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逐鹿尘
繁体版

洛阳雪 第二章( 锦帽雕弓穿羽箭,玉峤金峦紫微宫)(4)

    次日清早,王世充醒来,绕过庭中卧满地的兵将,带上几个亲随,北面上得城墙,但看黄河东流水,木桥穿连中城,沟通南北,此时天犹阴沉,望眼处黑云翻滚,恰似水墨丹青,世充身着白狐裘,头戴檐边暖帽,今日不似昨夜之大风雨,躯体倒不觉冷,只是寒风扑面。

    王世充心中感慨,自己上次来时,也是自此桥过,也是黄河水涨,当时正值突厥人围雁门关,世充率江淮军,往雁门救驾。自己衣不解甲,风餐露宿,几多勤苦,常日夜兼程。

    今日自己受圣上之托,越王添兵,刚开始气势如虹,在洛水边,连破数阵,斩敌上万,众军士气高涨,正值元宵,欲为此战,一定中原,旋即扫灭关中,或直扑河北。但事与愿违,败阵下来。昨夜里做梦,一个人行走于悬崖之侧,心里害怕的很,惊醒来,想大吼无声,又想抽自己耳光,再入睡,其小时苦难,也入梦中,索性数漏等天明。

    想当时众军,说战胜后打算,西边来的要回去扫平关中,东边河北幽州兵的要去攻下黎阳,各怀乡土,各有道理,虽然隋帝并未下旨,可是接下来的事情,必然会如此进行。一想这可能是自立国以来,屈指可数的兵员数量,超大规模的一场战斗,而我王世充,将以失败者的名字写在青史上,写就写吧,这历史本就是谁赢了谁写。汉高也有数败,项羽最终不是灭国自刎了么?自已败,还未死,还有希望,虽然渺茫。

    身边之人对王仍极是恭敬,亦步亦随,世充历来喜欢勤于职事之人,眼边这个杨至,一个将军之职,智谋过人,又兼侍卫之任,常带在身边议论。

    对他说道:“杨至,你随我多少年,”杨至听闻,恭身做答:“回禀王大人,吾自盱眙跟随将军起,有三年了”王世充叹道:“哦,那是我在与草贼孟让交战时,你父亲扬州六合人,昔年你父亲携带一柄长剑,投军于杨素账下,我还记得清清楚楚,那时你还尚未出生。”杨至点头,道:“家父当时因贫穷,立志投军,后立功当官,才娶我妈,后来生的我。”

    王世充继续感叹:“可惜你父不幸故去,不然也可在军中有一番作为,二十几年前的事,如在眼前,我当时也才二十余,光阴之速,足以沧海变桑田。三年前,还是人欢马叫,我们一道剿草贼,到如今,大隋的天下,遍布盗贼,就要宗社不保了。”

    又低些声道:“三天前,大隋之最大希望,尚在我手中。”转头说道:“杨至,你说我兢兢业业,如履薄冰,一片赤诚,为国为民,却不能战胜李密,这,天命有常,抑或无常。”杨至说道:“回禀大人,小人于此道不熟,不敢妄言。”当初杨至跟随世充时,世充当时任江都郡丞,杨习惯称谓大人,此后一直未改。

    世充又道:“天下群氓,流言之起,以讹传讹,新李代杨,如今世间出二枭贼,河南李密,关中李渊,势大兵强,众愚氓更信以为真,两人者,一据关中太原,一据河北河南,皆已成气侯。关中河北,人所共知,皆是帝王之基。”只听杨至道:“小人有一些话,不知当讲不当讲?”世充道:“但讲无妨,你我多年交契,何分彼此。”

    杨至道:“目前二李,各拥雄兵数十万,当今圣上,又流连于江都!并无归志,若纯以军事论,我等应让出河北河南,当据金陵,守江固淮,效晋朝故事。”

    此话一出,世充虽感惊讶,并不意外,而杨至本身为扬州人,虽然是江北,金陵在近,对割据江南这一块更为熟络。

    杨至又道:“洛阳地处天下之中,也是二李争夺之下一步,都要成霸业,二李必然为此不和,彼如二虎,必将为食厮咬,将来二李沿太行山脉厮杀,如战国时秦赵之争,以洛阳为点拉锯,就如前朝周齐之争。因此,我大隋守洛阳,明显是下策,守得住李密,也守不住李渊。上策是弃洛阳,退往江淮,守合肥,待缓过此时,借水军运兵运粮之便,江南之富庶,再图后举,纵不能收得中原故国,也足保半壁江山。中策是联一李灭一李,可伪为降服,西引祸水,下策是困守孤城,内无粮秣,外无援军,大隋自各地来的精锐将尽耗于此,于时或再无兵将为大隋而战了。”

    世充叹息道:“上策我也想过,只是当今圣上还在江都,我若是放弃洛阳,回兵江淮,则形同反逆。中策更难施行,若是当今圣上不违,方能有机会联长安李渊,来灭李密,可是灭李密之后呢?”其余侍卫站立较远,而这几年来相处,王世充将杨至视为心腹,也不讳言。