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我要做球长
繁体版

第十五章 县试下

    陈道明继续装作愁苦的模样,“这得看跟谁比,跟湘莲比我就不行,我这块朽木,叶夫子都直呼雕不动。”

    柳湘莲瞧不下去了,筷子磕在陈道明碗沿,“得了你,别演了,快些吃完回去温书。”

    钱斌应和,“就是,能多看一点是一点。”

    几人关系都亲近,是相识两年知根知底的,李琛便压低声音直说了:“这县试第一场虽然好过,但是各个童子在考官心中的印象便是初步定下了。湘莲既然这次拿了头名,后面稳住,县试头名便也不难了。”

    湘莲倒是头一次听见这种说辞,只是知道县榜首是知县的保送生,不犯大错,府试一定过,但深思后觉得也有道理。

    陈道明等人开始给柳湘莲打气,让柳湘莲好好考,府试没有柳湘莲作陪也无大碍,总归都是在叶师傅门下一起念书的,还能让闲下来的柳湘莲指点一二。

    柳湘莲有些无奈,自己是占了信息的便宜,家里随时可以找举人一对一辅导,更可以给探花写信指点功课,其实自己比他们强不到哪去。

    几人吃完饭后就回了客栈,各自在自己房间拿起书册来看。

    柳湘莲看了会李守中的应试指南,摸透了其中意思后抬起头来看,窗外已经完全暗了下来。

    顾虑到明早要早起,洗漱后埋在绸被里睡了过去。

    这件客栈生意最好的时候,就是各个考生前来考点科举的时候。

    客栈为了得考生心意,专门在后院养了几只公鸡,每次到黎明时分就叫了起来。

    声音尖锐此起彼伏,绝不让考生睡过头了。

    第二日一早,柳湘莲排在考点外等候点名进场。

    因为昨夜没大睡好,得知自己头名的消息有些兴奋。柳湘莲今日脸色有些发白,但因为三年练武的成果,提着考篮站得端正,却没有了聊天的兴致。

    柳湘莲吹了会春季的凉风,算是清醒了不少,刚回神就看到这钱斌和李琛你一掌我一掌来回交替的模样,笑了起来。

    钱斌的父亲是镇守西北榆林边关的校尉,祖上据说追溯到宋时的吴越王钱家。钱校尉本想将儿子钱斌一同带到边关历练,谁知道钱斌身子弱了些,受不住西北凉风。

    但是读书还算有几分天赋,便送到金陵来,想着搏个功名。古代的吴越不就是现在的江南?也是觉得江苏卷难。

    钱校尉是名铁骨汉子,传授给儿子缓解紧张的方法也颇有他的风范,就是双手成爪子,活络筋骨。

    柳湘莲抬手将考篮提至两人中间,笑道:“可别闹了,等会就进考场了。”

    钱斌和李琛两人瞬间安静下来,开始互相吐诉心中紧张。

    场内点到了柳湘莲的名字,柳湘莲对着几人打了声招呼,先进了考点。没看到王仁,被骗了。这小子没考过,骗了我一顿饭。

    第一场淘汰了约三分之一的人,第二场就只安排了两个考场。

    这一场题目也不算难,柳湘莲答了两个时辰后交了卷。

    坐在堂前的考官还是先前那一位,撩了一下眼皮看了柳湘莲一眼,又看着窗外估摸一下时辰,没多说什么。

    一众考生不敢胡乱张望,只能余光看着这位柳湘莲提起考篮晃着臀部抬脚离开,几步就走出了考场。

    三日后放榜。

    这边陈道明三人去看榜,一个时辰后才回来。

    虽然天气凉爽,但三人在榜前与人挤了好一会,此刻满头大汗。

    陈道明到了客栈先给自己倒了杯凉透的茶,李琛则一边擦汗一边道:“这次名次与上次略有差异,湘莲第二名,赵大哥第一名,道明第三名,钱斌第二十六名,我比上次好些,第二十五名。”

    这名次与柳湘莲料想的差异不大,那日答题时偶尔头疼,作孝经论时思路有些堵塞,这样下来,第二名已经是不错的成绩了。

    而陈道明等人虽然屡屡抱怨自己不过,但心中都是有底的,叶夫子曾说过,他们几人过县试都不成问题。

    陈道明自然不必说,作文写诗都是一把好手。

    因此几人名次都是情理之中。

    接下来几日,考了第三、四场,几人都顺利通过,来到县试第五场。

    经过前四场的考试,留下来的考生还有五十八名,全都在一个考场进行作答。

    走到这一步的考生,只要第五场答题没犯什么大忌讳,过县试便是稳了,因此考场的气氛也轻松下来。

    争案首那都是前四场都排名前五的人才需要操心的事情,大多考生都只想着好好度过第五场便好。

    柳湘莲找到小吏报的位置,坐下后环顾一圈,才发现这个位置,就在考官桌子的正前方。

    就这么正对着,丝毫不差,两张桌子就隔了一米五的距离。

    柳湘莲摇头浅笑,虽然常有考生表现突出,被提堂座号排到前面,但是倒也不必与考官离得这么近吧。只是这位考官不熟。

    与前四场相同,第五场答题时间限时一日,这位新考官在每位考生身边都停留了一会,哪怕是李琛天不怕地不怕的性子,捏笔的右手都冒出几根青筋。

    那人似乎很满意,耗了一个时辰,终于到了柳湘莲身边。

    柳湘莲刚写完一个“也”字,身旁突然出现一个人,笔尖瞬间提起顿住。

    反正前面是没有考生坐着的,于是柳湘莲坦荡抬头,与此人来了一个对视。

    这一下倒是把考官吓到了,但是面不改色神色正定的继续看着柳湘莲的答卷。

    柳湘莲见他穿着,仔细审看,发现这位考官品阶想来也不低,起码也是个四品文官,这不就是我的老师吗?等下考完,好好拜见一下。

    柳湘莲低头继续答题,手下笔走龙蛇,丝毫没有困顿之感。

    小学到大学,考试自然是少不了的,监考老师看答卷也不是一次了。

    考官顿感挫败,起身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捡了张这次的考题看了起来。

    一众考生虽然不敢明目张胆地看,但是提笔沾墨时的余光还是能瞧见些的。

    第五场结束,考生陆续走出考场。

    待跨出了考点的门口,议论声大了起来。

    “这次的考官为何这样,我当时手都抖了起来,一个字也写不下去。”

    “就是,从未听说过考官会站在考生旁边弯腰看的。”

    柳湘莲听这话,想着还是太年轻,你没经历过不代表没有。考试也没说考官不能,也没说可以。

    贾知县每年这个时候奉命主持县试事宜,但今日来了位朝廷的大人,大人说要亲自监考,贾县官便在堂屋这边候着。

    谁知道这位大人竟然做出这样的事情。

    贾县官急忙走出堂屋,来到院子里。

    考生都已经走得差不多了,如今院子里面空空落落的,只有一人身子高挑,手里拿着一叠答卷,慢悠悠地从考场走出来。

    此人一身绯色衣袍,正是第五场的考官。

    贾县官整理好脸上表情,几步走过去,弯腰作恭敬样:“学政大人监考这么久,肯定累了,答卷交给下官就好了。”【学政正三品,清朝这样;知县七到八品】

    周学政将答卷放到他手里,“坐久了就站着,站久了就坐着,不累。”

    周学政哪里瞧不出贾县官的心思,“时辰不早了,今日难得偷闲,我晚膳约了飞仙居,便不和贾县官一同用膳了。”

    没等贾县官再推辞两句,周学政已经穿着那身绯色官袍,提步走出考场。

    一直等候在一旁的小厮,抖开月白色的披风,给周学政盖上,遮了那身显眼的官服。

    柳湘莲早在午膳前就交了卷,交卷时与那位绛紫衣袍的考官对视一眼,那人浅笑着一副好整以暇的模样,柳湘莲只是点头算是礼节,随后退到自己位置上提着考篮离开考场。

    没过多久,陈道明也走出考场,两人一同出了考点。

    进场前,柳湘莲五人曾约定,先答完的人便去考点外面的茶楼坐着,喝茶听戏,待五人都聚到一块了,再去寻个酒楼一同庆祝。

    李琛虽然说还未放榜就庆祝是不是为时过早,却第一个推荐去飞仙居。

    这飞仙居距离考点不远,其名声再京城酒楼里面也是数一数二的,听闻其酒酿菜色都是一绝。

    柳湘莲对这飞仙居亦报有几分期待,茶楼的戏曲也不大听,只与陈道明一同估摸着,钱斌等人不过多久便会来茶楼寻他们。

    因为第五场考的是经文、诗赋,都是王家私塾的学子常练并且拿手的。

    却没想到这一等,就等到日暮西山。

    钱斌等人踩着夕阳,总算是寻到茶楼来了。

    陈道明靠在椅背上,“第五场考的是你们擅长的,怎么耗的时间比前几场还多了?”

    钱斌笑了笑,“这不是最后一场了嘛,怕自己万一出了纰漏,到时候竹篮打水可就得不偿失了,就来回多看了几遍。”

    陈道明扶额,问赵元、李琛两人:“你们也是吗?”

    李琛望向别处,浅笑两声,“毕竟总是感觉不放心。”

    柳湘莲招手唤了小二前来结账,起身将袖摆整理好了。

    柳湘莲道:“既然都考完了,前些去飞仙居吧,方才听闻去飞仙居的人很多,若是晚了便去不成了。”

    这话提醒了钱斌等人,开始懊恼为何在考场左右检查这么久,却一个错处都没看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