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路不通,顺手堵了其他人的路
繁体版

第十四章:小气书生

    泠鸢山上有一座小道观。

    名为金丹观。

    这座道观不同于天下其他的门派,甚至不愿意承认自己玄门的身份,坚称自己是仙门。

    但碍于某些不可言说的原因,上一届问道大会依旧请了金丹观前去。

    可戏剧的是,那金丹观主竟然是个欺世盗名之辈,为了区区的世俗钱财,降下身段和别家弟子约架。

    更为大会众人所不齿的,是那金丹观主竟然被一个弟子打死,尸体被扔在茅坑里,金丹观没有一个能顶梁柱的人出来支撑,只一年便迅速破败下去。

    自此天下玄门彻底纯洁了起来,在某些人眼里顺眼了许多。

    今日立春。

    在一条没人看见的小路上,两人一驴走在山道上,出了泠鸢山的地界,慢悠悠的入了世。

    “林倦,你多久没下山了?”

    隋若仙坐在驴背上,一边分出心来控制着驴背两侧的行李,一边问道。

    林倦伸出手,比了一个二。

    “两年啊。这么久你不憋得慌吗?”

    “我只下山过两次。第一次出生就在山下,还有上次问道大会,和师傅师兄们一起。”林倦如实答道。

    隋若仙瘪了瘪嘴:“你也真是的,怪不得天生就适合修道,那泠鸢山上的风景,你看了这么多年也看不烦?”

    “风景日日都是新的,哪里能看烦呢?在我看来你才是厉害,与外人相处,对我来说实在是太过困难。”

    听见林倦夸自己,隋若仙摸了摸自己的头,压抑下自己的笑,转移了话题。

    “林倦你要是去读书就好了,说不定也能考个状元之类的,你耐心这么好,我没见过练习剑法比你还快的了。”

    “练剑也能当官?”林倦诧异。

    “你去考个武状元呗,号令千军万马,可气派了,吃饭都不用给钱,睡窑姐也是,她们还得倒贴你钱嘞!”

    “窑姐?”林倦听见一个新奇的词汇,觉得好奇,便继续追问下去。

    隋若仙就认认真真的给林倦讲解,无论是江湖中的各种传闻,还是一些秘辛,毫无顾忌。并且告诉林倦祖师的日志和现实是不一样的。

    林倦赞同的点了点头,并且认真的记了在心里。

    两人觉得这很正常,不懂就要问,问了才能懂。

    很浅显的道理。

    可是有人不愿意了。

    “你们两个,真是出家人士吗?怎么尽是说些江湖黑话?”一个突兀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林倦和隋若仙勒停毛驴,转过头去,看见一个背着竹箧的书生,正在他们后面。

    他们早就知道这人跟在他们身后,看样子也没有任何的危险,只是既非同行之人,所以他们决定大路朝天各走一边,不去主动招惹攀谈就好。

    谁料对方听了一段路的聊天,反而主动朝他们插话。

    隋若仙心中不乐意了。

    小道爷我在教师兄生活常识,你个傻书生插嘴干甚?要是我师兄听漏了什么,哪天我不在师兄身边,他被别人诓骗了怎么办?

    隋若仙和林倦相视一眼,轻轻的点了头。

    他们是在交流。

    林倦的意思是,你说江湖上要遇事不慌,不能再学道观里那一套与世无争了,现在遇见了个读书人,你先给我示范一下,我学着,以后就这么做。

    隋若仙的意思是,你可瞧好了。

    于是隋若仙抢先一步开口。

    但是这可惹得那背着竹箧书箱的书生不快。

    “道人不像道人,一大一小年纪不大,心却不干净,那小孩不过几岁,这年轻道人竟然让那小娃说那些江湖腌臜事迹。

    我文志楠读书数十载,立志饱学,只为进入仕途扫清天下,救百姓于妖道之中,今日进京赶考竟然遇见你们,我断然不可放过!

    今日我就要把你们带回正道,以正圣人之学!”

    下一瞬间,他就听见对面驴背上的那小娃朝着他开口。

    “我有母亲,你有吗?”

    虽然觉得疑惑,但他还是开了口,没有对小孩子出声呵斥,只是这句话听得让人十分光火。

    “我也有。”文志楠一时间想不通其中的门道,只得如实答道。

    “那你母亲怎么没教你好好与人说话?”

    文志楠闻言,脸一下红了,立刻就开始反思自己,才发现自己先前确实是失了礼仪。

    而在对面,林倦望向隋若仙,眼中带着疑惑,侧头低声询问道:

    “这样可以吗,初次见面就问候别人母亲?”

    “没问题的,他们这些家中有父母的,教导他们是父母的事,父母没教好,到了外面可没人惯着他。”

    林倦点点头,深以为然,表示自己记下了。

    自己这些是师弟教的,下次若是遇见相同的事情,那自己就可以率先询问:

    你有师弟吗?

    文志楠此时终于反应过来,气性一下子就上来了,指着对面两人,急得脚直跺地。

    “你你你……你你!”

    然后两眼一翻,竟然晕了过去。

    他自己把自己气晕了。

    林倦见状,心中大受震撼。

    言语的力量,竟然如此强大。

    不过下一瞬间,两人齐齐叹了一口气,林倦记得,这山中多老虎,况且师弟说山下还有很多母老虎,都十分危险。

    简单商量之下,决定将这小气书生带走,不将其留在山里,看样子是要前往京城参加春试的,与自己也顺路。

    那就捎带一程罢。

    在毛驴上,文志楠被崎岖的山路一颠一颠的,终于在一两个时辰后醒了过来。

    一睁眼就觉得十分难受,腹中像是被火灼烧一般。

    胃里面的酸水一个劲的往上涌,下一瞬间就吐了出来。

    隋若仙替林倦背着那把祖师的木剑,林倦替文志楠背着书箱,将铁剑跨在腰间,牵着毛驴,行走在山道上。

    听见文志楠的反应,于是将他扶了下来,林倦拿出自己的水袋,递了过去。

    文志楠看见林倦一脸真诚,但是心中还是多了几分忌惮,他可是在出门前就被家中亲人提醒过许多次。

    路上歹人的手段层出不穷。

    一人进京赶考可要更加注意。

    可是林倦给他的气质又确实不一样,于是他了也和缓了自己的语气,道谢之后将自己的书箱接过,拿出了自己的竹水壶。

    并且在喝水时自己检查了一下,确定没有外人打开过。

    这是他的习惯,在水壶上做了只有自己能认出来的记号。

    他看了这一大一小两眼。

    “原来是我误会了,这孩子应该只是没家教,并无恶意。哎,这大玄朝廷皇帝昏聩,何时才能老有所养幼有所教,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

    自己身上的责任又重了。”

    这次的春试,我势在必得,定要为天下百姓趟出一条路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