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明月之君子六艺
繁体版

第560章 大义不允【求订阅*求月票】

    鸿上塞沦陷,整个赵国陷入了恐慌。

    尤其是邯郸!

    原因很简单,他们跟赵葱、颜聚的大军失去了联系。

    并不是所有诸侯都掌握训鹰通讯手段的。

    或者说除了并州,整个中原都没有掌握这种手段。

    秦国通讯快得益于他们的驿传制度,在攻城略地的第一时间,秦国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修建起一个个驿站保证通讯。

    但是即便将秦国换到赵国的角度,秦国也无能为力。

    因为鸿上塞是赵国北方重要门户,一旦鸿上塞沦陷,赵国也将失去对整個北方的管控。

    太行山脉的阻隔,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除非赵国能翻越太行山,否则他们将再也无法得到关于北方的任何消息。

    司马尚坐在邯郸酒肆之中,苦闷的喝着老酒。

    作为李牧的副将,他的命运其实也跟李牧捆绑在了一起。

    就像一朝天子一朝臣,李牧的离开了,没有带上他,也顾不上他。

    而新来的主将是宗室子弟,更不会相信他这个跟随李牧出生入死多年的亲信。

    从他成为李牧副将的那一天起,他身上就打下了李牧的烙印。

    在李牧离开前,曾向邯郸举荐,让司马尚出任鸿上塞主将,可惜赵国没听。

    不然鸿上塞也不会如此快的失守。

    李牧更清楚并州的报复会是非常迅速果决的。

    因此,在李牧离开前,就看到了鸿上塞的重要性。

    只可惜,人走茶凉,没人去相信李牧。

    “我是该说活该呢,还是该叹息呢?”司马尚的心情很复杂。

    作为赵人,他不应该因为北方的沦陷而欣喜。

    可是作为跟随李牧的老人,看到赵国有如此下场,他内心却是有着报复的喜悦。

    只能说,赵国活该吧!

    若是赵国重用李牧,这一战不会败得如此迅速。

    若是赵国愿意听李牧最后一回,由他接任鸿上塞,也不至于让鸿上塞毫无防备就沦陷。

    “在草原上跟并州开战,赵国怎么敢的呢?”司马尚嘲讽的笑着,笑着笑着,眼泪却落下了。

    养虎为患,或许大将军也不会想到当年他们为了应对秦国,保护北方而将楼烦让给了并君,会养出如此庞大的一个诸侯国吧!

    在草原与并州为敌,赵国败的并不冤啊。

    并州已经用他们的能力向天下证明了,他们就是草原之王,骑兵之王。

    东胡、匈奴、大月氏他们的王旗如今都还挂在北掖王庭城门之上。

    赵国怎么敢的?

    不止司马尚如此想,整个天下有为的将领,名将都很清楚,在草原上与并州开战,那就是取死之道。

    可是赵国不懂啊。

    他们以为手上有着赵武灵王留下,又经过李牧亲手调教后的武陵骑,他们就有能力跟并州血骑掰掰手腕了。

    问题是,武陵骑虽然强,可是也要看是在谁手上啊。

    就好比有吴起的魏武卒和没有吴起的魏武卒,完全就是两支不同的大军。

    有吴起的武陵骑,能以一敌十,五万败五十万,而没有吴起的魏武卒,连守住安邑(魏国旧都,先后被秦赵两国占领,几番易主,但是都没再回到过魏国手中)都做不到了。

    赵葱、颜聚会用武陵骑?

    司马尚冷笑,这些贵公子连会不会骑马都两说,更别说能发挥出武陵骑的真正实力。

    各国也都在复盘了这一战。

    秦国最为重视,但是也只能感叹羽林卫的神出鬼没。

    尤其是见识过羽林卫的行军速度的杨端和等人,丝毫没有任何的意外。

    那不仅仅是骑兵到了,更是整个羽林卫都到了。

    或者说,整个羽林卫人均骑士,放到任何一方诸侯手上,他们都是骑兵种子精锐。

    只可惜在羽林卫中,射声营、步兵营、虎贲营的士兵都是被骑兵营嫌弃骑术不行的家伙。

    “面对羽林卫,并州血骑,除了全军撤回雁门关防守,别无他法!”王翦将自己代入到赵国大军主将的位置。

    才发现,这真不能怪赵葱和颜聚了。

    在草原上跟并州开战,那就是纯粹在找死。

    尤其是并州人本身就是草原胡族为主,草原就是他们的家,他们比谁都清楚熟悉草原的地形,而赵国并不知道如何在草原上识别方向。

    “他们借助了公孙怒的大军掩护,欺骗过了赵国斥候的眼睛,然后借道交好的燕国,从而能够长驱直入,奇袭代县。”

    “又借助了骑兵的高速机动性,神兵天降鸿上塞。”

    “这才是导致赵国来不及防御的根本原因。”

    “他们太快了!”

    蒙武也做出了自己的分析。

    他统领过并州骑兵,知道并州骑兵那高速移动的可怕。

    他率领的还只是并州最普通的骑兵,而羽林卫则是并州最精锐的骑兵,只会比他所统帅的那一支骑兵更快。

    “所以,你们的看法是?”嬴政皱眉。

    并州的强大似乎有些超出他们的预料了。

    “不可为敌!”王翦、蒙武等人对视了一眼,给出了同样的答案。

    若是在中原大战,以步卒为主,他们不怕并州,但是在草原与并州为敌,那么他们只能说,除非是并君逝去,并州那些将领也都老去,新人还废掉,不然还是洗洗睡吧,梦里啥都有。

    如果不信,东胡、匈奴、大月氏再加上现在的赵国,就是榜样。

    “你们觉得并州还会继续南下吗?”嬴政最想知道的还是并州到底想打到什么地步。

    “不会!”李斯摇了摇头。

    “臣分析过,并州此次出征带的粮草辎重并不多,不足以支持他们打到邯郸。”

    “不会!”王翦也开口了。

    “羽林卫行进速度太快,很明显没有带上大型攻城器械,不足以攻下邯郸。”

    嬴政点了点头,他也觉得不会,并州重承诺誓言,即便是赵国撕毁的盟约,但是并州为此也只能是报复,而不是全面占领赵国,不然在大义上,并州站不住脚。

    夺取赵国北部可以说是为了报复,但是覆灭赵国,全面占领赵国,就有些过了。

    誓言这东西,在当世,还没有人敢轻易毁掉的。

    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兴。

    并州必然知道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