,只是原型产品需要激活者提供,后续技术来源以及生产后的零部件可以自行处理,每激活一项技术需要从激活者账户里扣除48%的利润,每融合一项技术返回相应资金。”

    经过一阵子的摸索,李旻柯总算搞明白了盘古的意思,盘古这次改变主要在三大块。

    首先是技术类,之前的白泽和大白基本是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生产制造,但是接下来可以拆分制造销售,比如白泽就可以拆分成材料技术,通讯技术,芯片技术,摄影技术等等;大白可以拆分为人工智能,医疗方案,聚乙烯材料和拍照技术等等。

    如果以后有新的产品,首次生成就会扣除48%的利润,后续产生的融合性的技术将不再扣除,比如白泽如果把大白的相机技术融合进去,将不会再次扣除李旻柯的利润了,而是可以直接融合。

    第二个是技术点的出现,盘古出现了一个新的东西,叫技术点,每销售1000万份生成1技术点,每个技术点可以生成一项新的产品,这个让李旻柯是没有想到的,不过按照白泽目前的销量,很快就可以生成一个技术点,可以开发第三项技术产品了。

    第三个就是开放声望系统,这个暂时没有更多的提示,只显示了一个声望值,而且根据李旻柯的观察,这个声望值计算好像还挺复杂的,而且后续可能有很多的声望来源和分类。

    研究完盘古的变化,李旻柯伸了个懒腰,看起来盘古也不是无节制的让李旻柯的资金扩大下去,这些被扣除的资金根据盘古的解释就是在蓝星各地建造相关企业,包括之前子虚乌有的山海研究院,现在白泽和大白98%的资金总计近千亿已经转过去了。

    财务那边给李旻柯打过电话,李旻柯表示是转给研究院那边的之后也就没过问了。虽然近千亿变成了几十亿的钱,但是李旻柯没有什么不满的情绪,反正也是通过外挂得来的,自己也没有什么物质方面特别高的需求,暂时先这样吧。

    而林腾飞那边似乎也收到了山海公司资金外流的信息,赶紧给李旻柯打电话表示他们只不过是希望达成采购协议,没有别的想法,似乎很怕李旻柯不在龙国这边继续下去了。

    李旻柯有点哭笑不得,自己也没有想那么多,只是觉得这么大的资金流动居然这么轻易的就达成了,盘古也有点神奇,他反过来安慰了林腾飞,解释说研究院那边需要资金所以抽调走了,而且之前林腾飞他们提议要采购原材料的事情也跟研究院那边说过了,研究院已经同意了。

    听到李旻柯的这个答复,林腾飞大喜过望,连忙表示要请李旻柯过来吃饭并且商量价格,最好是今天就能够把合同给敲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