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那边呢
繁体版

第四十三章

    经过紧锣密鼓的筹备,白邙所租的饭店终于在腊月十八开张了。

    那天刚好是星期六,许波和陈慧两口子请了半天假,专程赶下来帮忙,并邀请了城里一些同学和朋友,通过他二姨父出面,把工商、税务、公安、卫生等部门的一些熟人也拉了过来。

    胡小霞自从上次与白邙见面第三天,就已经转到成都华西医院治疗,自然就没有通知她参加,再说,白邙内心里也不希望她来,他怕又引起一些感情上的纠葛,毕竟芈璐现在已经怀有身孕,他早已把她从心里移除,仅剩一些同学情谊而已,她母亲也陪同去了成都,因此,白邙和许波担心的事情便不成其为问题了。

    田光顺两口子如期而至,并送了两个大红匾额,两个花篮和五百块钱的礼金,成为当场最让人议论的人物。

    整个开业典礼张灯结彩,鞭炮震天,真个是高朋满座,热闹非凡。

    毛平原本想来的,无奈自从范劲死后,他跟吴清之间就没有了中间人来镇场子,加之原来范劲两头通吃,吴清相对又吃亏不少,尤其,范劲被杀又牵连到弟弟吴新,因此,心里早就对毛平心生不满,最近更是变本加利地挤抢他的生意,而毛平通过吴新的事也认识到吴家两兄弟绝不是善辈,心狠手辣得很,反而有些畏惧,目前正是焦头烂额不已,哪有心情来凑热闹。

    白邙父母头两天就下来帮忙,家里的四头猪除了一头过年猪杀掉淹过之后,其余的按白邙的意思,全部送给了哥哥家里,几只公鸡被捉下来,给芈璐炖了两只,剩余的全送到饭店里,所有的母鸡也全部送给了哥嫂,两人白得这么多好处,自然高兴得很,恨不得上边的家产全部给了他们。

    家里的土地除了稻田和最近的两块麦地,其余也全都交给了哥嫂,随他们去耕种,白邙原本想把所有的田地都交出去,可是父母不同意,说谷子和麦子都是季节性的,耕种收获时请些人帮忙,也就一两天的功夫,好歹粮食不用去买,中间让老大帮着照看一下,白老汉时不时回来施点肥,打点农药,又费不了多大功夫,总之,老人还是舍不得那点田地。

    白母一下来,哪有心思在饭店耗着,无非每天去点个卯,转一转看一看,很快找个借口就回到这边的服装店来,满心只守着芈璐,做饭搞卫生洗衣服,岂肯让她插手,闲下来就守在身边看她卖服装,没顾客时就陪着她谈家常摆龙门阵,只盼着她肚子赶紧大起来,早点生下小孙子,小时候只觉得这女娃儿长得俊,哪晓得如今出落得跟仙女儿似的,关键是脾气还好,知冷知热的会疼人,现在做生意也是得心应手,这样的媳妇儿上哪找去,怪不得白邙别哪个都看不上,偏偏就喜欢她,要是孩子生下来,也长得跟儿媳妇一般,那模样儿,不晓得有多乖,一想到这些心里就美滋滋的乐,又叹息大儿子如今没有生养,不知将来是个什么结果,也真是美中不足。

    芈老汉自从饭店弄好,就兴奋异常,他一身的手艺终于得以施展,之前在老家不过是赶上红白事的时候,才可以偶尔展露一下炒菜办席的功夫,虽然称赞不断,可红事白事不可能天天有,一年半载也就那么几回,最多也就得过十来块钱的红包和几盒烟,其余时间就一个人孤零零地在田地里劳作,哪有在这里那么畅快,要不是因为白邙有本事,张罗这么大的生意,他这一辈子就再有能耐,一家人的光景也只能跑个下游,又想到当初反对芈璐和白邙的往事,那时只看到吴家有钱有家业,以为芈璐嫁过去怎么也会过上好日子,可如今看来,还是女儿有眼光,要不然真要嫁过去,现在还不跟守活寡一样,唉,女人选人家还真不能只看家产,还是要看人啦!又想到老伴后来回心转意同意跟吴家退婚,支持芈璐跟白邙好,自己的眼光还不如一个病拖拖的女人,只可惜老伴没福气,要不然,那该有多惬啊,念及这些,他又不免暗自叹气,又担心儿子芈福,虽然恨他,可毕竟是自己的骨肉,再不成气,作父亲的也还是免不了牵挂。

    芈秀儿同样欢天喜地,她早就幻想着哪一天能在城市里生活,不用成天围着猪圈灶台转,不用风里来雨里去的在田间地头刨那刨不完的庄稼,晒那晒不完的太阳,淋那淋不完的雨,在这里不过是端端菜,扫扫地,洗洗碗,擦擦桌子,每个月不但有一百五十块钱的工资,还可以按利润的百分之五的提成,就按开张这天的利润算,一个月下来,怎么也得一二百,这还没算请客那几桌呢,比起那些有单位的工作同志来,收入比他们高得多,这一辈子上哪儿找这样好的美事?在家喂一条猪,一年下来喂大喂肥出栏去卖,也就二三百,那可得花多少功夫,喂多少猪草和粮食啊!不由得又想到芈璐,要是她真跟吴新结了婚,还不定是个啥样子呢,要论家庭,白家哪比得上吴家,而且白邙当时可是啥都没有,但她偏偏就喜欢他,非要跟吴家退婚,打死也要跟白邙好,唉,她命为啥就这么好,看上去挺老实的一个人,咋那么有心机,那边婚还没退,这边就跟白邙好上了,那白邙原先心气多高啊,他怎么就看上芈璐了呢,自己比芈璐还大几个月,怎么就碰不到一个又能干又标志的男人呢?因此少不得又为自己而悲叹。

    只有白老汉非常不适应,他一辈子刨土地,锄头不离手,一把茶壶上山,一把茶壶回家,庄稼伺弄得比哪个都好,粮食收比哪家都多,在田地里他可是得心应手,而现在呢,那些本事功夫突然没了用武之地,在这里又插不上手,无非就是买点菜,帮着扫个地,在后边帮点厨洗个碗,可这哪是自己在行的呀,然而,又想到这毕竟是儿子的生意,当父亲的不帮着,谁来帮呢,眼见着这里的生意又这么好,一年下来挣的钱能买他好多年种的粮食,儿子又认识那么多有头有面的朋友,自己应该高兴才对呀,为啥就高兴不起来呢?好在每天回到那边服装店里,不用挑水弄柴禾,打开煤气就可以烧水做饭,再和老伴聊起儿媳妇怀的孩子,想着不久可以抱孙子,逗着小家伙玩儿,他又充满期待和向往,只可惜大儿子缺些精灵劲儿,而且结婚五六年了,至今还没孩子,要不然,他白老汉也真算是此生无求了!

    田光顺两口子也真心为白邙高兴,当初虽然看着他气质不凡,可毕竟那时他没多少钱,这才几个月时间,就有了两处固定的生意,房子有了,车子有了,虽然都是从自己这里买的,自己也帮了他不少,可他从自己这里挣的钱,要拿出那么多的真金白银,还是远远不够的,关键这人讲义气,心眼儿也活,运气又好,将来他的事业肯定比自己要强得多,只可惜田甜这孩子,光想着大城市风光,哪晓得大城市有大城市的难处,哪里有找一个好男人过得踏实!

    所有各色人等,看着饭店这热火的场面,看着白邙在那谦逊有礼的神态下,由里而外透出的意气风发,都不胜感慨,就连许波也由衷地对白邙说:“白邙,这才几个月时间,你格老子就混成恁个样子哒,将来搞大发了,可莫把你兄弟甩啰哈!”

    白邙对许波是发自内心的感激,当即表示:“不管将来谁混成啥样子,兄弟是永远的兄弟,只有扶持的,绝没得甩了的!”说得许波忍不住激动,当众就在他胸口捶了一拳,引得大家哄的笑了。

    饭店虽然开业了,可还没有一个名字,芈老汉原说就叫芈老汉儿饭店,芈璐不同意,说好多人都不认识芈字,老读成毕字,再说这个名字太土。

    白老汉说要不叫老乡饭店,白邙也认为不太好,都是本城本县,哪个不是老乡,又不是在外地。

    芈璐提出,车站那边有个迎宾旅社,要不叫迎宾楼饭店,随后她自己就笑着否定了,说就一层,根本就没楼,叫迎宾楼不合适。

    后来一家人又想了十好几个,什么好味道、聚一聚、打团伙、常来常往、龙门阵、来一盘、馋你嘴等等,嘻嘻哈哈说了半天,直把几个人笑得掉眼泪,却都觉得不太好。

    所以,开业那天,只用红纸写了一个“还没名饭店”贴在门框上,席间还是白邙高中班主任,教语文的吕老师提出,要不叫“聚贤厅”得了,众人都觉得取得好,考虑吕老师就是本县书法协会的副主席,于是许波出去借了笔墨纸砚,当即写了,又题了一幅“汇五湖四海美味,聚千秋万代英雄”的对联,大家都拍手称妙叫好,白邙笑逐颜开,连忙着人去找雕匠刻了好挂在门口,其他人则缠着吕老师求字,吕老师借着酒兴,也是有求必应,饭毕尽皆兴满意足而去。

    白邙留下吕老师,给了两百块钱的红包,又求他给服装店写了店名和对联,吕老师欣然挥毫,写下店名为“依人”,对联则为“服由人由人心悦成服,装任您任您笑着美装”,白邙看了,自是欢喜异常,只可惜服装店门口不好悬挂对联,只好把店名刻了挂在门口,对联则挂在店内。后来白邙写信告诉田甜,没想到她也喜欢,便把吕老师的字幅给她寄去,也照着刻了镏金匾额,悬挂在店外,也引得不少人观看称赏。

    白邙之所以开饭店,本是想让芈老汉不要一个人在老家孤苦,考虑到年前年后,不会有什么生意,谁知饭店一开业,外出打工的陆续返乡,南门车站又发长途汽车,因此进店吃饭的络绎不绝,芈老汉一生除了耕种土地,唯一的爱好就是琢磨办席,如今有了这个平台,更是大显身手,越发钻研菜品口味,不时还出来问问大家的意见,接着又进去改进,加上农村人的朴实无欺,菜量又足,很快就在城里有了些名声,前来吃饭的回头客有增无减,一天下来,光纯利最少就有四五百,多时能达到七八百,把个芈老汉喜得合不拢嘴,益发精神百倍,恨不得一天二十四小时都不要停歇。

    芈秀儿本来累得不行,一天到晚不歇脚地来回穿梭,到关门歇店时,连步子都不想动,但看到每天少则二三十,多则三四十的提成,一个月下来,光提成就有七八百块钱的收入,再加上每月的固定工资一百五,竟能挣到将近一千块,一年还不得挣上万把块,辛苦不到一年把时间,自己就可以在集镇上买门面砌房子,到那时,找个有模样有本事的男人还不容易?心里那个美呀,想着都来劲儿,哪里还顾得上累!

    芈璐得知这边的情况,瞪着眼死活不相信,以为是白邙怕她担心,故意唬她的,便抽空跑过来问了芈秀儿和父亲,这才放心,欢天喜地又跑回去,当着婆婆的面搂着白邙就亲,倒把白母臊得不好意思,赶紧避到里屋去,嘴里连连嗔怪:“这孩子,这孩子,都不晓得害羞!”心里却是乐开了花。

    可是白邙却为老丈人和父亲的报酬发愁,开始打算给他们每月开两三百的工资,即使这里亏了,服装店那边赔点也没啥,可现在生意竟这么好,再给那点工资就觉得对不起他们,看到芈秀儿提成后的收入远比实际工资高,如果他俩比她还少,心里肯定会不平衡,想去想来,还是给提成的好。

    于是,就和芈璐商量,给芈老汉按纯利的百分之十五提成,白老汉按纯利的百分之十提成,每月固定工资都是三百。

    芈璐却说:“两个都是老的,一个提百分之十五,一个提百分之十不好,虽说我老汉儿是主厨,可爸爸也没有偷奸耍猾,哪能厚此薄彼,而且我老汉儿就一个人,他也用不了多少钱,吃喝也不用他管,不过是花点零用钱,而爸爸这边还有妈呢,各人家里的人如果还要分个贡献大小,岂不凭空产生一些矛盾?”

    白邙觉得芈璐说的不无道理,可一时半会儿可以,万一将来两个老人因一些琐事争执起来,说起这个问题来呢?也真是挠头得很。

    芈璐说:“要不,这边店里每个月也给妈开点钱,毕竟她每天也是忙进忙出的,又是各人的妈,就当是孝敬她嘛!”

    白邙立时有了主意,笑道:“妹娃儿,呵呵,别说,你脑壳转得也不慢,我一时竟钻了牛角尖儿出不来!”

    两人反复商量妥了,于是,白邙就把父母叫到一起,商量道:“老汉儿,饭店那边还是要给你开工资提成,每个月开两百,提成按百分之十,比妹娃儿老汉儿少百分之五,主要是考虑到饭店的生意还是要靠他的手艺才做得好,但也不能让你亏,这边服装店里每个月给妈五百块零用钱,你们两个想啷个花就啷个花,妹娃儿她老汉儿的钱说是给她,实际还是由妹娃儿掌管,钱实际上还是我们的,只是给了他一个名头而已,你看你有麽子想法没得?”

    两个老人倒也开明,都道:“开个麽子工资提个麽子成来?我们吃你们的用你们的,你们将来还养我们的老,钱给我们还能做些麽子?”

    白邙笑道:“你们拿着心里踏实些嘛,再说,哥哥嫂嫂那里,如果我一味给他们拿钱,将来少不得就产生依赖,你们上去的时候,一回拿点儿,他们也高兴,就算是我支持他们的,你两个身上都得带些钱,不要太多,三四百块就行,万一有个急用,立马就拿得出来,其它的可以存在银行,相当于帮我们存起的,如果哪天我们急需用我的时候,你们还可以帮我们嘛,你们又不是不晓得,我花起钱来大手大脚的,几下子就花没了,到时真要用钱的时候还得到处去借。”

    老两口听得如此,也没有意见,只觉得亏了芈老汉。

    芈璐却对父亲说:“老汉儿,我和哥每个月还是要给你开两百块钱的工资,另外给你加百分之十五的提成,你要比爸爸多百分之五。”

    话没说完,芈老汉就不干了,说:“我要工资做麽子,你们是不是想把我甩脱,将来不管我哒?还有,我要是比老白还多,他啷个想?你又不是不晓得,我从来就没管过钱。”

    芈璐笑道:“老汉儿,你听我说完嘛,两百块钱的工资是给你打零用的,提成主要是看你手艺好坏,提得越多,说明你的手艺越好嘛,再说,这些钱你不想管,我帮你管着,给你存银行,名义上是给你的,其实还不是给我们存起的,万一你哪天要用,或者我们手头一时紧张,就可以拿出来噻,之所以比爸爸多提百分之五,主要是因为你有手艺,但你可不能钱上占了便易,其实方面又去跟他计较哈!”

    芈老汉不耐烦地说:“哎呀,你们想它啷个多,好好好,哪就依你的,反正我的钱全部由你管着,要用的时候你拿给我就行,我是担心老白提少哒,他亏得慌,嗨,反正我们的都是你们的,将来只要我老哒动不了的时候,你们能管我就行,其它的我也懒得费那个脑筋,我保证,将来那些来吃我炒的菜的人,肯定会越来越多。”

    就这样,两边的老人都觉得占了便易,又都觉得钱虽然最终都是两个孩子的,可他们有动钱的权力,心里就有了许多安全感,又都觉得另一方的老人吃了亏,只有白邙和芈璐两个,心里暗暗窃喜,当天夜里禁不住在床上颠鸾倒凤地上下求索了好几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