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神朋克
繁体版

第二十一章 周近中举

    十天后。

    “驾!”

    太平村边的一处空地,一男子正策马奔腾。

    他时而伏鞍,时而立身,张弓引箭,孔武非凡。

    这名身材健硕,精神饱满的男子,正是刚参加乡试回来不久的周近。

    周近现在有了功名,还是武秀才,能名正言顺的练习弓马射艺了。

    步入武师的他,开始修炼绝命爪势,握弓拈箭更有力量,拉一百二十斤弓都有些嫌轻。

    谁能相信五年前的周近,还一文不名?

    李恩则是在另一边,修炼拳脚。

    绝命抓势的功夫,他如今使来变得极其柔和。就好像抽丝捻线一般,少了许多杀戳的狠劲。

    但这绝对不代表李恩的功夫退步了。只见他打完收功,开口一吐,一口浊气如箭一般飙出。

    刚猛的劲道,已经练得深藏了起来。

    “身体年轻,当真是进步明显!没想到我这么快就摸索到练脏的感觉了。”

    脏腹的舒适,气息的通透,让李恩心中一喜。因为他的武功,终于踏入练脏的层次。

    到了这个层次,只要悉心修炼,积蓄力量,跨入先天境界是水到渠成。

    先天武师,是武道修为的一个分水岭。

    达到先天,肉身就会迎来一次脱胎换骨的成长。不仅力量强大,且耐力绵长,能敌数十人,进大肃军队,都能享受中等军官的待遇。

    平复下气息,李恩返回空地。

    眼看天色不早,周近也下了马,带着几许满足的疲惫向李恩点点头。

    二人便一同牵马朝家而去。

    “小银,今天是你九岁生日吧?”

    看着李恩,周近不禁有些感慨。他当真是看着这个孩子一点一点长起来的。

    李恩也笑道:“是啊,时间过得好快。也不知道乡试的结果怎么样?”

    “唉,还提这个干什么。”

    周近苦笑了一下。虽然是一家人,彼此不见外,但科举的事情总归不好明说。

    李恩则说道:“好歹有个心理准备啊?万一你真中了,结果高兴过头发了疯,那可咋办?”

    周近笑道:“那,就请银儿一巴掌把我打醒。”

    “哈哈,这可是你说的!……”

    二人一路走走聊聊。回村之后,却见家门口围了不少皂吏打扮的人。

    “唉,周老爷回来了!”

    看见周近,乡邻中便有人叫出了声。这让皂吏们也连忙围了过来,笑着行礼。

    “老爷,您回府了?恭喜高中了!”

    “嗯?”

    李恩和周近互相望了一眼,都以为自己听错了。

    不过报录的却没闲着,分开围观群众,上前帮周近牵过马。然后恭敬的将他迎进家里。

    噼哩啪啦……

    刚进院子,就有人点上了鞭炮。喜庆的炸响,让大黄狗都高兴得又叫又跳。

    穿进堂屋,乔氏正满脸激动的迎在下首。

    正堂中座上方,高悬着恩试榜文。写道是:捷报贵府周讳近老爷高中泯南省乡试第二十七名。

    周近对着榜文,微微念了一遍。整个人都呆住了。

    李恩则是在旁边煽风点火:“中了,中了!”

    但让人失望的是,周近很快就长吁了一口气。转身对着榜文先躬手拜了一拜。

    然后他回过身来,对乔氏道:“周近能有今日,多蒙婶子教诲!圣人云:生恩不及养,养恩不及教,婶娘大恩难以为报,请受孩儿一拜!”

    说着,周近面向乔氏正坐于地,大礼上拜!

    待他拜了四拜之后,乔氏也微笑着抬手:“我儿言重了,快些招待客人去吧?”

    “是。”

    周近和乔氏的举动,让众人啧啧称赞。

    接下来,乔氏便和周近一起拿出青钱打赏,摆酒摆肉,招待报录的皂吏。

    “谢老爷赏!”

    “恭喜周老爷高中!”

    “愣着干什么,热闹起来啊!”

    “赶紧的……”

    围观群众也不甘示弱。很多人都从自己家里拿出鸡蛋酒米,一起过来摆筵席凑热闹。

    如此到了饭点,乔家大院的堂屋已摆上了庆功酒。院子里给报录的也摆了一桌。

    院外,街坊邻居更是自发的在路边搭了棚,酒席连出了几十桌。一来给周老爷添添喜庆,二来也沾沾光。

    乔氏很懂礼数,亲自带着周近出了堂屋,一桌一桌的和乡亲们敬酒。

    街坊们现在人都矮了半截。

    周近走到哪一桌,这桌人就都站了起来。一个个端着酒杯,恭恭敬敬陪着笑脸,又礼敬又亲热。

    所谓金举人,银进士。

    尽管现在官绅一体纳粮,但举人依旧是地方官员的同僚,和平民百姓有着天壤之别。

    大肃皇权不下县,县以下的乡,镇,农村,都是由士绅管理。举人就是这里的老爷。

    很多人都庆幸,以前没欺侮老实巴交的周近。

    得罪过周近的人,心里自然又悔又怕。已经在想办法怎样修复关系了。

    至于那些三姑六婆,更是夸赞拍马,开始嘀嘀咕咕。

    “哎哟,我老早前就说过,周老爷一看就不是普通人,将来必定要飞黄腾达的。瞧,被我说中了吧?”

    “那个陈大妹儿当真不是个东西,什么眼神儿?居然跟着张三那种人去当水匪……”

    “这位周老爷,才学又高,品貌又好,以后看谁有这福气当夫人?大妹儿,还是算了吧。”

    “有道是肥水不留外人田,这夫人么……”

    三姑六婆边说,边瞧着李恩。

    周近大了李恩二十多岁,但在他们看来这都不是事儿。才子佳人,老夫少妻,这是很般配的。

    李恩倒没注意这些,只是有些失望。因为周近这家伙居然没发疯,很没意思。

    “就这?”

    ……

    “哟,已经吃上了?”

    正在乔家小院里热热闹闹吃席时,又有几个衙吏到了。因此众人竟没瞧见。

    好在乔氏一直都礼数周到。听见外面有人叫门,很快迎到了院门口。

    “几位差爷,有什么公事?”

    一位衙吏笑道:“敢问这是乔府吧?恭喜恭喜,您家女公子高中洋务衙门的监生了,特来报贺。”

    说着,衙吏从衣襟里掏出一封大红贴子。

    乔氏微微一怔,之后喜道:“哎呀,银儿快来!你也中了,考上监生了!”

    李恩正在大吃二喝,听见赶紧从椅子上蹦了起来。三步并作两步跑到了院门口。

    看着乔氏手上的贴子,李恩终于哈哈笑了出来。

    “中了,我中了!”

    逗得乔氏和衙吏也都笑了起来。

    乔氏赶紧招待:“几位哥,多蒙你们辛苦一趟。若不嫌茶饭粗淡,便进来歇歇脚吧?”

    衙吏自然不会坏了规矩:“来此就要讨拢。”

    很快,乔氏又取了几串钱打赏。然后安排了席位,请他们一同吃酒。

    “哟,原来贵府今天,双喜临门哪?”

    大家这才知道,李恩居然也高中了。

    监生不及举人金贵,却也是官家人。学成出师,照样能吃皇粮,比种地体面多了。

    这让街坊邻居更是羡慕了。乔家从地主一下成了士绅,当真让人有种做梦的感觉。

    这顿饭热热闹闹,直吃到月上三竿。

    ……

    晚上,乔氏坐在堂屋里,把周近和李恩都叫到身边。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她说道:“阿周,这当真是皇天不负苦心人!你如今有了功名,算是了却我一辈子的心愿了。”

    周近连忙说道:“若不是有婶子,哪里有我的今天?婶子放心,我周近无论怎样,都是您膝前尽孝之人。”

    乔氏欣慰的点点头。对她这样的女人来说,相夫教子就是一生最大的成就。

    因说道:“阿周,今后咱们宅子的牌匾,就换成周府吧。”

    周近将要拒绝,乔氏却抬手拦了他一下:“你是家里的顶梁柱,我们娘俩儿得指着你过日子。既是一家人,这种事就不要争执了。”

    所谓嫁夫从夫,夫死从子。周近相当于乔氏的儿子,自然是一家之主。

    周近想了想,也说道:“我明白了。婶子放心,我一定把家业打理好,让您安度晚年。”

    乔氏便对李恩说道:“银儿,如今你周大哥成了老爷,你也是府里的小姐了。以后做事要有点规矩,懂礼数,别让乡里乡亲的看笑话。”

    “知道啦。”

    李恩也替他们高兴,没想到周近这家伙居然成了精。

    ……

    晚上,躺在床头,李恩看着自己的录取名贴。

    洋务学堂,考额名位并不高。考中的生员是监生,地位低于举人,但比秀才要高。

    监生在学堂毕业,是可以举为贡生,有资格做官的。

    在尊圣贤礼教的大肃王朝,太子拼了一条命,达成这样的成果很难得了。

    按道理说,监生和太子的身份,差了十万八千里。但李恩现在就是过得更快乐。

    说到底,还是自由的感觉。

    宅在家里懒得出门,和被关在家里不让出门,本质上是两个概念。

    李恩似乎有了一种难以言述的情感,但一时又说不上来到底是什么。

    不过这种慰藉心灵的舒适不是假的。幸福的滋润,让他的心尖都感到一阵阵酥麻。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睡过去的。

    李恩在朦胧之中,竟然从床上爬了起来,重新跑回了院子里!

    他赤着脚,只穿着睡衣,一个劲的手舞足蹈:“中了,我中了!……”

    喊了一阵,又笑了一阵,然后满面欢喜的开始打拳!不多时,把乔氏和周近都吵醒了。

    二人一开始,以为他是小孩子高兴。

    谁知闹腾好一会儿,发现李恩竟还在练功!

    边练,边笑得合不拢嘴,口中不住的说着:“中了,中了!……”

    乔氏顿时慌了,急道:“真是冤孽!中了个什么监生,竟得了这疯病?”

    周近忙宽慰她:“婶子别急,银儿年纪小,怕是在逗我们玩儿。”

    乔氏说道:“那你赶紧劝她一劝!万一吵醒了街坊,也太不成个体统。”

    周近听了,忙扎好衣服和裤脚,提起鞋子。

    乔氏又叮嘱道:“你下手轻点,不要伤了她!”

    周近苦笑道:“婶子这话该对她讲才对!她要真把我往死里打,您可得拦着点儿……”

    说着,向着李恩就凑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