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精图治十年,你说我醉酒题诗了
繁体版

第十章 费仲:臣以为,大王该行选妃之事!

    “大王,妖魔作祟,非一朝一夕能根除,想来太师是要护我大商永世安定,一劳永逸。”

    “臣以为,再有三两载,太师定能率军归来!”黄飞虎回应道。

    固然不知北海战事近况如何,但如今也只能暂时应付帝辛。

    以免迁怒于他们。

    毕竟自己先前直闯后宫,已是触及帝王威严,板子还没落下,黄飞虎近来也是夹起尾巴做人。

    “太师平叛艰难,确实辛苦!待太师班师回朝,孤定要好生嘉奖!”帝辛颔首道。

    群臣附议,“大王英明!”

    此时此刻。

    帝辛眸光扫过殿内一种文臣武将静等后话,看到末位的费仲心生感念。

    “这老小子…神态如此扭捏,莫不是在天人交战?而今早朝已是接近尾声,再不讲…可没什么机会了!”

    昨日与费仲那出戏,帝辛自认为演得不错。

    所言种种,以费仲心性应该不难猜透,如今就要期待他的表现。

    言及北海战事后,殿内群臣相继无言。

    帝辛嘴唇开阖,“若是别无他事,今日早朝就此毕了,孤这身体,还是得回去休憩一番。”

    言罢,帝辛若有若无的叹了口气。

    投向费仲的眼神之中,似是有些落寞。

    得见如此。

    费仲当即明悟。

    大王的眼神已然不是暗示,可谓明示也不为过!

    如此一来,自己还有什么好顾虑的?

    帝王站在自己这头,还担心被群臣围攻?

    他日位极人臣,都得给吾磕头赔罪!

    想到此处,费仲心一横,一咬牙,当即走出队列。

    “臣费仲,有事上禀!”

    见如此,帝辛眸子深处掠过一丝神光。

    而后便道:“爱卿有何事禀告,细细道来。”

    “禀大王,我朝祖训有言,群主可娶妻妾七十二人,历代先贤皆尊祖训。

    然…王上自继位以来,苦心操持国事,宫中唯有一后三妃,与祖训有违!

    臣以为大王当遵循历代先王定下的规矩,举行选妃大典,补充后宫之数,以全古礼!”

    费仲不紧不慢的道出心中所想。

    丞相比干乃至是满朝文武皆是为之蹙眉,怒目视之。

    恨不得生食其血肉!

    如今帝辛只纳妃苏妲己一人,已然足月不临朝堂!

    倘若再为后宫补充妃位七十二,岂非是让大商再无帝王?

    届时纣王不行正业,大商国事何人操持?

    又如何稳固朝纲,令万民归心?!

    “大王,臣以为此事并非大商国事,不可在朝堂上论。费公此举,无疑是在胡闹,无视君威!按我大商礼数,该当丈责,闭门思过!”大臣商容忙上前劝阻。

    武成王亦是上前,“朝堂之上谈论儿女之事,费仲,你以为这是市井街巷不成?

    来人,将费仲拉出去等候王上发落!”

    朝堂之上群情激奋,所有大臣的眼神皆如利刃。

    好似要将费仲千刀万剐!

    帝辛轻咳两声,“商容,这…我朝礼制之中,可是有费仲所说古礼?”

    大臣商容有些犹豫,终究妥协道:“禀大王,确有此礼法,只是……”

    “既如此,便让费仲说完,孤倒想知道,他为何会无视礼制,在朝堂之上谈论此事。”帝辛沉声道。

    殿内众臣面面相觑,却也不好再多说什么。

    只得是恶狠狠的盯着费仲。

    纣王有意护持,其他人或许看不出来。

    但,费仲心中自是明了。

    任由群臣怒目,费仲亦是不管不顾。

    “大王,臣之所以提及选妃以全古礼,是因王上尚无子嗣。若添妃子七十二位,定可为我大商增添我王室血脉,提升我大商国运!”

    “再者,选妃之事或可谋与那北海七十二路诸侯,让其贡献女子,与我大商皇室联姻,如此定可不费一丝一毫,就能解决北海战事,可谓一箭双雕!”

    说着,费仲上前两步,跪倒在地上。

    殿内众臣皆是无感。

    武成王冷哼道:“你这狂徒,北海七十二路诸侯自有太师闻仲亲率王师讨伐,岂容你以此为借口扰乱朝朝纲?“

    “武成王言之有理,选妃与诸侯之乱,本身就是两件毫无干系之事。你却将这两件事情强行牵扯到一起,费仲,本相算是看错你了。”丞相比干神色淡漠。

    紧接着,黄飞虎直接上前,挡在费仲身前,朝着帝辛躬身行礼。

    “大王,我大商如今国事动荡,民间流言四起,此时应当以收归民心,稳固国事为上。至于选妃…依臣所见,定是这费仲为取权柄,此人决不可留!”武成王声音越大。

    侧目看向费仲的眼神中满是杀意。

    后者确是吓的心神颤栗,后背直冒冷汗。

    “太师北伐七载未归,若能以选妃为谋,补充后宫妃位以全古礼,同时钳制北海七十二路诸侯,不乏是个好主意。”帝辛轻声道。

    “大王,礼制一事尚可周全,无非是选妃而已,然…国事并非儿戏,二者不可同日而语,大王三思啊!”武成王躬身道。

    紧接着,群臣皆是附议,“请大王三思!”

    得见如此,帝辛不由为之蹙眉。

    因为系统加持,后宫妃位必须得到补充,才能收益最大化!

    大商国运才能得以增进,长久不衰!!

    若非商朝被动卷入量劫大势,他又何尝不想作为一代明君直至终老?!

    “孤只问,太师在外征战七载,与北海诸侯不得终果。此局势,与我大商而言意味着什么?”帝辛沉声道。

    深邃眸光扫过殿内众臣。

    文臣或许不知其中紧要。

    然。

    黄飞虎乃兵戎军人,位列镇国武成王。

    自然知晓其中利害关键。

    “太师与七十二路诸侯久战不胜,其他诸侯…或会效仿北海,与我大商展开拉锯战。”武成王声音越来越低。

    帝辛又道:“同时与东西南北四路诸侯开战,与我大商而言,又有何种利害?”

    武成王垂头丧气。

    “纵然我大商国运昌盛,国土富裕,但与各诸侯同时拉锯,大商……”武成王欲言又止。

    “大商恐陷入战火之中,百年内再无乐土。”

    比干及众臣皆是面色凝重,却是无言。

    “大王圣明!臣以为选妃之事刻不容缓,费工所言也不失为锦囊妙计。”

    见时机成熟,尤浑直接站出来。

    “依臣拙见,费公所提选妃与北海联姻之事,不单单只为大王,更为我大商国事!若是能藉由此事解决北海问题,与我大商而言乃是天大喜事!

    更何况…若是王上喜事频传,世人皆得见之,则说明吾王如日中天,得人道庇佑!收归民心何其简单!而我王不计前嫌,施恩于北海,使北海境内再不起刀兵,天下诸侯见状谁人不感念我王仁慈,言大王圣德。”

    尤浑知道此时合该自己发挥作用,字字句句皆是有理有据,令人难以反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