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消失的丈夫
繁体版

第十二章 偶遇(3)

    张树林说:“现在世道好。好就在一起,不好就分开。”

    王玉莲喝了一口水,放下杯子说:“不管是现在还是古代,总之,在婚姻里吃亏的总是女人。”

    沙舟子笑着说:“这么多年,竟不知道王老师还是个女权主义者。”

    王玉莲说:“我可不能算是女权主义者,我只是一个看着女人在婚姻里吃亏觉得心疼的无用者。”

    吴世安说:“王老师这话说得有点消极呀。”

    张树林一脸八卦的神态说:“哎,王老师,是不是你家那口子给你气受了?”

    沙舟子心下一乐,心说,还是带过自己的师傅向着自己。

    王玉莲说:“我们几十年的老夫老妻了,他还能给什么气受。”

    张树林说:“我前天在晚报上看到一篇文章,文章说一对夫妻平均年龄75岁了,离婚了。”

    吴世安说:“张老师说的这篇文章我也看了,真是一方面觉得不可思议,一方面又觉得无论是谁提出的离婚,都一定是达到了忍耐的极限,不然,土埋的脖颈的人了,咋不能再忍几年,可见,实在是忍无可忍了。”

    王玉莲摇摇头说:“还有这事,真的还是假的?别又是情感版那几个小年轻瞎编的吧。那几个小年轻,哎,为了吸引读者,也是不择手段了,啥内容都感编。”然后,看着沙舟子说,“小沙,你哪里有没有前天的晚报,我看看。”

    沙舟子说:“没有,我上周请假了。”

    包宏伟说:“王老师,我这里有。”说完马上拉开抽屉拿出一份晚报递给王玉莲。

    王玉莲接了,一边找情感版,一边说:“小包,你也看晚报的情感文章呀?”

    沙舟子听了,心里忍不住替包宏伟叫苦。王玉莲这老主任编辑、老记者,人很好,善良热情,就是嘴碎又毒。这也是沙舟子与王玉莲面对面办公好几年却从不和她聊自己的感情和家庭的主要原因。

    包宏伟说:“嗯,平时不太看。这篇文章是我同学苏平写的,她给了我一份,我就看了一下。”

    沙舟子连忙帮着包宏伟转移话题,说:“包宏伟,苏平是你同学呀。”

    王玉莲说:“小沙认识苏平?”

    沙舟子说:“有次出去采访和苏平走一快了,在会场,一看都是报社的就相互留了联系方式。”

    吴世安说:“小沙说的是上个月的政法系统的那个新闻发布会吧?”

    沙舟子说:“是的。”

    王玉莲说:“那样大的活动,晚报竟然派个实习生去了?”

    包宏伟说:“苏平是去年进的报社,不是实习生。”

    王玉莲说:“去年进报社的?我怎么没有一点印象!”

    沙舟子说:“苏平是她的本名,说笔名您就知道了。就是紫苏。”

    王玉莲说:“哦,是她呀!那可是个厉害姑娘。”

    张树林听了,又不失时机问:“王老师对紫苏很了解吗?她是怎么个厉害法,说来听听呗。”

    王玉莲说:“我可不了解她。印象中好像是个很漂亮的姑娘,嘴上功夫很厉害。”

    张树林说:“漂亮是真的,大家有目共睹。嘴上功夫厉害,倒是第一次听您说。”

    王玉莲说:“好久的事了,不记得具体日子了。那天,我去晚报找张总编说点事,正好紫苏在向张总编报选题,在旁边听了一会。那姑娘说话真利索,有板有眼的。”

    吴世安说:“做记者编辑的,连句话都说不清楚还有什么资格在报社呆着。”

    沙舟子一听,话茬不对,赶紧抢过话茬,岔开话题:“吴老师,您上周转给我的那篇稿子,我看了,觉得还是应该让作者再改一改,细节上有点欠缺。”

    王玉莲还想再说什么,看吴世安已经和沙舟子聊起了稿子,就端起水杯喝水,没再说话。

    包宏伟奖状,连忙站起来,给各位老师添水。

    办公室,没有必须要在办公室完成的工作,她一般都不会在里面呆太长时间。受不了那种斗嘴。而几个老同志却天天乐此不疲,而且,无论如何斗,还都相互不生气,不记仇。外人看起来,关系还很是融洽。

    沙舟子接到个电话,就借口有事,提前离开了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