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神朋克
繁体版

第三十八章 海峡

    “好一式雄鸡迎日!”

    板甲上,爽朗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正是宁远。

    “宁大哥早上好呀!”

    乔银回过头笑了笑,显得很阳光。

    他刚才的这个懒腰,正是军操里的一式“雄鸡迎日”。这三年,军操早已融入了他的修为。

    宁远感慨道:“你刚才这一式,似乎已经力致骨髓了!真是难以想象,这是武功要跨入宗师的征兆。”

    “哦,原来如此么?”

    活动了一下身体,乔银体会着身体的舒适。可惜武学上的修炼,他没有更多理论了。

    “对了宁大哥,这套军操到底是哪位大能传到洋务衙门的啊?即便是祁大人,也未必会有这种传承,。”

    宁远听了,神色变得异常崇敬:“传授这套军操的,乃是当朝首辅骆大学士。”

    “原来是他!”

    得知这个信息,乔银似乎又回想起一些往事。

    不过宁远却说道:“可惜的是,这只是世家养身的功法,不能达到炼髓的高深境界!你就算体会到了力达骨髓,没有功法也很难寸进。”

    “对了,你不是武道大宗师么?”

    乔银望了宁远一眼。

    换了以前,他肯定不会开这个口。毕竟这话是小孩子才会说出来的。

    宁远笑道:“我们气魂门炼髓功法残缺,我修炼到宗师,是靠洗髓汤养成的。等令兄和舍妹完婚,我们两家变一家,我就名正言顺的传给你。”

    “哈哈,一言为定!”

    乔银听了,顿时心花怒放。

    这时,方舰丞凑到了宁远身边,拱手道:“指挥使有令,早饭过后,向瑚州岛进发!”

    “哦,知道了。”

    宁远也收了心情,带着乔银和舰丞一同回到了甲板之上整顿军士,准备起航。

    “小银,战事可能今天就要起了。我们穿好披挂,宁可早作准备,也别临阵磨枪。”

    “是!”

    早饭之后,各舰拔锚起程,继续航行。

    乔银也回到舰舱,拿出自己的战袍。这是一套合乎他身材的小号棉甲。

    首先换上的,是一双箭靴。

    箭靴是用软钢织成的靴子,内部衬棉,外衬是帆布。穿起来不光舒适,坚韧程度也相当可观。

    普通人穿这样的靴子,都能踢断一块木板。

    身上的棉甲也是类似的结构,上衣是无袖马甲,腰部是四片及膝裙甲。

    除此之外,还有头盔,笼手,护肩,护肘,护膝,将全身包裹得严严实实。

    这种棉甲是在火器兴盛之后慢慢改良出来的,可以抵挡住较轻的弹片,还有一定防灼的功能。

    当年倭寇拿着火铳在海边作战时,家家户户都拿棉被当窗帘,为的就是挡住弹片。

    单论外观,这套棉甲还算漂亮。只是低级军官的颜色实在有点扎眼,屎绿屡绿。

    小宁帮乔银绑着绳结,忍不住嘀咕道:“这么早就披挂,他的官架子越来越大了。”

    乔银笑道:“别这么说你哥,他也是为了战事。万一敌人真的从海上杀来,也不至于手忙脚乱……来,我来帮你也穿上!”

    二人互相帮忙,穿好了衣甲,再挂上佩刀和箭壶。乔银摆了个造型:“怎么样?”

    “好!”

    小宁打量着他,觉得很满意。

    军官的佩刀,都是统一的螺纹钢战刀。

    这是仅次于冰裂纹,橘花纹,天梯纹三大名兵的武器,能吹毛断发。

    若非洋务发展促进了炼钢技艺的提升,普通的低级军官绝不可能配得起这样的武器。

    像铁木乌骨弓,就是少部分将领才有的宝物。

    至于箭壶内上百枝雕翎箭,更是宁远自私配给,大部分将士依然是用的雁翎箭。

    出了船舱,手下军士们也同样分批着甲,气势提升了一大截。

    军士的甲衣,材质上和军官是一样的,只是样式不同。就连水手都有一件棉甲背心。

    “大人!”

    方舰丞身为文官,也内穿甲胄,外套袍服,向着宁远拱手献笑。

    宁远也只得尴尬了笑了笑:“好,很有精神!”

    “谢大人!……”

    ……

    这一次出发,船队真正驶进了外海区域。

    从海图上看,正是位于内陆和瑚州岛之间的瑚州海峡。

    若只论大小,瑚州海峡并不大。离内陆的距离也就二三百里,深度仅二十丈左右。

    但这道小小的海峡,却是飓风横行,海难濒发之地。因此瑚州岛一直荒凉,人口稀少。

    初冬时节,海面的温度比内陆要高。因此凛冽的西北风卷袭着海浪,让不少人都感觉寒意透骨。

    数百万斤的风帆大舰,都在起伏不定的海浪中开始颠簸,如同水沟里的拖鞋。

    各艘军舰之上,水手长们紧盯着风标旗,无时不刻在准备掌调桅杆。

    道术高手们,也都卖力的御风掌帆。

    军队中的道术高手并不多,没有超过三十个。除指挥使身边的幕僚是附体大成的高手,其他人大多就是驱物,显形的普通修士而已。

    道术不比武功,修炼太困难。而且道术不修炼到驱物,根本就是废人。

    这个时候,乔银也不再隐藏什么了。

    “道术再强,也不可能驱动这样的大舰!但稍微控制一下风帆,辅助行船还是能做到的。”

    在观察了那些人的手段后,乔银也爬上桅楼,分出神念。

    这个高度,正好避开了那些气血旺盛的水兵。神魂在桅帆周围开始御风。

    能出海的船,至少要有三桅。每个桅帆的作用力不尽相同,这就需要水手掌帆的经验了。

    现在是西北风,船队向东偏南的方向航行。

    因此主桅的横帆是自东朝西,处背风面。角帆的撑向是自南向北,处逆风面,船就能向东行驶。大的航道是走东偏南的弧线。

    人的视距是十六比九,一个纬度可观测夹角能精确到一千八百五十二步,也就是一海里。

    这样恶劣的航道下,每行进一海里,就要重新调整一次航向。不然一个小的偏差,就可能失之千里。

    如果在海图上显示,航线就像一条抛物线,并不是直线从内陆指向瑚州岛。

    “如果是夏天出海,那就是走南偏东的航道了。我果然是个大聪明啊!”

    乔银基础理论好,实践起来自然也快。

    而道术神奇的地方,就在于能鼓气控风。

    用不多时,乔银他们的大船便成为了航行最稳的那艘。毕竟他的神魂最强,一力降十会。

    这未免让他大为得意。

    当然,船队最大的功臣还是领头的旗舰,它确保航线不会有大的偏离。

    加之风力一直吃紧,因此舰队航速极快!恐怕每时辰已经超过了百里。

    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午吃饭都没有停锚。从军官到士兵都是就地吃的行粮。

    吃饱不成问题,味道就差强人意了。

    海峡之上,风浪颇大。最高的海浪能达到六尺。

    但行军途中,这些都得克服。中饭和晚饭,全是这样解决,为的就是当天能到达目的地。

    因为狂风怕日落。

    黄昏时分,风力开始变弱,航速也逐渐放缓。如果这时没有达到行军目标,大军会很被动。

    而洋务衙门的舰队,却生生冲破了风浪,化被动为主动。

    “报——!报指挥使大人,前方二十里,就是瑚州岛。”

    “排开阵型,向黑云寨进发。”

    “得令!”

    很快,旗舰发布指令。各艘战舰也各就各位,开始进入战时阵营。

    此时太阳西沉,好像燃尽的火炭,快要坠进海中一样。天边和海面都映出一片乌红。

    放眼望去,已依稀能看见瑚州岛。

    和银窗岛不同。

    瑚州岛很大,方圆千里,一片滩涂都有州县大小。

    远远望去,它就像一片漂浮在海面的葱郁丛林。

    洋务衙门的三十艘风帆大舰,排出一个人字型大阵,斜向朝着瑚州岛前行。

    直到太阳完全消失在海平面以下,西北风也变得较为微弱。天地间的色彩随之变暗,海面归于浪静。

    泯南水师也终于来到了瑚州岛的海岸边。

    瑚州从前朝开始,就有内陆人抵达过。不过因航行不便,加之水土不服,岛上并不繁荣。

    主岛只从西北地区,逐渐显露出一丝人文痕迹。

    这是一片黑压压,晕沉沉,介乎于原始和文明之间的建筑群。

    大片寨牢以木架为主,石砌为辅,拼凑出一片片做工简陋,却不乏坚固的城郭。

    最为醒目的,是主寨大门上竖着的那面“替天行道”杏黄大旗。

    主岛周边,还有许多碎细的岛屿和海礁。因为太小,基本上没有定居的痕迹。

    “报——!指挥使大人,我军已经到达黑云寨,离岸约四里半。请大人示下!”

    “传令各舰,排阵布炮!”

    “得令!”

    随着主帅一声令下,各战舰上的将士们也各归各位。

    乘风号上,杨树让水手们紧密掌帆。知舰宁远长身立于舰艏之上,向身边的都统下令。

    “布炮!”

    乔银马上举起令旗:“布炮!——”

    大舰两侧,甲板舱和楼舱上的炮窗同时打开。一尊尊炮口从方窗内伸出,对准了远处的水寨。

    “放!”

    随着宁远一声令下,乔银手中的战旗也猛然挥落。

    各层都尉,什长伍长也依次接到指令,瞬息间下达所辖水兵:“放!——”

    “放!……”

    水兵纷纷用火绳点燃了大炮上的引线。

    火星闪烁,第一尊大炮的引线很快烧尽。布炮的军士也赶紧用手捂住耳朵,同时把嘴张到最大。

    丈余长的炮管猛然吐出一片火雾!

    轰——!……

    巨大的后座力,让炮车向后震退了一丈多远!之后被索绳牢牢钩住。

    因为炮车的后座力如此之大,因此左右舷的舰炮是交错排列的,以防震塌甲板。

    而就在发射的瞬间,隔壁炮窗的炮口也依次喷出火雾!战舰外侧的炮窗瞬间弥满了骇人的烟尘。

    轰!……轰!…轰!轰!轰!……

    原本平静的海面上,顿时杀气奔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