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穿梭:明月之旅
繁体版

第十六章 故事

    “数十年前,方平县令赴任,于任上诞下嫡长女,小字静娴。

    豆蔻年华,少女初长成,父母许婚府城方氏嫡长子,方氏显贵,父慈子孝,是为良善之家。

    然方氏长子已有亡妻嫡子,静娴入门即为人母,少女心有不甘。

    但婚姻之事,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纵使不愿,亦只能遵从。

    至及笄之年,两族议婚期,静娴离家踏青,观花海如云,怡心怡情。

    恰春雨忽至,静娴避往凉亭,得遇故人,粉裳轻纱,明媚端丽,漫天繁花间,仿若天上仙。

    花香袭人,历来恪守礼数的静娴询问了一个极为冒昧的问题:

    姑娘可曾许婚?

    交浅言深,无礼至极。

    幸好故人心胸宽广,未曾计较,反而听了静娴一言。

    其实话一出口,她便后悔了,大楚千百年的规矩礼教,柔弱渺小如静娴,除了认命还能如何?

    分别之时,两人互赠礼物,桃花簪栩栩如生,白玉钗通透明亮,是为萍水相逢,知已之缘。

    待静娴归家,已然心绪平和,静待婚期。

    然命运戏人,次日晨光微曛,方府报丧,长公子已于子时暴毙而亡,婚事就此作罢。

    静娴闻之,悲喜交加,神色难辩,至此久居闺阁,修生养性。

    一年后,县令升迁府城,恰逢天家选秀,静娴双八年华,名列其册。

    美人如花,诧紫嫣红。

    历时三个月,静娴选侍宫庭,初封才人,宫规森严,艰辛苦楚,不足为外人道也。

    一年后,静娴有孕,晋美人位。

    那时宫中子息不丰,静娴得君王护佑,方才安然存世。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宫中人人算计,百密一疏,静娴难产,三天三夜,精血耗损,垂死挣扎。

    终是旭日东升,皇子降世,帝喜,封婕妤。

    然数日难产,终是伤及体质,容颜衰败,终身不能有孕。

    岁月迁徙,宫庭之中,皇子渐丰,多而不珍,静娴色衰爱弛,帝王恩庞渐薄,于宫中举步维艰。

    霜月之日,殿堂森冷,刻骨幽寒,风寒侵体,重病垂危。

    宫婢忧及自身,翻箱倒柜,妆匣深处,寻出粉色桃花簪。

    久居宫庭,忆少时风光无限好。

    回忆间,静娴将花簪鬓于发间,思往昔岁月。

    仿若上天垂怜,风寒渐消,容颜渐复,至春风拂面,已如当初。

    御花园中巧遇君王,恩庞渐复,幼儿绕膝,宫侍从之。

    其后光阴流转,宫庭险恶,句句斟酌,步步谨慎,终求得一席之地。

    韶华逝,鬓染霜,唯容颜未老,恩庞未歇,至皇儿大婚,帝心悦之,晋昭仪。

    皇子长成,君王垂老,储位相争,静娴娘家势单,唯求明哲保身。

    然世世难料,年长皇子或遭贬斥,或遭囚禁,或病亡,唯皇儿尚存人间。

    帝王驾崩,众臣拥护,皇儿登基,尊生母为皇太后。

    帝之生母,后宫之母,立于权势之巅,终是苦尽甘来,富贵荣华,享之不尽。

    及至寒风料峭,静娴染疾,太医诊脉,言其体质亏损、心力交痒,已呈油尽灯枯之势。

    默观铜境,容颜正盛,身将腐朽,指尖是风采依旧的桃花簪。

    宫庭数十载,有些秘闻终是耳中,比如妖。

    桃花簪能护容颜不衰,能保体质康健,那么人呢?”

    林淑琴突然抬首,凝望明月,眼中透着一股惊人执拗。

    明月没有回应,神色始终平静淡漠,林淑琴也不在意,便继续说故事:

    “明姑娘踪迹难寻,静娴记忆大多消散,唯桃花云海,灼艳其华,惊艳于心。

    新帝登基,静娴以思念家乡为由,移栽桃树入京,只愿故人重逢。

    那日离京赏花,相似的花海,相似凉亭,终是未得一见。

    然得天佑之,光阴流转,静娴终是寻到了。”

    大楚皇太后,林氏淑琴,字静娴。

    故事终了,明月抬手摘下鬓间飘落的花瓣,微风吹拂,零落成泥。

    “淑琴,桃花绚丽,花开花落,自然规则。

    生死轮回,亦自有定数,当归则归,莫要执着。”

    明月站起身,立于桃花树下,神情安然:

    “淑琴,回去吧。”

    林淑琴没有回应,明月也再未言语,只是默默等候。

    直到一名白发苍苍,身着破旧道袍的道士踏入院中,明月出色的隐息决,老道并未注意到她,而是直接上前说话:

    “太后娘娘,贫道道行浅薄,实在无力寻到桃妖本体,请娘娘另请高明。”

    说罢,便要转身离去。

    明月抬手挥出一道妖气,袭向道士胸口,令其重重跌落墙角,口吐鲜血,脸色瞬间苍白下来。

    “上古时期,人妖两族纷争不断,致生灵途炭,山河破碎。

    天道降罚,两族强者尽诛,余者押禁百年,至此凡人执凡域,人族修者与妖族,不得擅扰之。

    百年后,禁制解,两族盟誓:

    人修居仙域,妖族居妖域,划而治之,非请不入。

    凡域之中,妖不扰世,修者亦不得扰之,两族各自历练修行,不得违之。

    如有违者,共诛之。”

    明月语气冰冷,妖族之传承,人修之宣言,两族盟誓,尽有人擅自违背。

    “老道士,你好大的胆子。”

    “请尊者恕罪。”老道士望着妖气凛冽的明月,挣扎着爬起来,恭敬的行礼:

    “三年前,老道下山降妖,重伤之下得太后母族相救,欠下因果,这才冒犯尊者,请尊者恕罪。”

    “汝还因果,吾遵盟誓。”明月语气平静下来:

    “退下,自去领罚吧!”

    两族虽立盟誓,但人非圣人,妖非完妖,总有违誓者,故而两族关系实则极为紧张。

    刚才那一道妖气,已让坐镇京城的强者注意到,老道士会有惩罚,她也会被特意关注。

    不过,身份既已暴露,被关注也无妨,她本就不是来扰世的。

    “是,老道拜谢尊者宽恕。”说完,连忙起身退出小院,消失在桃花巷中。

    “淑琴,我既敢入京,便有自保之力,你不必白费力气。”

    对于林淑琴,明月没多大情绪,本就没多深的交情,不必伤怀。

    “你居人族尊位,我不会对你如何,但你我两人就不必再见了。”

    明月微微抬手,白玉钗与林淑琴鬓间桃花簪互换位置,当年互赠之礼,如今重归掌中。

    “凭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